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0360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不管您意识到与否,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根基的阐述,试图让人们认知、认识,进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人们明确,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据此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兴企、富民、强国的目标。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

2、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

3、、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行成的,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创新、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企业文化的辩证法,是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新世纪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已敲开2

4、1世纪的大门,并将以迅猛之势,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知识经济的巨大威力只有在既有优秀企业文化,又能够与社会融为一体的企业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知本家”和“知识工人”的出现,表明了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里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21世纪的竞争将会因经济全球化而加剧,超强的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在世

5、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较量的实体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来自于比较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和良好的企业用人环境。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成功的企业总是与成功的企业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优秀的企业无不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20世纪50年代是分权管理发展时期,60年代是跨国公司发展与管理时期,70年代是矩

6、阵组织和战略经营时期,80年代是企业文化兴起与传播时期,90年代是企业文化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尽管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性质、基储现状和所处的环境都各不相同,但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所处的困境以及寻求出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跨国公司兼并、企业强强联合,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的企业将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的企业能否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迅速转变观念和机制,关键取决于企业文化。因此,中共十五大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营造良好

7、的文化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三、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儒家文化。美国学者

8、彼得伯格教授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东南亚,便是个例证。”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是日本和韩国。在日本,企业家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论语加算盘(又名道德经济合一或实践论语),被当作“致富经国之大本”。该书作者涩泽荣一生创办了五百多家企业,被尊为“日本工业之父”。他说:“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目前在日本,不少企业家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松下电器公司迄今还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韩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

9、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祭祀孔子的国家。每年春秋两季,韩国都要在成均馆的大成殿举行孔子的祭祀典礼,政府派高级官员参加。韩国成均馆大学安炳周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西方对东方文化非常器重,认

10、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按说,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据此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应该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我们为什么落后了?这正是因为我们背离、甚至遗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回顾历史,东方文化远远早于西方文化,并极大地优越于西方文化,而东方文化的代表就是儒学。在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士阶层。到先秦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形成了庞大的儒家学派。从汉代开始,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官学”,长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广为传播,在亚洲一些国家形成了“儒学文化圈”,使儒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想学术文化流派。特别是自宋明以来,以儒学为核心,儒、道、佛三教

11、合流,使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儒学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早在西方传教士从远东纷纷向西方传播他们一知半解的亚洲见闻时,西方人对东方世界便怀着一种不同于对待美洲新大陆土著文化的惊奇、神秘和敬畏感。中国封建社会经过充分发展所达到的文明,远远高于欧洲的中世纪文明。东方文化出乎意料地达到了使东方人都不得不感到陶醉和惊异的高度,以至到了明清之际,统治者们开始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实行了禁锢思想的高压政策和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使儒学维护统治、维系人心的作用大为削弱,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开始退步。而欧洲从15世纪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产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开拓世界市场等一系列社会变革

12、,创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文明。到16世纪中叶,欧洲各国与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大致上处在了一个水平上。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大量流入,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斗争,把“孔孟之道”作为思想革命的重点,儒学的地位和作用再一次被削弱。但是儒学致命性的浩劫还是“文化大革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而我们在干些什么? 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就卷入了朝鲜战争,为此向前苏联借了十二亿美元。到50年代末,又搞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到60年代初,前苏联强迫我们还债,使我们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到60年代中期,就人为地掀起了“文化大革命”,而且一搞就是十年光景,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家在高速发展,而我们却在快速退步。我们不仅在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文化上遭受的损失就更大了。“文革”中,极左分子破“四旧”,立“四新”,砸孔庙,批孔孟,硬是把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