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0437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第13课:湖心亭看雪一、课内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余 拏一小舟B. 雾凇 沆砀C. 余强饮三大 白而别 D. 是金陵人, 客此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室中 更无人B.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客此C. 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D. 上下 一白/ 一览众山小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2、是(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 崇祯( )拏( ) 更定( )一芥( )毳衣( )雾凇( ) 铺毡( ) 沆砀( )6.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余拏一小舟拏: (2)拥毳衣炉火 拥: (3)雾

3、凇沆砀 沆砀: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更: 7.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古义:今义: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8.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2)与余舟一芥9.写出含有与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湖中人鸟声俱绝(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5)惟长堤一痕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

4、公者!11.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答案与解析】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据此可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正确停顿应该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CD均正确,故选A。2.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

5、,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ABD均正确,故选C。3.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古文中一词多义的能力。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A.还/再;B.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告别/另外;D.全。故选D。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找出正确选项。D.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的烘托。ABC均

6、正确,故选D。 5.zhn n gng ji cu sng zhn hng dng6.(1)撑(船)(2)裹、围(3)白汽弥漫的样子(4)哪能 还7.(1)古义: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2)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今义:白色8.(1)名词作动词,下大雪(2)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9.(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人声鼎沸(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惟命是从【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再

7、寻找与之意义相同的成语。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分别是:怎么;都;沸腾;罢了;只。故所找成语依次为:(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人声鼎沸;(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惟命是从。10.(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3)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4)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5)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6)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

8、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文从字顺,简洁凝练。注意“绝”“是”“拏”“强饮”等词语的正确解释。11.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首先找到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读懂文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归纳。阅读文本可知,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二)语段精读崇祯

9、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拿一小船(3)上下一白(4)焉得更有此人2、翻译下面各句(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10、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翻译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我的理解:4、请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我选第_题,我的理解是:5、“强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我的理解是: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我的理解是: 【参考答案】1.(1)消失(2)撑,划(3)全(4)哪能2、(1)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

11、,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罢了。3.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4(1).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2).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3).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5、“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6、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二、课外拓展

12、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金山夜戏张岱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选自陶庵梦忆注释:作者张岱生活于明清换代之际,崇尚个性自由解放。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兖:兖州,位于山东省。日晡b:傍晚时分。舣y

13、:停船。噀xn:喷洒。韩蕲王:南宋名将。1.解释加点字。(4分) (1)移舟过金山寺 过:(2)已二鼓矣鼓:(3)徐定睛徐:(4)视为何许人 许:2.下列加点字与“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以钱币乞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光先帝遗德3.翻译句子。(4分)(1)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翻译: (2)剧完,将曙,解缆过江。翻译: 4.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2分)答: (二)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57题。梦赏心亭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江水淮山明历

14、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夕记千门柳色深。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伤心长春草,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注】几希:很少。未央:未尽。春草:指离愁。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

15、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金瓯:指国土完固。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5.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D. 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6.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

16、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翻译: 7. 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_”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你:(2)属于_,因为_。【答案与解析】1.(1)到(2)击鼓;打鼓(3)慢慢(4)处所2.B【解析】例句和B项里的“以”均为介词,用。A项中的“以”连词,来。C项中的“以”介词,因为。D项中的“以”。连词,表目的。3.(1)月光洒进(照射)树林,稀稀落落地,如同残雪一般。(得分点:“漏”

17、,“疏疏”)(2)戏演完了,天将要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每句2分)(得分点:“完”,“曙”。)4.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沉醉于自然风景;(1分)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1分)。(写出“洒脱不羁”得1分;“沉醉于自然风景”得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极大的惊喜。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十分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

18、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5.A【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词语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可根据诗中“曲里”两字判断出“玉树”和“曲”有关,故A项是正确的。“玉树音”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暗含统治者昏庸误国。6.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诵

19、,而真正用心欣赏的很少。7.(1)用实心办实功沙 (2)骚人赏诗人只是怀古伤今,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悲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赏”有表层欣赏和深层欣赏。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而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作者怀古伤今,感叹昏君误国,朝代更迭乃深层欣赏。【参考译文】:赏心亭,是江南美丽可以欣赏的地方。古往今来游览的有很多。人们眼里欣赏,嘴里吟诵,但是,真心欣赏的人很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千百年的信息,四十年朝代的兴衰,客人心中的悲伤之情未尽。伤心离愁,油然而生,

20、迁客骚人共赏。自然太高如同虚幻,不如以实胜出。不如像王谢,在新亭宴饮,是欣赏。共同效力朝廷,光复神州是事实。在丘壑放飞心情,是欣赏,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是事实。用实在的心办实功,是两位高明的欣赏。政治清明,为时和赏,来补全国土完固的缺陷,为国家增寿,这是大赏,高明呀。赏心亭前有张丽华墓,一处欣赏必有一次告诫存在。 三、中考提优练习(一)(2021.四川泸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21、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22、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23、、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

24、/明烛天南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C.泰山之阳,水西流 西:向西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限:限制3.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B.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C.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D.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

25、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分)_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_【答案与解析】【分析】【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

26、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

27、,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丙】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

28、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 4-1、语文 > 4-1-5、初三语文上册 >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 课时练习(050份) > 第2套-课时练习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