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学霸达标检测(人教版)月考(十二月)检测卷(解析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工具不是用来计时的是( )ABCD【答案】A【解析】计时工具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停表、日晷、漏,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故选A2(北京初二课时练习)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B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在焦点上C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答案】B【解析】A、根据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分析。B、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
2、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A、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A说法正确。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不会会聚于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会聚于焦点上,B说法不正确。C、当u2f,成缩小的实像;当u=2f,成等大的实像;当fu2f,成放大的实像,C说法正确。D、当uf成实像,当uf成虚像,D说法正确。故选:B。3将一杯刚烧开的水放在电子秤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 )A变大,因为热水吸收热量使质量变大B不变,因为水的质量不变C变小,因为热水蒸发使得质量变小D变小,因为热水散发热量使质量变小【答案
3、】C【解析】将一杯刚烧开的水放在电子秤上,一段时间后,大量水分汽化,水的质量减小,因此电子秤读数会变小小,故C正确,选C。4(全国初二课时练习)透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的焦距C照相时,被拍摄物与相机的镜头距离应在镜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D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答案】C【解析】A.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利用了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像后移成在视网膜上,即近视眼镜用凹透镜制成,故A正确;B. 物距在一倍
4、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的焦距,故B正确;C.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被拍摄物与相机的镜头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错误;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凸透镜后面会形成一个又亮又小的光斑,可以点燃纸屑,所以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故D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5取一个放大镜,通过它看看近处纸上写的字,再看看远处的房屋树木,你会发现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 )A都比原物体要大一些 B有时会看到比原物体小些C都和原物体一样 D都和原物体一样是正立的【答案】B【解析】通过放大镜看近处
5、纸上写的字时,由于uf,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凸透镜是放大镜;再看看远处的房屋树木时,由于u2f,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B符合实际,故选B。6(辽宁初二)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A根据图像当u=20cm时v=20cm,可知f=10cm,A错;B当u=15cm
6、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B错;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但不是投影仪,C错;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正确故选D7(上海初二)眼睛、照相机、幻灯机这三种凸透镜在调节成像清晰度时,分别采用下述哪种方式(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像距; (乙)、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物距; (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调节焦距。()A眼睛甲、照相机乙、幻灯机丙B眼睛丙、照相机甲、幻灯机乙C眼睛乙、照相机丙、幻灯机甲D眼睛甲、照相机丙、幻灯机乙【答案】B【解析】眼睛看物体时,眼睛和物体的距离不变,即物距固定,眼睛的晶状
7、体和视网膜的距离也不变,即像距固定,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从而改变焦距,所以眼睛对应丙方式;照相机里面的凸透镜厚度不变,即焦距不变,在拍摄时,物距基本固定,但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在变化,即像距在变,所以照相机对应甲方式;幻灯机里面的凸透镜厚度不变,即焦距不变,在使用时,像距基本固定,但镜头和幻灯片之间距离在变化,即物距在变,所以幻灯机对应乙方式,选项B符合题意。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在全班集体照相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
8、外伸【答案】C【解析】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说明像太大。要使像变小,就要使物距变大,即增大照相机与被照相者之间的距离,因此要使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由于物距变大的同时,像距也在变小,所以同时要减小像距,即镜头向里缩。故C正确为答案。9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倒影B水中的筷子C林间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答案】B【解析】A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
9、,故C项不符合题意;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10.如图甲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图乙是平行的红色激光通过透镜的情形。若将图乙中的红色激光改为蓝色激光,则焦点的位置将在图乙中F位置的( )A左侧B右侧C同一位置D不确定【答案】A【解析】由图甲可知,当白光透过三棱镜后,蓝光比红光的折射角度大,即蓝光的折射能力强,因此平行的蓝色激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比红色激光提前会聚到主光轴上,所以焦点的位置在F的左侧。A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丹东市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
10、、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_(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_点【答案】凸透镜 A 【解析】1其中B点应放凸透镜,凸透镜不可能放在A或C,否则光屏上成不了像;2从图中可以看到,A点到B点的距离大于C点到B点的距离,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像,物距是大于像距的,所以A点应该是物体蜡烛;12(全国初二专题练习)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要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则这时摄影师应该_(填“增大”或“减小”)物距,同时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若镜头上不小心落了一只小甲虫
11、,则底片上的像将_完整(“依然”或“不”)【答案】减小 增大 依然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大时,像距也变大,而物距变小所谓凸透镜即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于照相机来说,其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其能成像也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缘故,所以若镜头上不小心落了一只小甲虫,此时剩余部分是一个凸透镜,故据此能判断此时透过镜头光线的多少是否发生了改变,且能判断能否否成像解:当照完合影后,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时,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了,像距也要变大,物距变小,故照相机到小明的距离变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变大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所拍摄的物体反射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聚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此时就能
12、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若镜头上不小心落了一只小甲虫,剩余的部分一般仍是凸透镜,故仍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此时透过镜头的光线少了,所以此时所成的像应该比原来暗一些故答案为减小;增大;依然1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答案】放大镜 汽化 【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所以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露珠会慢慢消失,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14在使用托盘
13、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先把游码拨到_,再调节_使横梁平衡;放砝码时要按照从_到_的顺序【答案】 标尺左侧零位 平衡螺母 大 小【解析】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增减砝码,增减砝码的顺序是从大到小的顺序。15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这是光的_现象,所看到的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解析】1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站在平静的池塘
14、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16显微镜和望远镜中,_镜的作用是成实像,_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放大。【答案】物 目 【解析】12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则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则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所述,显微镜和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放大。17(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初二月考)请给下列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_;中学生正常步行的
15、速度约为1.4_;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答案】 厘米(或cm) 米/秒(或m/s) 千克(或kg)【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答案为:cm;m/s;kg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请你猜谜语:“放大镜看报纸”谜底:“显而易见”这个谜语命题的物理依据是: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_ (选填“大于2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_ (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小于一倍焦距;
16、虚像【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的横梁平衡时,在_盘中有50克的砝码一个、10克的砝码两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是_克。【答案】右 72.4 【解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左物右码”,在右盘放砝码,所以是在右盘中有50克的砝码一个、10克的砝码两个。2由题意可知,该铁块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砝码加上游码的示数,从图中可以看到,分度值是0.2g,游码的示数是2.4g,该铁块的质量该铁块的质量是72.4g。20(全国初二单元测试)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使晶状体变_,不能恢复,看远处的物体
17、时,所成的像在视网膜_,形成_视.用凹透镜可对_视进行矫正,凹透镜先将光线进行_,使物体所成的像_移,就到视网膜上了【答案】凸 前 近 近 发散 后 【解析】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可以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是物体所成的像向后移,正好移到视网膜上。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全国初二课时练习)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答案】【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过光心的光线其传
18、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据此完成图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22作出透镜位置及一个焦点(_)【答案】【解析】由图可知,该透镜成实像,所以该透镜为凸透镜;由于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可以确定凸透镜光心的位置;连接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即为凸透镜的光心;然后垂直于主光轴画出凸透镜,由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焦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3一块冰的重力为9.8N,它熔化成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答案】1kg【解析】由知道,冰的质量是:,质量是物体本身的
19、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当冰熔化成水时,是状态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水的质量仍是1kg。24(全国初二单元测试)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
20、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_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填以下选项) A010cmB10cm25cmC10cm一极远处D025cm(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答案】倒立 焦距 像距 C 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等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阅读分析题,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提供的材料,仔细阅读短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21、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2)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3)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4)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故答案为(1)倒立;(2)焦距(或“厚度”、“弯曲程度”)、像距;(3)C;(4)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或不要在太强的或太暗的光下看书,坚持做眼保健操)25有一质量为2吨的卡车,在其自重作用下,弹簧钢板被压下2厘米,当卡车装满货物
22、时,弹簧钢板被压下5厘米,问该车装了多少货物?【答案】3000千克【解析】由题意可知,弹簧钢板的收缩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设卡车装满货物时的质量为,则有:解得:所以该车装所货物的质量为:答:弹簧钢板被压下5厘米,该车装了3000千克的货物。26小明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便于让像承接在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变大、变
23、小或不变)。(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填符号)。【答案】光屏中心 缩小 照相机 变大 B 【解析】(1)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便于所成的像在光屏中间。(2)23如图甲所示,物距为50cm,在2倍的焦距外,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照相机。(3)4小明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像距和物距都变大。(4)5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故不可能是B。五、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8分)27(山东初二)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24、为10cm。(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一些C将
25、光屏向透镜靠近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伟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答案】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A 远离 【解析】(1)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23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fu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
26、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3)4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远像近像变小,他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4)5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故选A。(5)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在凸透镜的前方放一个凹透镜,使原来会聚的光线向后会聚,所以光屏向后移动,远离凸透镜。28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甲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_ cm。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像的位置偏高,如图
27、乙所示,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_调节(上/下);(2)当蜡烛在丙图所示位置时,小华在光屏上可观察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想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蜡烛应向_ (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3)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像距与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的 _ 。【答案】10.0 下 远离 靠近 C 【解析】(1)1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光斑便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f=60.0cm-50.0cm=10.0
28、cm2读图可知,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上移或透镜下移进行调节,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34当蜡烛在丙图所示位置时,u=50cm-35cm=15cmfu2f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想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物距u2f=20cm蜡烛应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3)5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v2f到fv2f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小于1倍焦距,C符合题意。六、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9(北京
29、初二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10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且与“天空二号”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宇航员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包括舱外工作实际上,在2008年“神州七号”我国就已经实现了航天员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的英姿,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所谓黑障区就是航天器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因表面超高速摩擦形成高温等离子区导致无线电信号衰减至中断的飞行区段),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因为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