收藏 分享(赏)

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_王艳萍.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486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_王艳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_王艳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_王艳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68 2023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艳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河南郑州,450000);李沭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0);孟雯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0)。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 基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 王艳萍 李沭东 孟雯婷摘 要 相对贫困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相对贫困的测度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数据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将可行能力纳入相对贫困的研究以及多维测度已经成为国际通用做法。从理论上来看,阿马蒂亚森提出能力贫困理论,关注个人或家庭在收入和能力维度的相对贫困;从实践中来看

2、,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在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面,尤其是能力维度的测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在相对贫困识别上仍存在能力标准的缺失。在此背景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及借助国际经验,从能力视角探索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相对贫困;能力方法;多维指标;国际经验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3)02-0068-15相对贫困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而共同富裕则是相对贫困治理的目标归宿。相对贫困是指特定人群的生活水平在与当地社会一般生活水平做比较时相对较低,相对贫困除了体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

3、健康、教育和发展机会等多个方面。而中国现阶段相对贫困的测度尚未形成规范,在相对贫困识别上仍存在能力标准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借鉴国际社会的实践经验及阿马蒂亚 森的“能力方法”构建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体系,不仅有助于理解相对贫困的内涵,而且更有利于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并制定相应 69 的扶贫策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相对贫困的含义及现有测度方法(一)相对贫困的含义相对贫困的含义有多种。从国内外学者及国际机构的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出,相对贫困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多维性、社会性、区域性及动态性特征。关于相对贫困的相对性和多维性,Townsend首次阐述相对贫困的概念,即贫困是与某一特定时期实际社区的生活

4、水平分不开的1。他认为,某个个体、家庭或人群不能达到其所处社会环境中被广泛接受的生活状态,就可以认为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或具有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2。此观点使得贫困研究具有了社会学特征。Chambers 认为,贫困问题不仅表现在收支的低水平,还表现在其抗击风险的脆弱性及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地位和话语权等。通过重申多维视角测度相对贫困的重要性,Chambers 启发人们关注贫困人口的社会身份及社会融入情况3。根据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的解释,相对贫困通常被认为是家庭收入低于平均国民收入的一定比例。在高收入国家,相对贫穷的人无法获得文化产品、娱乐、高质量的保健、教育和社会流动的其他额外条件4。关于

5、相对贫困的社会性,学者们发现相对贫困研究的既是经济学问题,更是社会学问题,因为它涉及贫困主体与其他社会人群相比较时所产生的一种被剥夺感。阿马蒂亚 森将贫困放置于社会与制度框架中进行研究并提出“能力贫困”理论。阿马蒂亚 森认为,贫困应当是个体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是其缺乏在各种活动中实现有价值的功能的一种可行能力,人类发展的目的应当是在经济效用及社会权利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由562-63。基于阿马蒂亚 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学者们逐渐关注贫困人口在多个维度的被剥夺情况,以及这些剥夺对于其个人自尊与个体发展的影响6。世界银行主编的 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与贫困作斗争 中称:“当某些人、某些家

6、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7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认为,收入只要等于(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贫困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收入不足问题,它实质上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权利被排斥,恰恰是这种机会和选择权利才把人们引向一种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使人们享受体面自由的生活和他人的 尊重8。关于相对贫困的地区性和动态性,美国学者Williams认为,相对贫困是指人们缺乏维持其所在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所需

7、的最低收入或者是指家庭收入无法满足标准生活费用的状态。相对贫困是相对于社会成员而言的,因此,不同国家的相对贫困是不同的。如果人们无法达到社会规定的生活水平,就会被说成是贫困的;相对贫困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即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公认的适当的生活条件所必需的收入和资源的数量也在增加。Williams同时认为,相对贫困主要是由失业、缺乏教育、健康状况差、无法获得负担得起的服务、边缘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基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丨王艳萍 李沭东 孟雯婷 70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化和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等原因造成的9。在国内的研究中,康晓光从收入角度把贫困概括为两种状态:

8、若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无法保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则称其为生活贫困;若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社会上普遍认可的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存在差距,则称其为相对贫困10。黄忠晶强调了相对贫困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即相对贫困首先应当是一种贫困的客观事实,即其生活水平相对来说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主观感受也因这种客观事实随之而来11。郭熙保从社会剥夺角度解释相对贫困,即相对贫困是个人在社会中的一种被剥夺的感受,包括个人生活状态的相对脆弱性、在社会中缺乏话语权及无法融入社会中等12。蒋永穆则从收入、消费和生活水平三个方面界定三种贫困,即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产生的收入型贫困、开支压力相对较大产生的消费型贫困和生活水平相对

9、较低产生的生活型 贫困13。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贫困的相对性、多维性、社会性、区域性以及动态性”已成为共识。目前中国的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缺少相应的多维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二)相对贫困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相对贫困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收入为单一标准的单维度相对贫困测度,另一种为多维度多指标的测度。Townsend较早提出相对贫困的测度方法。他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研究个人或家庭的生活形态,构建相对贫困的一系列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及被调查者的实际状况,最终得出单维的收入贫困线来判断相对贫困1。Ceri

10、oli和Zani基于模糊集合理论考察相对贫困的多维性14。Cheli和 Lemmi基于模糊集合理论进一步提出“完全模糊和相对方法”(TFR),该方法通过确定贫困指标和指标临界值及设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出一个平均的贫困水平15。牛津大学人类贫困与发展中心(OPHI)的Alkire和Foster 在联合国人类贫困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定义,并将其发展为A-F 双临界值法,该方法首先设置贫困维度(如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等),然后在每一维度中设置一系列指标,指标设置可以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社会发展水平来 确定16。从国内研究来看,中国目前虽无统一的测度标准,但中国学者近年来作出了一

11、系列积极探索。李小云等人认为,应当注重贫困个体的心理感受,并引入个体社会融入程度这一指标17。邹薇和方迎风选取收入、知识和生活水平等维度评估中国居民多维贫困的纵向变化18。陈宗胜等人建议在原有绝对贫困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收入比例法增加相对贫困标准,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的40%50%19。孙久文和夏添则建议先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的40%作为贫困标准,之后再根据物价指数对该标准加以调节20。夏春萍等人基于线性支出模型,根据中国农村家庭有关消费的指标探索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考察中国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动态变化21。檀学文提出,要积极探索既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又能够为未来治理相对贫困贡献实践经验的

12、多种形式的相对贫困标准22。王小 71 林和冯贺霞基于多维贫困视角测度相对贫困,选择8个指标建立贫困测度体系,测算出2016年中国城乡的相对贫困情况23。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有关相对贫困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单维度测度和多维度测度两种。总体而言,单维度的贫困测度存在明显的局限,多维贫困测度可以更好地描绘出相对贫困的样貌。目前来看,国内关于多维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相对贫困识别上缺乏相对全面的标准。(三)中国现有贫困测度标准及其缺陷1.中国现有贫困测度标准1.中国现有贫困测度标准中国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是在1986年,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6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1.25亿,

13、主要目的是解决温饱问题。2001年中国制定第一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865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9422.8万。2011年中国制定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1.22亿24。脱贫攻坚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一收入”就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就是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中国的贫困人口退出标准是综合性多维标准,不仅衡量收入水平,还考量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程度,体现了中国

14、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24。2.现有测度标准不再适用2.现有测度标准不再适用2021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贫困标准下,800多个贫困县、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不代表中国反贫困工作的结束,而是中国治理相对贫困的再出发。鉴于中国进一步推进反贫困事业面临更高的要求,原有标准有待调整。第一,现有贫困测度标准无法适用于相对贫困的测度。2020年之前,我国提出的贫困标准和扶贫政策一直都以消除绝对贫困为主。2020年之后,中国贫困问题的重点逐步转向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的相对性表明,缓解相对贫困需要在增加困难群体收入的同时进一步缩小收入

15、差距和提升各方面福利水平,需要更加多元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现有标准已无法满足相对贫困治理的要求。第二,现有标准对城镇贫困的关注较弱。从现象上来看,中国相对贫困具有三个特征,即城乡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和城市内部相对贫困。由于农村绝对贫困的历史原因,政府扶贫工作的重点着眼于农村地区,现有贫困标准也是以农村贫困为基准而建立。在绝对贫困已全面消除后亟须建立一个城乡统筹一体的相对贫困标准体系。第三,现有标准缺乏对能力维度的考察。相对贫困是一种对个人获取福利能力的剥夺,既包含经济维度的相对“贫”,又包含非经济维度的相对“困”。在现有测度标准下,虽然相对贫困的个人或家庭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状况以及简单的自给

16、自足,但是其经济和福利水平仍然低于社会认可的一般标准,并且缺乏或不具备个人发展的能力。综上所述,一方面,绝对贫困标准在体现贫困的相对性、多维性、社会性、区域性及动态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基于国际经验和能力方法的探索丨王艳萍 李沭东 孟雯婷 72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表 1 欧盟“面临贫困或社会排斥风险”多维度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维度维度指标释义指标释义相对收入较低国家等值税后收入中位数的60%物质资源短缺无法承担以下九项中的至少四项:意外支出;每年放假一周;欠款(房屋抵押或租金、水电费账单、租购分期付款或其他贷款付款);每隔一日购买肉类或鱼烹饪;取暖费;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话;汽车工作强度不足过去一年累计工作量低于其工作能力20%的家庭劳动力占家庭中059岁成员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欧盟官方网站资料整理,https:/ec.europa.eu/eurostat/web/products-datasets/-/tipslc10。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相对贫困治理的要求。相比而言,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在以上各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为完善中国相对贫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