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基础过关卷一、选择题(共50分)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对民族封建国家,它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临洮咸阳B临洮函谷关C临洮辽东D陇西辽东3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4下图秦朝中央行政系统简表中的方框内应填写A御史大夫B三公九卿C司隶校尉D十三州部5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二世的残暴统治B陈胜吴广起义C秦的暴政D刘邦项羽起义6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陈胜、吴广想夺权B人民群众强
2、烈要求C延期到达将被处死D秦的暴政民不聊生7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8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于A长安B洛阳C建康D杭州9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文帝C汉高祖D汉景帝10经过统治者的励精图治,西汉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局面,史称“文景之治”。这里的“统治者”主要是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ABCD11“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参考下图,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A195年B210年C221年D442年12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是A李斯B韩非C商鞅D董仲舒13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
3、在A秦始皇时期B汉高祖时期C汉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14汉武帝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C实行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15汉武帝的决策,让人看到了“统一思想”的本质,那就是服从一个脑袋,接受一种思想、阅读一本书籍。下面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焚书坑儒B颁布推恩令C统一文字D独尊儒术16东汉政权建立于A公元前25年B公元25年C公元9年D公元36年17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缓和民族矛盾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改革币制,通行五铢钱18“光武中兴”指的是A汉高祖统治时期B汉文帝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D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19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洛阳B长安C敦煌D
4、楼兰20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张骞第三次出使西域C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后21汉朝时已形成多条海上航线,构建了丝绸之路,期中最远抵达的地方是A非洲西海岸B波罗的海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D孟加拉湾2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资治通鉴D本草纲目23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2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5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汉代中医学家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二、综合题(共50分)26(本题10分)
5、 材料一 封建(封疆建国)亲戚,以藩(藩国,诸侯国的意思)屏周(拱卫周王室)。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朝见天子)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攻打)。 孟子告子材料三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三字经材料四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阅读上列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种制度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反应了哪个方面的变化?材料三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
6、? (3)结合材料四指出,“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7(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图A所示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谁?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浪潮并未平息,秦王朝最终灭亡于哪一年?(2)图B的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所反映的战争是什么?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28(本题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材料三“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
7、反映的史实历史上称作什么?是汉朝推行哪种政策的体现?(3)结合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想和启示? 29(本题10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羸政)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二: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
8、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材料三:材料四:“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众望所归,首先是契合了各国求发展、谋合作的共同愿望;第二是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被广泛地认同和接受;第三是我们的做法是与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平等互利合作。大国外交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王朝?(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两例。从材料二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3)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
9、聚”,在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三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名称写出来。这条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弘扬古丝绸之路哪些精神?30(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
10、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对他修长城的看法。材料二 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并说明理由)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因为 材料三 造纸专家们认为:“打浆是造纸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鉴定是否是纸的一个重要特征。”蔡侯纸恰好抓住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关键难题,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形成了一定的生
11、产规模,创出了纸产品的第一个品牌蔡侯纸。用树皮、废麻和麻纤维制品等为原料造纸,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利用了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3)材料三中的“蔡侯”生活在哪一时期?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4)依据材料三,概括“蔡侯纸”的优点。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选C项,排除ABD项。
12、3C【详解】根据所学,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C项正确;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刺史是汉代设立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4A【详解】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图中方框内应填写御史大夫,A项正确;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的名称,排除B项;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设置十三州部刺史,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
13、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C项正确;秦二世更加残暴是秦朝暴政的表现,排除A项;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属于直接原因,排除B项;刘邦项羽起义属于秦末农民起义,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6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人民无法生活,最终“官逼民反”,故迫使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D正确;陈胜、吴广想夺权、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排除AB;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途中遇雨延期到达将被处死是直接原因,排除C。故选D。7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
14、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因此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C正确;排除ABD;选C。8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于长安,A项正确;洛阳不是西汉的首都,排除B项;建康和杭州都不是西汉的都城,排除CD项。故选A项。9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故B符合题意;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故A不符合题意;汉
15、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故C不符合题意;汉景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为汉代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文景之治”时期的统治者主要是指汉文帝、汉景帝,仔细审查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汉高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武帝是实现大一统的皇帝,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此题选B。1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02年刘
16、邦建立汉朝,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西汉的统治维持了210年,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12D【详解】题目给出的李斯、韩非和商鞅都属于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董仲舒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3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使儒学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项正确;秦始皇时期,推行的焚书坑儒,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高祖时期,推行黄老无为学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光武中兴是汉武帝之后的事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颁
17、布了“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故选A;兴办太学是为了扩大儒学影响,故排除B;盐铁专卖是为了控制经济命脉,故排除C;北击匈奴是为了稳定边疆、开拓疆土,故排除D。15D【详解】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大一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故D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时期思想控制措施,排除A项;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处理王国问题的措施,排除B项;统一文字是秦始皇文化措施,排除C项。故选D。16B【详解】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17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币制,通行五铢钱的人是西汉的汉武帝,而不是东汉的
18、光武帝,D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缓和民族矛盾、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当政期间被誉为“光武中兴”,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8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D符合题意;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与“光武中兴”无关,A排除;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文景之治,B排除;汉武帝刘彻是西汉时期的皇帝, 与“光武中兴”无关
19、,C排除。故选择D。1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此B项正确,ACD项排除。故选B。20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C项正确;A项了解了西域的情况,D项后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均与题干“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不符,排除AD项;B项在历史上不存在,排除B项。故选C项。21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朝时期的海上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故选C;汉朝时期的海上航线并没有抵达非洲
20、西海岸和波罗的海,排除AB;孟加拉湾是汉朝海上航线途经的地方,排除D。22A【详解】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项正确;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排除B项;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1、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其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医药学方面的,排除D项。故选A项。2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社会动荡,道教趁机兴起,并在宗教领袖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故B正确;佛教产生于印度,故排除A;基督教产生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故排除C;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故排除D。故选择B。24A【详解】根据所学,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A项正确;齐民要术
2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项;李时珍历时27年编写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排除C项;D项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排除D。25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善于运用“问闻望切”四诊法”,排除;C项是东汉著名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排除;D项是明代医药学家,排除
23、。故选B。26(1)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天子地位的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郡县制【详解】(1)根据材料一“封建(封疆建国)亲戚,以藩(藩国,诸侯国的意思)屏周(拱卫周王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因此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根据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诸侯朝于天子”到材料三“始春秋,终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应了天子地位的变化;材料三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根据材料四
2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7(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领导者:陈胜、吴广。时间:公元前207年。(2)战争:楚汉之争。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详解】(1)根据图A “大泽乡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由于秦的暴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因此图片所示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浪潮并未平息,秦王朝最终灭亡于公元前207年。(2)根据图
25、B的中国象棋棋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楚汉之争相关。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争夺帝位的战争。【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秦朝灭亡原因。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楚汉之争”。28(1)西汉建立之初(或者西汉刚刚建立)。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上产遭到严重破坏。(2)“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3)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
26、天子不能具钧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4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建立之初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所以材料反映的史实历史上称作“文景之治”,是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7、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因此发展生产,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等。29(1)分封制。秦朝(2)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趋势:统一。(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关系: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4)A:长安;E:古罗马(或大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5)和平友好、开放包容、(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28、,等。【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封建领主”“在六国的废墟上”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之初,为稳定政治形势,周王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上,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
29、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统一”。(3)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民族关系上,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4)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大秦)。所以A是长安,E是古罗马(或大秦)。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
30、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丝绸之路建在驼背上,建在经贸文化交流上,建在和平上。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交融最耀眼的舞台,它浓缩了亚欧大陆漫长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和平稳定是必要前提,开放包容是重要支撑,文明互鉴是动力源泉。30(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侵扰。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2)作答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例如: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东汉。改进造纸术,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4)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