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第六节 吸吸 收收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消化消化(digestion)大分子不溶大分子不溶 性物质性物质 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小分子可溶小分子可溶 性物质性物质(消化道运动消化道运动)(消化酶分解消化酶分解)吸收吸收(absorption)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和水、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和水、无机物、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无机物、维生
2、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和淋巴循环的过程.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般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性 1 1.舒缩缓慢舒缩缓慢 2 2.富有伸展性富有伸展性 3 3.具有紧张性具有紧张性 4 4.节律性收缩节律性收缩 5.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电刺激不敏感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1.RP:-50-60mv 形成机理形成机理 K+外向扩散外向扩散 Na+-K+泵的生电作用泵的生电作用 特点:特点:电位低,电位不稳定,波动较大。电位低,电位不稳定,波动较大。RP上移上移(去极化去极化):牵拉、迷走兴奋、:牵拉、迷走兴奋、Ach、某些胃肠激素、某些胃肠激素 RP下移下移(
3、超极化超极化):E、NE、交感兴奋。、交感兴奋。2慢波电位慢波电位 slow wave(根本电节律根本电节律)在在RP根底出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根底出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表现表现 为缓慢的低幅的起伏波动为缓慢的低幅的起伏波动。515mv 频率:胃频率:胃3次次/分;十二指肠分;十二指肠12次次/分;回肠末分;回肠末89次次/分分 起源:起源于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的起源:起源于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间质细胞。特点:特点:慢波的产生依赖于慢波的产生依赖于Cajal间质细胞间质细胞,不依赖于不依赖于 神经存在神经存在,但受神经但受神经、体液与机械牵张的影响体液与机械牵张的影响.慢
4、波不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不引起平滑肌收缩,但可以自动去极化但可以自动去极化 产生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机制:机制:Na+-K+泵活动的周期性改变。泵活动的周期性改变。膜对膜对Na+、K+电导的变化有关。电导的变化有关。作用:作用:控制胃肠平滑肌的运动节律。控制胃肠平滑肌的运动节律。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产生:慢波去极化如到达阈电位水平产生:慢波去极化如到达阈电位水平(-40mv),便在其,便在其 根底上,发生根底上,发生110次次/s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幅度:60mv 特点:峰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特点:峰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时程:时程:1020ms 机制:去极相:慢钙通道开放机制:去极
5、相:慢钙通道开放 Ca2+内流内流 复极相:复极相:K+外流外流 慢波慢波-AP-平滑肌收缩三者关系:平滑肌收缩三者关系:平滑肌收缩发生在平滑肌收缩发生在AP之后,之后,AP产生在慢波根底上产生在慢波根底上 a.肌肉收缩频率肌肉收缩频率=发生发生AP的慢波数的慢波数 b.AP频率决定肌肉收缩张力频率决定肌肉收缩张力 c.慢波控制肌肉收缩波的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慢波控制肌肉收缩波的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与肌肉收缩的关系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细胞内电位细胞内电位 肌肉收缩曲线肌肉收缩曲线 消化腺,例:肝、胰腺、唾液腺等;消化腺,例:肝、胰腺、唾液腺等;分泌唾液,胃液,
6、胰液,胆汁,小肠液等分泌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等 二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分泌量:消化液分泌量:68L/d 组成:有机物、无机物和水组成:有机物、无机物和水 三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内在神经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消化管壁的壁内神经丛消化管壁的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 肌间神经丛肌间神经丛 功能: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以及胃肠血流。功能: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以及胃肠血流。T5L2 外来神经外来神经 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T5L2换元换元节后纤节后纤维释维释NE抑制壁内神经丛抑制壁内神经丛释放释放Ach运动运动腺体分泌腺体分泌
7、,括约肌收缩,括约肌收缩 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迷走迷走N、盆、盆N 壁内神经壁内神经丛换元丛换元节后纤维释节后纤维释ACh 运动运动腺体分泌腺体分泌,括约,括约肌舒张肌舒张 外来神经和内在神经关系外来神经和内在神经关系 短反射短反射 长反射长反射 四、胃肠内分泌功能四、胃肠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胃肠激素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胃肠激素。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胃肠激素。胃肠激素胃肠激素 分泌细胞分泌细胞 分布部位分布部位 胃泌素胃泌素 G细胞细胞 胃窦,十二指肠胃窦,十二指肠 缩胆囊素缩胆囊素 I细胞细胞 小肠上部小肠上部 促胰液素促胰液素 S细胞细胞 小肠上部小肠
8、上部 生长抑素生长抑素 D细胞细胞 胰岛,胃,小肠胰岛,胃,小肠 结构:肽类物质结构:肽类物质胃肠肽胃肠肽 分布:脑肠肽分布:脑肠肽双重分布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作用作用:1.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2.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3.3.营养作用:某些胃肠激素具有促进消化道营养作用:某些胃肠激素具有促进消化道 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作用。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作用。A 内分泌内分泌 B 旁分泌旁分泌 C 神经分泌神经分泌 D 腔分泌腔分泌 E 自分泌自分泌 思考题思考题 1.消化道平滑肌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
9、一般生理特性?2.慢波慢波-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平滑肌收缩三者的关系。平滑肌收缩三者的关系。3.简述胃肠的内在神经和外来神经的关系简述胃肠的内在神经和外来神经的关系.一、胃液及其分泌一、胃液及其分泌 一一胃的分泌细胞胃的分泌细胞 1.1.外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 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贲门腺贲门腺碱性粘液碱性粘液 泌酸腺:泌酸腺:壁细胞壁细胞盐酸、内因子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主细胞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颈粘液细胞颈粘液细胞粘液粘液 幽门腺幽门腺碱性粘液碱性粘液 头区头区 尾区尾区 贲门贲门 幽门幽门 胃底胃底 胃胃窦窦 胃胃 体体 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无色酸性液
10、体,无色酸性液体,PH为为0.91.5,分泌量为分泌量为1.52.5L/日。日。盐酸盐酸游离酸游离酸+结合酸结合酸 胃酸排出量:单位时间内分泌的毫摩尔数胃酸排出量:单位时间内分泌的毫摩尔数(mmol)。正常值:正常值:05 mmol/h 取决于壁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状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状态.2.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 G细胞:胃泌素,细胞:胃泌素,ACTH样物质样物质 D细胞:生长抑素细胞:生长抑素 肠嗜铬样细胞肠嗜铬样细胞RCL-cell:组胺:组胺(1)盐酸分泌盐酸分泌-壁细胞主动分泌壁细胞主动分泌 餐后碱潮餐后碱潮 奥美拉奥美拉唑唑 HCl 基底膜基底膜 顶端膜顶端膜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
11、酶原 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HCl pH:23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蛋白质蛋白质 眎眎、胨、少量多肽、胨、少量多肽 自身催化自身催化 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PH。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杀菌作用。杀菌作用。与钙和铁结合成可溶性盐,促进其吸收。与钙和铁结合成可溶性盐,促进其吸收。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粘液和粘液和HCO3-胃粘膜外表上皮细胞胃粘膜外表上皮细胞 粘液颈细胞粘液颈细胞 贲门腺贲门腺 幽门腺幽门腺 粘液粘液 粘液凝胶保护
12、层粘液凝胶保护层 润滑作用润滑作用 保护胃粘膜免受坚硬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保护胃粘膜免受坚硬食物的机械性损伤 降低胃液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液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 形成粘液层减慢胃腔中形成粘液层减慢胃腔中H+向胃壁扩散速度向胃壁扩散速度 胃粘膜非泌酸细胞胃粘膜非泌酸细胞 HCO3-+粘液粘液 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碳酸氢盐屏障 1.保护胃粘膜免受保护胃粘膜免受H+侵蚀侵蚀 2.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防止酶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防止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 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碳酸氢盐屏障 胃上皮
13、的紧密连接胃上皮的紧密连接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加胃血流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增加胃血流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内因子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与与B12B12结合运输结合运输B12 B12,并,并促进其被回肠主动吸收。促进其被回肠主动吸收。内因子缺乏内因子缺乏 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2)ACh 阿托品阿托品 盐酸盐酸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 Ach+壁细胞壁细胞M3-R 三三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 ECL-cell 组胺组胺+H
14、2-R HCl(1)组胺组胺 ECL细胞细胞 组胺组胺 壁细胞壁细胞H2-R 盐酸盐酸 西米替丁西米替丁 3 3胃泌素胃泌素 G细胞细胞胃泌素胃泌素 直接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直接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ECL-cell 组胺组胺壁细胞壁细胞胃酸胃酸 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胰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胰 液、胆汁分泌液、胆汁分泌 三者关系三者关系:相互加强效应。相互加强效应。胃泌素胃泌素、Ach刺激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细胞分泌组胺。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D细胞细胞生长抑素生长抑素 抑制壁细胞分泌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
15、胃酸抑抑制制G-cell胃泌素胃泌素 抑制抑制ECL-cell组胺组胺 促胰液素、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促胰液素、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 抑制胃泌素、胃酸分泌抑制胃泌素、胃酸分泌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 假饲实验方法假饲实验方法 1 1:食物从食管切口流出:食物从食管切口流出 2 2:胃:胃 3 3:从胃瘘收集胃液:从胃瘘收集胃液 刺激头部感受器刺激头部感受器 引起的胃液分泌引起的胃液分泌 假饲实验:假饲实验:食物没有入胃食物没有入胃,胃液分泌增加胃液分泌增加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食物食物 口、咽、喉感受器口、咽、喉感受器 色、香
16、、味色、香、味 咀嚼、吞咽咀嚼、吞咽 视、嗅、听感受器视、嗅、听感受器 中枢中枢 迷走迷走N N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ECL细胞细胞 壁细胞壁细胞 组胺组胺 胃泌素释放肽胃泌素释放肽(GRP)G细胞细胞胃泌素胃泌素 胃液胃液 头期胃液分泌特点:头期胃液分泌特点:分泌时间分泌时间2-4h,分泌量,分泌量30%酸多、酸多、酶多,消化力强。酶多,消化力强。既有条件反射,又有非条件反射;因此分泌量受既有条件反射,又有非条件反射;因此分泌量受 情绪和食欲的影响很大。情绪和食欲的影响很大。既有神经调节又有神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神经-体液调节,以前者为主。体液调节,以前者为主。胃期胃液分泌胃期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食物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胃期胃液分泌特点:胃期胃液分泌特点:分泌时间分泌时间3-4h,分泌量最大分泌量最大60%.胃液酸度高胃液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少。但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少。食食 物物 迷走迷走-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长反射长反射)G细胞细胞 胃泌素胃泌素 壁细胞壁细胞 扩张刺激扩张刺激(蛋白质分解产物蛋白质分解产物)壁内神经丛壁内神经丛(短反射短反射)化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