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0388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A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_new.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度初中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 第三单元 自我测试 A卷考试范围:第三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荇菜(xng) 糁之(sn) 卷石底以出(qun)B. 好逑(qi) 篆章(zun) 蒙络摇缀(zhu)C. 未晞(x) 俶尔(ch) 便要还家(yo)D. 器皿(mn) 有奇(j) 豁然开朗(hu)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俨然 琴瑟 湟竹 在水中沚 B. 清冽 窈窕 垂髫 怡然自乐C. 箬篷 溯洄 阡陌 世外桃园 D. 展转 矫首 缤纷 无人问津3. 下列句子中没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具答之 B.便要还家C.诎右臂支船 D.寻向所志4.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C.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3、。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6. 古诗文填空。(8分)(1)山光悦鸟性,_。(题破山寺后禅院)(2)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是故谋闭而不兴,_,_,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4)北冥有鱼中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_”,言其形;“_”,言其翼。(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体现其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7. 名著阅读(4分)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

4、是以鉴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两个比喻“一只船”“以鉴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 8. 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倡导低碳生活近年来,“低碳生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5、。(1)【写标语】某区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2分)(2)【提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4分)(3)【谈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当前,还有一些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的认为个人的能力太渺小,对“低碳生活”的推进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2分)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912题(16分)母亲手中那根棍“哒、哒”

6、,木棍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响回荡在医院走廊,有些突兀。我搀着母亲的左臂,母亲右手拄着拐棍,缓慢走向楼上化验室。一声,再一声,敲得我心上有些生疼。这木棍是我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处理好后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当时她说自己不需要这玩意儿,不乐意用,我随手撂在了门后墙角,任其搁置数年,积了厚厚的灰尘。这次母亲头晕、腿疼,我将擦拭干净的拐棍递给她。母亲叹口气,一手扶着门框,一手颤颤巍巍接过拄上,边走边念叨:“到底还是拉上了呀!”一向要强的母亲,终因柱上那根拐棍,服了老。印象中,母亲手中似乎倒是常握着一根棍。只不过,先前那根棍总是被母亲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撑起我们全家虽贫穷却未倾倒的烟火

7、日子。“娘,我回来了!”远远望见母亲正趴在锅上,挥舞木棍,搅着一锅金黄喷香的玉米面疙瘩,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年轻的面容。哪料母亲猛扭头,直起腰,不管燃着火、做着饭,举着搅棍就朝我冲来,嘴里骂着:“我叫你和同学打架!”看来是有人提前告了我一状。我生怕被母亲逮住,被摁在墙角,用细柴火棍抽打,便扔下书包,撒腿就跑。母亲跑得快,我跑得更快。她停步喘口气的当儿,还不忘将搅棍横在嘴边,转着圈儿地啃光粘在上面的玉米面,边啃边嚷:“给我站住!”我跑上了山,母亲忽地站定,一跺脚:“不好,疙瘩煳了锅了!回来再找你算账。”扭头,挥舞着搅棍,冲回了家。当我从山上折了两根六道木回家,送给母亲做搅疙瘩棍时,饭菜已摆上了桌。

8、我“嘿嘿”一笑,分明闻到了丝丝煳锅的味道。如今,母亲已没心气搅疙瘩给我吃了,可那两根被母亲磨得溜光的搅棍还挂在墙上。早出晚归、进山摘酸枣的习惯,母亲坚持了几十个秋天。山里归来,母亲肩扛酸枣,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拄根木棍。这木棍应是随手从山里砍的或捡的,回来便扔在灶前,下次又拄回一根。母亲说:“一进山,就弄根棍儿,打掉前面草窠的露水,不然湿了衣服,早上凉;白天热了,又熥得难受。有时还可以打草惊蛇,惊野鸡、野兔啥的,免得被吓着;有次多亏这棍儿惊出一窝马蜂,不然就被蜇了。湿酸枣长得牢,可以用棍儿敲掉些酸枣叶,又好摘,又可敲落些蜇人的刺毛虫。高处或干了的酸枣,用棍儿敲打落地,直接捡就行了,省事儿。重要的

9、是,出山时,天慢慢黑了,或赶上阴雨天,扛着酸枣不好走,这棍儿就顶大用了。”近年,回老家多,常帮年迈的父母做些活儿。每次干活儿,母亲都会嘱我穿上那双在家时穿过的布鞋。那是十几年前,我陪母亲在灶前闲聊。【A】先聊到她打小没念过书,连名字都不会写,我便握着她的手,她握着烧火棍,一笔一画在地上教她写“李向荣”。后来,她又在墙上陆续写了很多遍,越写越好。【B】再聊到我很怀念儿时的千层底,母亲便扔掉烧火棍,随手折了两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脚!”量过脚底板长、宽,收好长棍、短棍,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穿在脚上,下地,进山,走路,踏实得很上医院二楼。母亲身体明显侧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加了把

10、力。木棍的声响已很微弱,我生怕打滑或拄空,叫母亲停下,接过木棍夹在了我的左腋下。母亲虽然反复说:“拄着棍儿能走,能走。”却分明又将身体压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使足了劲,反倒走得快了、稳了。住院观察一周,无大碍,便回了村。那根六道木拐棍却成了近八十岁老母亲的手中之物,从不离身边,可行动也仅限于院里院外几十米的范围。坐在院里,她还不时将拐棍挥在手中,轰轰鸡,扒拉一下乱柴草,指点父亲和我做这做那。我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日后,母亲再自己进山、出村,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拄着我,甚至,干脆拄着我了。 (作者:张金刚,摘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注

11、释】熥(tng):把凉了的熟食蒸热或烤热。9. 在作者笔下,母亲与手中那根棍的关系在不断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相关情节,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4分)与棍的关系具体表现_“我”和同学打架,母亲挥舞搅棍要教训“我”。母亲进山摘酸枣,借用棍子进山、出山。_拒绝“我”将做好六道木拐棍送给走路蹒跚的母亲,母亲认为不需要,不乐意用。接受_拐棍成了近八十岁母亲的手中之物,她用拐棍指挥父亲和“我”做事。10. 本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请结合第段A、B两处画线句中的细节简要赏析。(4分)11.第段一改上下文“我”间接叙述的方式,而大量采用母亲的原话来呈现,有什么好处?(4分

12、)12. 结尾段画线句语言看似简单,却与上文多处相照应,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5小题。(11分)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 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

13、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被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

14、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种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

15、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根据相关资料改写)13.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处。(3分)14. 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15. 文章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有何作用?(4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1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16、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17.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8. 请分析“伐竹取道”对于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的特点所起的作用。(3分

17、)19. 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清冷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课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链接材料】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一遇和景,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021题。(4分)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0.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

18、的心情。B.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 “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以象征“幸福”“梦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D.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情绪。21.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2分)四、作文(任选一题作文)(50分)22. 以“越努力,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请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词语,然后作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3.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作文。全球总决赛本科生第一名!是他,2022年6月3日,国际计算机

19、学会(ACM)发布2022年度学生科研竞赛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SRC)全球决赛结果,授予不同研究方向的三位研究生和三位本科生决赛优胜奖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四年级学生郭资政获得本科生组全球第一名,以表彰他在芯片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贡献。郭资政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这是作为北大学生的最高荣誉。他连续三年获评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并曾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区域赛冠军及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ASC)一等奖。郭资政连续三年班级综测第一,以志愿精神奉献北大、服务同学,是知心、热心、靠谱的大师兄。(新华

20、社 2022年6月3日)追星要追什么样的星?学习要学什么范儿?少年要走什么路?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启发?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附答案:一、1.B 【解析】篆章(zhun)2.B 【解析】A. 湟竹篁竹;C.世外桃园世外桃源;D. 展转辗转3.D 【解析】A. “具”同“俱”, 全、尽;B.“要” 同“邀”,邀请;C.“诎” 同“屈”,弯曲。4. B 【解析】A.寻找/不久; B.表估计; C. 清澈/凄清; D.向,对/雕刻。5.B 【解析】欧阳修是宋代

21、的。6.(1)潭影空人心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盗窃乱贼而不作 (4)故外户而不闭 (5)不知其几千里也 (6)若垂天之云 (7)安得广厦千万间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潭、碾、贼、厦、庇”等字容易写错。7. “一只船”,指的是通过阅读经典常谈带领我们走进经典的海洋,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可以引导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经典。“以鉴为鱼”是对我们的告诫,指的是不能把捕鱼工具看做是鱼,坐着的这部书只是一个了解经典作品的工具,通过它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

22、更多经典作品。不能因为阅读了这本书就不去阅读原著,而是应该在它的引导下去读原著,更加深刻地理解原著,这才是作者的本意。8.(1)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低碳生活;低碳运作,让地球换一个活法。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宣传标语要求做到: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亲切感人;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既要紧扣主题,又要能营造气氛,调动大家的参与性。如: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或:低碳生活,共享绿色。(2)建议尽量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倡导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建议在房屋周围或阳台上多植树木花草;建议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

23、;建议生活垃圾要分类入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要联系实际生活,结合主题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洗机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示例: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因为“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事,而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实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一种生活能力,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看起来就是小事,需要从我做起,不能因自己“渺小”而不为。 【解析】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

24、要注意以下三点:弄清题意,注意要求。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如果不赞同,可结合低碳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来阐述理由。如: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

25、的价值所在。“低碳生活”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二、(一)9. 自如支配 . 母亲用柴火棍为“我”量脚,给 “我”做布鞋 . 一向要强的母亲因头晕、腿疼去医院拄上了拐棍 . 从不离身(依赖)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具体表现“我和同学打架,母亲挥舞搅棍要教训我;母亲进山摘酸枣,借用棍子进山、出山”可知,母亲能自如支配棍;联系第段“再聊到我很怀念儿时的千层底,母亲便扔掉烧火棍,随手折了两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脚!量过脚底板长、宽,收好长棍、短棍,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可概括为:母亲用柴火棍为“我”量脚,给 “我”做布鞋;根据题干

26、提示“接受”,找到第段“这木棍是我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处理好后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这次母亲头晕、腿疼,我将擦拭干净的拐棍递给她一向要强的母亲,终因柱上那根拐棍,服了老”可概括为:一向要强的母亲因头晕、腿疼去医院拄上了拐棍;根据题干提示“拐棍成了近八十岁母亲的手中之物,她用拐棍指挥父亲和我做事”可知,年迈的母亲依赖上了棍。 10. A处画线句细致地刻画了“我”教母亲写字这一细节。这段话具体描写了“我”和 母亲的动作,“握着”“一笔一画”等词既写出了“我”教母亲写字时的耐心,也写出了母亲写字时的认真, 平凡场景中蕴含的母子深情让人感动。B处画线句细致地描写了母亲为“我做布鞋这一细节。

27、“扔掉”“折”“敲”“量” “收”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母亲动作的迅速,而“一个月”“一针一线”等则表现了母亲为“我”做鞋时的用心、辛劳,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母亲不辞辛劳的爱子深情让人感动。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A句“我便握着她的手,她握着烧火棍,一笔一画在地上教她写李向荣”,细致的描写了“我”教没念过书的母亲写字的场景,通过“握着她的手”“握着烧火棍”“一笔一画在地上教她写”等动作描写,写“我”很有耐心的教母亲写字;“后来,她又在墙上陆续写了很多遍,越写越好”,母亲既认真又勤奋,于平凡的场景中展现母亲间的深情。B句中通过“扔掉、折、敲、量、收”等一系列动词,运用动作描写,展现母亲动作

28、麻利迅速;“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通过用时(一个月)及举动(一针一线),体现母亲做鞋时的认真、用心与辛劳,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展现了不辞辛劳的慈母形象。 11. 通过母亲的原话交代母亲几十年早出晚归进山摘酸枣的具体经历,真实可信,更具感染 力;从母亲对自己进山摘酸枣遇到野鸡、野兔、马蜂、刺毛虫等的叙述中,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母亲勤劳、勇敢、坚韧的形象(或:使母亲的形象更立体可感);以母亲的原话呈现,更换叙述角度,丰富了文章内容,而母亲对棍儿作用的叙述从侧面表现了母亲劳作的艰辛,对家庭的无私付出,进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爱。 【解析】本题考查叙述方式。第段“母亲说:

29、一进山,就弄根棍儿,打掉前面草窠的露水,不然湿了衣服,早上凉;白天热了,又熥得难受。有时还可以打草惊蛇,惊野鸡、野兔啥的,免得被吓着;有次多亏这棍儿惊出一窝马蜂,不然就被蜇了。湿酸枣长得牢,可以用棍儿敲掉些酸枣叶,又好摘,又可敲落些蜇人的刺毛虫。高处或干了的酸枣,用棍儿敲打落地,直接捡就行了,省事儿。重要的是,出山时,天慢慢黑了,或赶上阴雨天,扛着酸枣不好走,这棍儿就顶大用了。”,直接用母亲的原话交代母亲几十年早出晚归进山摘酸枣的具体经历,使文章真实可信,更换叙事角度,丰富文章内容;写母亲用棍惊野鸡、野兔,以免被吓到,用棍敲酸枣叶,敲落些蜇人的刺毛虫,方便摘酸枣,母亲为了家庭不畏艰辛上山摘枣,

30、体现了母亲勤劳、勇敢、坚韧的形象特点;用母亲的原话展现,体现母亲说的话作者记忆深刻,铭记在心,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爱。 12. 示例:画线句对母亲的现状进行描写,交代了母亲的记性、体力、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与上文“我”教母亲写字母亲越写越好、母亲几十年进山摘酸枣、母亲自认为身体好不用拐棍等容相照应,通过对比,表现了“我”对一向要强的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对母亲如今不能自由活动的心酸,以及对赡养母亲,给母亲以支撑的坚定。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结尾段画线句写母亲忘记了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日常走路需要拄着拐棍,无法再自己进山、出村,交代母亲的记性、体力、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与第段“这木棍是我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处理好后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当时她说自己不需要这玩意儿,不乐意用,我随手撂在了门后墙角,任其搁置数年,积了厚厚的灰尘”,段“早出晚归、进山摘酸枣的习惯,母亲坚持了几十个秋天。山里归来,母亲肩扛酸枣,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 4-1、语文 > 4-1-4、初二语文下册 > 【2023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8下 > 第三单元A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总复习学生自我测试AB卷(部编版)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