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左思、骆宾王笔下的“海陵红粟”解_俞扬.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712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思、骆宾王笔下的“海陵红粟”解_俞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左思、骆宾王笔下的“海陵红粟”解_俞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左思、骆宾王笔下的“海陵红粟”解_俞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2022/6历史钩沉泰州自古为粮食产区,“海陵”二字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就是跟粮仓连在一起的,见 汉书 卷五十一“枚乘传”。不过,要弄清古代泰州粮食的品种,十分困难。明清时期尚有方志等文献资源可以查阅,而汉唐时期的,如果没有出土的实物,或虽有出土实物而缺乏深入研究,则难以有确切的结论。有的说法尽管流传已久,却经不起推敲,甚至是误解了古人。比如,西晋左思有“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唐初骆宾王有“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古今都有人以为,这两句中的“红粟”是古代泰州特产的一种红米或者红种稻,实则有误。魏晋以降,文人写作习惯引用典故,修辞学上称之为“用事”。刘勰 文心雕龙 有“事类”一篇专论“用

2、事”修辞。不明用事,只从字面索解,不可能明白作者的真意,如若再加臆测,必然谬以千里。左思 吴都赋 中的“造姑苏之高台,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浚池,佩长洲之茂苑。窥东山之府,则瑰宝溢目;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就属用事。左思 三都赋序 自谓:“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其实不可尽信。汉末建安之后,整个三国时期,江淮之间一直沦为魏吴的战场,“虚其地,无复民户”,海陵县甚至连行政建制都废除了,直到70年后的西晋太康元年,也就是左思生活的时代,才重新设置。吴都赋 的“海陵之仓”云云,当然不可能是三国时或太康时海陵的真实写照,左思是为了描绘吴国繁华而引用典故,追叙

3、历史。这典故的出处,源自生活早于左思四百多年的枚乘的说辞。西汉景帝初年,吴王刘濞谋反,吴王的文学侍从之臣枚乘上书谏阻,枚乘在说辞中不仅分析利害,再三向吴王说明反不得,还跟吴王说,您比天子还富有,还适意,何必谋反?他比较说:“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吴都赋 所铺陈的,正跟枚乘所说十之八九相同。“红粟流衍”并非枚乘的具体说辞,左思在用事,实则典出 史记 汉书。史记 卷三十“平准书”说: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4、。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说:“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成语“粟红贯朽”即出于此处。左思所说的“流衍”,用在这里意思同于“充溢露积于外”,上一句形容瑰宝之多已有“溢”字,这句变换用字。“红粟”意同“粟红”,为跟“瑰宝”相对,把“红”字提到“粟”字之上,主谓结构变化为偏正结构,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不变。左思不愧是诗赋高手,他形容海陵仓廪储存充足,没有重复枚乘,枚乘使用的是比较的手法,左思用的是“嫁接”,他把有关汉代长安国家粮仓的典故移用到海陵,说海陵仓储充足得过头,粮食都红腐

5、不能吃了,装不下了,堆到外面了。“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是以极端的语言形容海陵之仓充实,用它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铺叙吴国富裕,哪里是在说海陵出产什么“红米”或“红种稻”。黄裳有言:“左思那样的赋家,写起 三都赋 来,就大量地搬用典实,砌起一座五彩斑斓的建筑物来。但一般 俗人大抵只在门外望一望,就吐吐舌头走开了,没有谁肯驻足,或走进去,自然也就不大有人能领略这种建筑物的奥秘。”1希望我们不要被黄裳说中才好。其实,“粟”和“红”连用,已足以说明它不是稻米。说文 卷七上收“粟”字,解释为“嘉谷实也”。段玉裁注云:“嘉谷,谓禾黍也古者民食莫重于禾黍,故谓之嘉谷嘉谷之实曰粟,粟之皮曰穅,中曰米。”即今

6、天通常说的小米。“红粟流衍”中的“红”,是“发红、变红”的意思,加在“粟”上,“红粟”二字意为“发红的小米”。大米霉变后颜色发黄,稻受潮则变黑出芽,只有小米受热受潮变质发红,也就是“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红粟”即“红左思、骆宾王笔下的“海陵红粟”解俞扬(江苏泰州225300)372022/6历史钩沉腐而不可食”的粟,意思显豁,无须多加解释,因而 文选在“红粟流衍”之下,只简单加注“汉书:太仓之粟,红腐不可食”。然而对于这样的常识,主张“红粟”是红米或红种稻的人却不加理会,他们认为,粟也通称包括稻米即大米各类粮食,并认为左思是山东临淄人,从小生活在小米主要产区,迁居洛阳后多见红米,有了比较,

7、从米色的区分首次提出了“红粟”这个概念。2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以想象代替了论据和论证。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虽然表明,当时黄河流域的主要栽培作物是谷子,稻主要种植在长江流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代时稻就逐渐种植于北方,诗经 中的 唐风 鸨羽 有“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豳风 七月 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小雅 甫田有“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小雅 白华 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鲁颂 閟宫 有“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就是例证。周颂 丰年 还有“丰年多黍多稌”,这“稌”,朱骏声说是糯稻。秦汉时期,北方稻的栽培已经普遍。吕氏春秋 屡屡把稻跟禾、黍、麦等并举。西汉人氾胜之总结黄河流域农业生

8、产经验,其中讲解稻的栽培时间、方法相当详细,为 齐氏要术 大段征引,这位氾胜之是山东曹县人,左思的大同乡。东汉崔寔 四民月令 中也有关于稻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有两条史料,一是 汉书 卷二十九“沟洫志”,西汉末年贾让在谈治河三策时涉及农作物的改种,“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说明汉代就知道稻是高产作物,把种谷子和麦改为种稻,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极大提高,种稻的好处已为人熟知。二是 后汉书 卷六十一“张堪传”,张堪为渔阳太守时,在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张堪是东汉初年人,狐奴在今北京顺义东北不远处,可见稻的推广早已越过山东北上。就是左思本人,在 三都赋 中也有“雍丘

9、之粱,清流之稻”“水澍秔稌,陆莳稷黍”“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等句,写了稻,还写到稻的不同品种。万国鼎在介绍水稻发展的历史说:“不但南方的广大地区种稻,北方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种稻了。据 诗经 和其他周代文献反映,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都有稻的栽培。战国时魏国引漳水灌溉,开辟稻田。西汉有稻田使者,管理长安附近的稻田,而且在北方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可能水稻也有所发展。东汉到晋初,对于稻的栽培更加重视,据文献记载,西起甘肃,东到山东,以及江苏、安徽的淮北部分,有不少地区兴修水利,增广稻田。尤其突出的是曹操推行屯田,曾经大力发展水稻。”3无论从左思所处的时代还是从他生活的

10、地域来看,左思对稻对大米都不可能陌生。今人如果以为左思到了洛阳才多次见到红米,想必是对历史上稻在北方的传播情况是全然隔膜的,也是对左思见识的过于低估。再说,“粟”字确实可以当粮食的总称讲,这是由于先民的主要粮食品种是粟,也就是段玉裁说的“古者民食莫重于禾黍”,但“粟”字的两个义项,即当总称时指粮食、当专称时指谷米,古人是从不相混的。清代朴学大师程瑶田有 九谷考,专论各种粮食作物的名称,不仅博引典籍,还实地调查,图文互证,对“粟”“稻”等所指叙述周详。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中的词跟事物之间的指称关系,约定俗成之后大家都会遵守,否则社会成员无法交际。远的不说,史记 汉书 以来,“粟”作为专称一直指谷

11、米,左思怎么可能拿它来指稻米?左思如果先是把“粟”指“谷米”的这个义项跟作为“粮食”总称的这个义项相混淆,接着再拿作为总称的“粟”来指“粮食”这个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稻米”,思维如此混乱而且见识有限的人却能写出 三都赋,岂不成了文学史上的一大怪事!左思笔下的“红粟”,是出于行文需要的临时搭配,并非有意“提出”某个“概念”。事实上,左思后的四百年间,历经六朝,没有听说文献中有拿“红粟”称红米或红种稻的,甚至连“红粟”似乎都没有再出现,直到唐初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才有“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骆宾王全是化用左思的成句,没有添增新的内容。骆宾王参加徐敬业起兵的地点是扬州,用个当地的典故来夸张

12、军需实力,实在合适不过。骆宾王所说全同左思,二者都包括“海陵”“仓储”“红粟”“丰足”四点,不过左思形容“丰足”用的是“流衍”,骆宾王改用“靡穷”,左思把“海陵”跟“仓储”联在一起,骆宾王把“海陵”跟“红粟”联在一起,把“海陵”调到“红粟”的前面,并不是在于把“产地和产品结合起来”写,仅仅因为遣词造句必须上四下六,同时又要跟“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成为对句,不得不尔,并无深意,不应过度解读。骆宾王同样是用事,出典就是 三都赋 中的 吴都赋,当然从源头来讲也是 史记 汉书。若问为什么要以“江浦”与“海陵”对列成文,不过是因袭前人而已,庾信 哀江南赋 就有“连茂宛于海陵,跨横塘于江浦”的句子。我

13、认为,“红粟”,在左、骆笔下同为用事,是用它来形容海陵仓廪充盈的,两人都紧紧扣住“仓”字就是明证。左、骆笔下的“红粟”,根本不是指现实中的某一种米、某一种稻,或某一类米、某一类稻。至于汉唐时代或更早以前泰州有没有红米或红种稻,史记 汉书 以及枚乘、左思、骆宾王都没有说“有”或“没有”,在既无实物又无文献的情况下,认为是“有”的人自可驰骋想象,大胆假设。对红米、红种稻的由来、它们的最初的形态以及跟麋鹿的关系、跟“禹余粮”的关系、它们跟明清 泰州志记载的泰州红、马尾赤、深水红、赤芒、红芒等品种乃至(下转第41页)412022/6历史钩沉五、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

14、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王安石文重“实用”,长于说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人这首 泊船瓜洲 为晚年之作,历来写作时间争议不决。有说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所作;有说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所作;有说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所作。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留恋怀念之情,私下里也

15、蕴含着作者重返政治舞台的强烈愿望。瓜洲江面一片大好春光,江南风景从来最多情。因王荆公的这首诗,瓜洲亦名声大噪。王安石与扬州的缘分,开始于诗人登进士榜的那一刻。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仕宦生涯开启,走马上任扬州府淮南节度判官之职。年轻的王安石在扬州历练三年,多学多做多思多想,收获不少成长不少。扬州是王安石青春岁月歌唱之所,装着稚嫩、朝气,喜悦与失落的人生味道自然从不缺席。那一年,韩琦“四相簪花”,王安石赶上了热闹,亦是不小的缘分。设若不在扬州任职,定然与他无关。倒也讨得好兆头,后来果然应验拜相,亦是奇异。扬州三年任满,王安石放弃京试入馆阁的机会,申请外放地方任政。于是从鄞县知县到舒州

16、通判,在地方政绩显著。仁宗嘉祐二年(1057),王安石又出任常州知州。赴任途中,王安石取道扬州,拜望了当时扬州知州刘敞。两人同游平山堂,王安石留下诗作 平山堂 一首,“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登临平山堂,凭栏远望,心胸开阔,豪情万丈。想起他日欧阳公诸人风采,“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平山堂美景之壮观、名流齐聚之风雅足以名世,禁不住问下“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王安石游览平山堂,并非只是文人的附庸风雅,主要出于对欧阳修的那份尊敬。王安石与曾巩是老乡兼好友,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曾巩曾将王安石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以此非常看重王安石,常有提拔之意。奈何王安石一心地方为政,无意朝廷供职。欧阳修识才惜才之意,令王安石感动;如此一位才名并重的前辈,他心里更是万分敬重。想想亦是有趣,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可以超越一切,时间的、空间的。王安石便是在扬州平山堂,亦能将与欧阳修那份相识相知的缘分续写下去。本文为2021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函 202111号)。(作者简介:刘芹,文学博士,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教授。)栏目编辑: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