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广州医学院附属三院急诊科 柳建中 登革热 掌握 1.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及轻型、重型的临床特点 2.典型登革热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那么 2 熟悉 1.典型登革热流行过程和预防措施 2.登革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 3 了解 登革热的流行情况、本地区防治登革热成就及登革热病毒的特点 4 概述 5 概念: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依蚊传播的 急性传染病。特点:发热、酸痛、乏力、皮疹、淋巴 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流行地区:热带及亚热带 国内:广东、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四个血清型均有发现,病原学 6 登革热病毒结构与特点 分科: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形状:哑铃形、棒状、球形 7 登革热病毒结构与特点 基因
2、组:单股正链RNA,长11Kb 组成:包膜及核衣壳,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分型:四个血清型,与乙脑病毒有局部交叉免疫反响 感染后形成抗体:红细胞凝集抑制抗体、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病毒特点:不耐热、耐低温、对酸、乙醚、紫外线、福尔马林敏感 8 流行病学 9 传染源 1.患者:潜伏期末及发热期有传染性,主要在发病前6-18小时到发病后3天。2.隐性感染者:与轻型患者是流行期的重要传染源。没有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10 传播途径 11 传播途径 12 易感人群 新流行区:普遍易感,成人为主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成人多有抗体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稳固免疫力,对异型病毒有一年以上免疫力 13
3、流行特征 1.地理分布:热带及亚的热带,我国以海南、广东、台湾、香港、澳门、广西为主 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雨季,与依蚊孳生有关 周期性:地方性流行区呈隔年发病率升高趋势 14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15 发病机制 16 病理解剖 肝、肾、心、脑退行性改变 多器官、组织出血 活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单核细胞浸润 脑型: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脑软化 重型:肝、肺脓肿、坏死 17 临床表现 18 登革热分型 隐形感染 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 19 一典型登革热 1.发热:起病急,高热持续5-7天;局部病人呈双峰热。可伴有骨关节痛、乏力、消化道病症、结膜充血
4、、颜面潮红、淋巴结肿大。儿童病例病毒血症较轻、恢复较快。2.皮疹:病程3-6天出现,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点,持续3-4天 3.出血: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胸腔等,多在病程5-8天出现 4.其他:肝大、黄疸 20 21 22 23(二轻型登革热 发热:体温较低,全身病症较轻,类似流感,病程1-4天 皮疹:稀少或不出疹 出血:无出血倾向 24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脑膜脑炎、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性休克 病死率高,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与登革出血热不同 25 并发症 26 并发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常见,1%发生 精神异常
5、 心肌炎 尿毒症 肝肾综合症 急性脊髓炎 格林-巴利综合症 27 诊断 28 一流行病学史 登革热流行区 夏秋雨季 大量发热、皮疹病人 29 二临床特征 急性发病 高热、乏力、全身酸痛 皮疹 出血 淋巴结肿大 束臂试验阳性 30 三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WBC、PLT减少,N减少 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尿 生化检查:ALT升高 腰椎穿刺:重型病人出现脑脊液压力升高,生化检查大多正常 31 三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单份学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四倍以上可确诊 IgM抗体:早期诊断 32 三实验
6、室检查 病毒别离:患者学清接种乳鼠脑内或C6/36细胞系,阳性率20%-6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响RT-PCR: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分型,技术要求高 33 鉴别诊断 34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麻疹 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35 预后 36 预后 预后良好,病死率3/10000,多为重型病人,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37 无特殊药物,以支持、对症治疗无特殊药物,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为主 治疗 38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防蚊隔离 39 二对症治疗 1.高热: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防止引起血管内溶血,必要时可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宜口服,慎
7、用静脉补液,以防诱发脑水肿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止血药、输全血或血小板、制酸药 4.脑型病人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降颅内压,中枢呼吸抑制及时予人工通气 40 预防 41 一控制传染源 地方性流行区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 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病人 加强国境检疫,防止输入性病例 42 二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 43 登革出血热 44 概述 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起病类似登革热,发热2-5天后突然加重,多器官大量出血和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加,肝大。年龄:儿童、青少年 地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地区、海南等。45 病原学 四型均可引起
8、,以第二型为主 46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地方性流行地区当地居民,以1-4岁儿童为主,我国以15-30青少年为主 47 发病机制 48 临床表现 分型: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表现:前驱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5天后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大汗、皮肤湿冷、脉速、烦躁、瘀斑、各器官出血、肝大、少尿、血压下降等 实验室检查:PLT低至10 x109/L,WBC、N增加,FDP、转氨酶升高,红细胞容积增加 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别离 49 诊断 1.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多器官大量出血 3.肝大 至少具备以上两条,同时具有:1.PLT在10 x109/L以下 2.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为登革出血热,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症 50 鉴别诊断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51 治疗 对症治疗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抗休克治疗 DIC治疗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