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课文理解填空 2023.10.4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理解填空古诗三首1课文直通车。(1)暮江吟的作者是 ,诗人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 的夜景生动地描绘出来。(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两个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后两句即景说理,谈了游山的体会。(3)雪梅的作者是 ,前两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 和 争春不肯相让的情态;后两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揭示了“ ”的道理。2课文直通车。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这首诗中“ , ”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
2、”这个道理。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 。2.暮江吟为我们描述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 ,另一幅是 。3课文整体梳理。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 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 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 之中。2.雪梅的作者是 ,作者通过描写 与 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 ,梅花更 。爬山虎的脚4按课文内容填空。(1)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 。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课文先写爬山虎生长在墙、房顶上,然后写叶子的特点 、 、 ,再写爬山虎的脚的 、 和 ,最后介绍爬山虎是怎样 的。(2)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 。第2自然段写了爬山虎 ,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第3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爬
3、山虎的脚长在 上像“ ” 。第4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 的过程。第5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与 的关系。5根据课文爬山虎的脚内容填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按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 和 ,重点介绍的是 ,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 。6按课文爬山虎的脚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一是 ;二是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1.课文第二小节,写出了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长大了的叶子绿得 ,看着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作者观察的很仔细,而且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2.作者在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4、的时候,不仅观察到颜色的变化,还整体观察了所有叶子的样子: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 ,没有 ,也不留 。不仅观察到叶子静止时候的样子,还观察到叶子动态的样子:一阵风 过,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3.课文第三小节,作者仔细观察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脚长在 上, 的地方, 伸出枝状的六七根 , 像 ,颜色是 。4.课文第四小节,作者仔细观察了爬山虎怎么爬:脚触到墙, 的头上就变成 ,巴住墙。 原先是直的,巴住墙之后就 了,把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 地往上爬。作者还发现,那些细小的脚很像 。从这段叙述看出,作者观察到爬山虎脚爬行的过程,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 。5.这篇文章的题目
5、是爬山虎的脚,用三个小节详细描写了 ,但也用一小节,而且是在前面,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叶子吗? 8认真读课文然后填空。1、爬山虎的脚是著名作家 写的。2、作者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是从叶子的 、 、 几个方面讲的。3、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的时候,先计爬山虎脚的 和 。再讲爬山虎是 ,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 。蟋蟀的住宅9交流平台学了蟋蟀的住宅一课,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小豆子: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 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代表作 。小蜜蜂:课文围绕蟋蟀住宅主要讲了 、 两方面的内容。小海豚:蟋蟀又名 ,古诗中“促织”就是指 。有关“促织”的诗句: , 。毛毛虫:蟋蟀凭着 吃苦耐劳
6、和不肯随遇而安 的精神,才建成舒适的住宅。小蜻蜓:蟋蟀的住宅外部的特点是很隐蔽、 、 、有 、有 ,内部的特点是 、 、 、 、 。蟋蟀凭着 的精神,才建成这样舒适的住宅。10根据课文蟋蟀的住宅内容填空建造住宅1动工时间: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 , 的时候。2挖掘整修:填动词蟋蟀用前足 土,用钳子 土块,用后足 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 泥土并倾斜地 。建好住宅,它还会不断地对住宅进行漫长的精心的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写的一篇观察日记,作者介绍了自己看到蟋蟀的 的特点,以及蟋蟀 。12课文回顾。(1)蟋蟀的住宅一课的作者是 国昆虫学家 。全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
7、法,从 、 和 三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表现了蟋蟀 的特点。(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些词简要概括。 语文园地13积累运用,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1)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道:“ ,把扇丢。”(2)真是“ ,乱穿衣”。你看,大街上的人们,有穿短袖衫的,还有穿毛衣的。(3)“ ,秋霜早”这句话说得还真是不错,今年的秋霜下得真早。(4)八月里来雁门开, 。(5)俗话说:“ ,十场秋雨要穿棉。”几场秋雨过后,路上的行人有的已经穿上了棉衣。(6)北方的农历十月,阳光和煦,天气暖洋洋的,奶奶说:“八月暖,九月温, 。”(7)你还知道哪些和秋天有关的谚语呢? 14将下列气象谚语补充完整,
8、并完成练习。立了秋, 。 夏雨少, 。 八月里来雁门开, 。 ,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 。 (1)上面的气象谚语都与秋天有关,这样的谚语你知道的还有: (2)俗话说:“ ”随着一场接着一场的秋雨,天气也越来越凉,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选择填空,填序号)(3)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开始向南方迁徙,预示着快要下霜了,这正如“ ”所说的那样。(选择填空,填序号)15先把谚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句子序号填空。立了秋, ,乱穿衣。夏雨少, 八月里来雁门开, ,十场秋雨要穿棉。八月暖,九月温, (1)“( )”这句谚语说的是如果夏天雨水少,那么秋天很早就会变冷。(2)“( )”这句谚语说的
9、是几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变冷,就应该准备厚一点儿的衣服了。(3)俗话说:“( ) ”大街上爱美的女士还穿着裙子,而老人们则套上了厚厚的外衣。(4)俗话说:“( )”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这样,在农历八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的天气还温暖如春。16根据语境填空。(1)立秋刚过,奶奶就将电扇和蒲扇清洗干净并收好,她说:“ , 。”(2)几场秋雨过后,气温一下降低了很多,丝毫感受不到夏的酷热了,这真是“ , ”啊。(3)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是学问。秋雨绵绵时,我会想起“一场秋雨一场寒, 。”看见大雁飞来,我会想起“ ,雁儿脚上带霜来”。我还积累了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 , 。(4)古人的经典语言里,蕴含着许多道理
10、与智慧,如“立了秋, ”,“八月暖,九月温, ”体现了先民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古人常以诗词抒情,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用“ , ”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古人常以诗词寓理,苏轼用“ , ”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道理。(5)农历的二月和八月,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可能早晚穿冬衣,中午穿单衣,所以说:“ , ”;“ , ”这句谚语是说农历八月,大雁就开始向南飞,这就表示要下霜了;俗话说“ , ”,意味着立秋后天气逐步转凉,扇子基本上就用不着了;“ , ”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1 白居易 比喻 新月初升 苏轼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卢钺 拟人 雪 梅 对比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详解】本题考
11、查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白居易暮江吟。意思: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把把“露”比作“真珠”,把“月”比作“弓”。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新月初生的夜景生动地描绘出来。(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
12、庐山之中。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横看和侧看不同的角度,处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诗中“不识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这个道理。(3)“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卢梅坡雪梅。意思: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
13、思索。“评章”即评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梅花和雪花进行比较,突出了雪花的洁白以及梅花的清香。雪梅一诗中,我们知道了梅花清香芬芳但是不够洁白,雪花洁白无瑕却无清香。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是: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2 苏轼 正面 侧面 远 近 高 低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详解】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故答
14、案为:1苏轼;正面;侧面;远;近;高;低;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3 苏轼 写景 庐山景色的描绘 卢梅坡 雪 梅花 白 香【解析】略4 叶圣陶 茎上的卷须 绿得新鲜 一顺儿朝下 铺得均匀 位置 样子 颜色 一脚一脚往上爬 具体位置 叶子的特点 茎 蜗牛的触角 往上爬 墙【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课文的第至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课文第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
15、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还有爬山虎脚的颜色,爬山虎脚的形状,以及爬山虎的特点,还有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课文第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课文的第至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
16、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5 叶圣陶 叶子 脚 爬山虎的脚 往上爬的【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本题选自课文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
17、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故本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即可。即: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课文按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脚,重点介绍的是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6 嫩红的 嫩绿的 叶子的颜色绿得新鲜 叶子的方向是一顺儿朝下 叶子在墙上铺得均匀,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的脚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具体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山虎怎样用脚来爬墙,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告诉我们只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件,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
18、章。结合文章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可知答案。7 嫩红的 嫩绿的 那么鲜艳 非常舒服 一顺儿 那么均匀 重叠起来的 一点儿空隙 拂 漾起波纹 茎 茎上长叶柄 反面 细丝 每根细丝 蜗牛的触角 嫩红的 六七根细丝 小圆片 细丝 弯曲 紧贴 一脚一脚 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爬山虎的脚 1.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没有健康的叶,就没有
19、健康的植物。2.绿色的叶子能够把植物装扮得更美。爬山虎的美,正美在满墙碧绿的叶子。【详解】略81、叶圣陶 2、颜色 排列 动态 3、样子 颜色 怎样向上爬的密切关系。【详解】略9 法 昆虫记 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 蛐蛐 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向阳 干燥 有门 有平台 清洁 干燥 卫生 简朴 平整 坚持不懈【详解】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家作品、诗歌的识记能力。解答时结合课内外积累的知识完成作答。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其代表作有昆虫记。课文中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知识的积累可知,蟋蟀又名蛐
20、蛐、将军虫、秋虫、趋织等,古诗中“促织”就是指蟋蟀。有关“促织”的诗句有:唐代杜甫的“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唐代王维的“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唐代李白的“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等等。结合课文蟋蟀的住宅中的内容“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蟋蟀的住宅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可知,蟋蟀的住宅外部的特点是很隐蔽、向阳、干燥、有门、有平台。结合文中的内容“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21、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蟋蟀的住宅内部的特点是平整、清洁、干燥、卫生、简朴。蟋蟀正是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建成这样舒适的住宅。据此整理作答即可。10 十月 秋天初寒 扒 搬 踏 推 铺开 整修【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语段选自蟋蟀,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1从文中“十月”“秋天初寒”等看出这是写蟋
22、蟀住宅动工的时间。2从文中“前足扒土”“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等可看出这是描写蟋蟀怎样挖掘。通过“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等的描写,可看出蟋蟀是不断对住宅进行修整。11 19 法布尔 住宅 建造住宅的才能【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日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建
23、造住宅的才能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故本题根据课文填空即可。即:这篇课文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日记,作者介绍了自己看到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12 法 法布尔 拟人 选址 挖穴 住宅的外部与内部 认真工作,吃苦耐劳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隐蔽【详解】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积累概括领悟能力。在学习中注重课文内容的积累,能很好地领悟课文内容。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答案为:法法布尔拟人选址挖穴住宅的外部与内部认真工作,吃苦耐劳简朴、清洁、干燥、卫生、隐蔽。13 立了秋 二八月 夏雨
24、少 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月还有小阳春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详解】本题考查谚语的积累运用。平时需要我们大量识记,并理解句子意思,进行正确的运用。(1)“立了秋,把扇丢”意思是指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需要摇扇纳凉了。(2)“二八月,乱穿衣”意思是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有薄有厚,不尽相同。(3)“下雨少,秋霜早”这句话完整的谚语是: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而夏天下雨比较多的时候,秋霜的时间就会退后,今年的冷天就会来得晚一些。
25、(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的意思是: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立秋节气是夏季过渡到冬天的时期,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十场秋雨过后,大约就是秋尽冬始了,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是一句天气谚语。“八月暖”的八月在四季中为秋天的二月,也称仲秋,这个时节还比较暖和;“九月温”的农历九月气候稳定,雨量和湿度相对减少,形成一个平稳的气候条件,秋高气爽;“十月还有小阳春”是指农历十月有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7)谚语是民间集体
26、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我们平时要多记多背,如: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14 把扇丢 秋霜早 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月还有小阳春 二八月,乱穿衣 【详解】本题考查对气象谚语的识记理解能力。立了秋,把扇丢。意思:立秋以后,天气凉了,不需要扇子了,就可以把扇子丢了。夏雨少,秋霜早。意思:夏天如果雨水少,秋天的霜降就来得比较早。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意思: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南迁,大雁飞过的时候霜降就要来临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立秋之
27、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要是下了十场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而十场秋雨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一定非得是十场雨。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八月暖”的八月在四季中为秋天的二月,也称仲秋,这个时节还比较暖和;“九月温”的农历九月气候稳定,雨量和湿度相对减少,形成一个平稳的气候条件,秋高气爽;“十月还有小阳春”是指农历十月有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1)仿写与秋天的气象谚语: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2)“随着一场接着一场的秋雨,天气也越来越凉”一场秋雨一场寒。(3)“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开始向南方迁徙,预示着快要下霜了”八
28、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15 把扇丢 二八月 秋霜早 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月还有小阳春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积累。“立了秋,把扇丢”意思是:在公历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指立秋以后,天气凉了,不需要扇子了。“二八月,乱穿衣。”意思是:农历的2月,8月,天气变化反覆无常,可能早晚穿冬衣,正午又穿单衣,所以说二八月,乱穿衣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意思是: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意思是: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
29、是:立秋节气之后,每下一场雨天气就更凉爽一些,下了十场雨(虚数)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穿棉衣御寒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意思是:每年到了十月,已经是白天日照时间相对较短的月份,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段,气温已经会很低了,但随着太阳的升起,温度会慢慢上升,中午又呈现了温暖似春的感觉;比较之下十月已经是刚立冬,还未进入严寒冬月,加上正午时分和早晚温差大,就让人感觉像冬后的回暖。(1)结合“夏天雨水少,那么秋天很早就会变冷”可知,应选;(2)结合“几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变冷,就应该准备厚一点儿的衣服了。”可知,应选;(3)结合“女士还穿着裙子,而老人们则套上了厚厚的外衣”可知,应选;(4)结合
30、“在农历八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的天气还温暖如春。”可知,应选。16 立了秋 把扇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里来雁门开 夏雨少 秋霜早 把扇丢 十月还有小阳春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八月 乱穿衣 八月里来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霜来 立了秋 把扇丢 夏雨少 秋霜早 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年的秋霜就会提前【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谚语、古诗词等的积累与运用。需认真识记,并能正确书写。(1)“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民间谚语,出自俗语歌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需要摇扇纳凉了。(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是一句中国古代谚语,
31、意思是:一场又一场的秋雨后会越来越冷,十场秋雨后就要穿上棉袄了。(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是一句中国古代谚语,意思是:一场又一场的秋雨后会越来越冷,十场秋雨后就要穿上棉袄了。“八月里来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出自俗语歌,意思是八月份,大雁开始南迁,大雁飞过的时候霜降就要来临了。关于天气的谚语:下雨少,秋霜早;蜜蜂迟归,雨来风吹;鱼鳞天,不雨也疯癫。(4)“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民间谚语,出自俗语歌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需要摇扇纳凉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是一句天气谚语。意思是指南方某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还像春天一样温暖。“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
32、月似弓”出自唐朝白居易暮江吟,全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苏轼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二八月,乱穿衣”出自俗语歌,意思是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八月里来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出自俗语歌,意思是八月份,大雁开始南迁,大雁飞过的时候霜降就要来临了。“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民间谚语,出自俗语歌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需要摇扇纳凉了。“下雨少,秋霜早”出自俗语歌,意思是夏天的雨水少,秋霜就来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