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农业经济 2023/6【农村发展】“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乡村文化生活建构研究*衣永红1 孙晶2 摘 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乡村文化振兴根本上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活进行建构,因此要努力挖掘乡村生活的故乡文化、民风文化和生态文化意蕴。其着力点一方面是向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寻找资源,另一方面是基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引领乡村文化生活新风尚。关键词:人民美好生活;故乡文化;民风文化;生态文化自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界定以来,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阐释“人民美好生活”。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坐标体
2、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组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新时代如何去构建乡村文化生活,不仅对重振乡村经济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良序发展,进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有着重要价值。而要构建乡村文化生活,就要分析乡村生活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一、乡村的故乡文化意蕴与乡土文化生活构建人的生活是在时间历程中展开的。对人来说,美好生活应当包含着能够回望过去,并且通过这种回望积蓄面向未来力量的意蕴。在此意义上,“回得去故乡”应当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一)乡村的“故乡”文化意指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产业的迅速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从这个意义上
3、讲,乡村是国人共同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愁文化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唐诗宋词中,用以记述乡愁的作品不胜枚举,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春望等,都是其中的经典。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醒国人要“记得住乡愁”。乡愁往往是人们因与故乡存在难以逾越的时空距离而产生的思念情感。而“故乡”在中国文化中从不单纯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它是包含乡土、乡音、乡亲等多重文化因素在内的立体的文化结构。造成人们与故乡时空距离的往往是历史性的原因。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我国乡村的范围不断缩小,人员不断外流,甚至一度造成许多乡村空心化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人们在文化层
4、面提出“回不去故乡”的感叹。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作为故乡的所指,不仅是人们曾经的居所,更是精神的家园。(二)乡土文化建构的重要素材重塑乡村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化价值,不仅能够吸引城市居民以寻根之旅等方式回到乡村,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年轻人愿意回乡创业就业,给乡村振兴带来重大的契机。就故乡文化而言,乡村可以利用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土地文化。“土地”一词在今天主要有田地和疆域两重意义。因而追溯其文化要旨,主要有“承载”“孕育”和“疆界”等意蕴。就其“承载”意蕴而言,在传统文化中,“地”常常与“天”是对应的。周易中就曾经指出大地有“厚德载物”的文化表征。而在今天,土地的这种“承
5、载”和“孕育”的文化意蕴更多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中,城市的土地已经由于其商业化而逐渐失去这种意蕴。另外,在“疆界”的延伸意义上,由于地形、地貌、土壤以及作物的差别,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地文化,也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故乡文化。如东北的黑土文化,陕北的黄土文化,还有红壤文化、草原文化、沿海文化等。在探寻故乡文化时深挖这些特色文化,不仅对繁荣文化事业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促进乡村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价值。第二,根文化。根文化与土地文化密切相关,两者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华文明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我们是炎黄子孙。狭义上的根文化主要是先祖文化,所以寻根意味着寻找中华文明的先祖、姓氏宗族
6、的先祖等。而广义的根文化,则应当包括追寻祖辈和父辈奋斗的历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社会大部分儿童都在城市出生成长,他们亲近土地的意愿或许并不强烈,但是在合理的引导下,他们是愿意去追寻祖辈、父辈成长和奋斗的足迹的。而只要向前延伸几代,绝大多数人的祖辈都有在乡村成长和生活的经历。所以,根文化最终指向“乡根文化”。这里的“乡”,则有着“故乡”和“乡村”重叠的意蕴。而这种寻根的过程,必然在加深城乡的血脉联系的同时,给乡村的发展带来机遇。二、乡村的民风文化意蕴与民俗文化生活建构文化最终是人的文化,由乡村居民生活所构成的民风文 基金项目:2019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的
7、精神向度研究,19BKS137;2018 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诠释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 L18BLW029;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批“双青”计划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的逻辑解读。-74 -农业经济 2023/6【农村发展】化,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所在。在新时代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包含着乡风文明建设的维度,并具体体现在乡村的民风民俗文化中。(一)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的保护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维度。在今天的城乡的对比中,城市更多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所以城市居民的生活样态多趋于统一。而民风民俗文化要凸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
8、色。对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持,要更关注乡村生活。事实上,早在诗经中,就有大量描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场景的诗歌。尤其是其中的“十五国风”,描述了各地劳动、生活、婚恋方面的场景,内容非常活泼。其中 豳风 七月一篇,生动地描写了周代农业生产中种植、收割、采桑、狩猎、制衣、酿酒等一系列劳动场景。透过这些场景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以及农民艰辛的生活状态。诗经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很多在今天仍有流传。而现实情况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生活方式的市民化,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如面塑、糖塑、剪纸等,都面临失传的风险,我们要对其进行抢救。(二)推进乡村民风民俗的创新传统民俗中,有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精华,
9、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摒弃的糟粕。况且,以一种历史眼光来看,很多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人们当时的生活境况相关,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民俗传统也就难以传承了。而人民又需要有文化生活,所以我们就要把专注力放在怎样引领和创新民风民俗上。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本身才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前提下,人民自己会创新适合的生活方式。因而,对民俗文化的引领,仅是方向上的把握,要注重发挥广大乡村居民的自主性。现实也正是如此。目前,就乡村的经济习俗而言,首先,在种植业中,农民们已不再停留于“靠天吃饭”和家庭小规模生产,而是加大了人为和科技的干预,加强了生产的集约化,部分地区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
10、除种植业外,很多农民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致富的机会。有的依据特定的地理条件搞副业、旅游业,有的在城乡之间进行商业经营,有的选择进城打工。可以说广大乡村居民正在通过不断努力,适应社会变化,追求美好生活。三、乡村的生态文化意蕴与绿色文化生活建构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涉到人们当前的生活环境,而且关涉到人类的未来,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乡村和农业生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沿。(一)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溯源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念。这些理念可以作为今天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农业生态理念
11、的核心要旨。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古代农业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时因势进行农业生产。古人耕种极其讲究适应自然的变化,因而他们编制历法并按照节气的变化安排生产。孟子中明确提出“不违农时”的观点,齐民要术中则更加清晰地指出要“乘势”“待时”,这是强调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第二,合理有度利用自然。这是一种保护自然的思想。“天人合一”还表现在遵循自然界生长、平衡的规律,不对自然进行过度地开发。这和西方文化中强调以自然为征服对象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完全不同。早在战国时期,管子中就指出“断大木”“斩大山”“戮大衍”都是于国有害的行为,应当明令禁止。可以说古代对自然的保护不仅停留在道
12、德说教的层面,而且动用了行政和律法等一系列手段。(二)新时代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要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困扰,在这种局面下,农村的生态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进。进入新时代以来,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开始深入思考乡村的生态建设。除了汲取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精华,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两山”理论,给当代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是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念支撑的,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精华,而且清晰回答了当前中国生态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将问题置于“人民美好生活”这
13、一价值目标之下,两者并不矛盾。无论是以经济发展为名牺牲人民的生活环境,还是以保护环境为名而造成发展的停滞,都不符合“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这就提示我们,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发展的生产力不仅包括社会生产力,而且包括自然生产力。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这种自然生产力的意义显然更为重要。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我国广大农村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努力打造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山川秀美、食品安全的美丽乡村。不仅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放心的食品来源,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供休憩的田园风光,而这种田园风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事实证明,唯有维系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才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更持久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1:356.2 吴晔.关于中国土地文化的几个问题 J.中国土地,2008(02):54-57.3 刘满平.诗经中的陕北民俗文化 J.兰台世界,2012(02):50-51.4 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 J.甘肃社会科学,2003(02):60-62.作者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472.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