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五生物的进化专题检测题组 A组1.化石等证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的观点都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复杂高等,无低等生物的化石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可引起生物的不定向变异C.鲸鱼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D.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各种适应特征的形成是环境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C在较新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较低等的生物化石,A错误;环境起选择作用,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得以保留,B错误;若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则符合拉马克进化学说中的用进废退,C正确;拉马克的
2、进化学说认为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D错误。2.金鱼是由普通的鲫鱼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体色比较鲜艳,鱼尾、鱼鳍以及鱼眼比较大的鲫鱼从原来的鱼群中分离出来,单独饲养并使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金鱼这一新品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鲫鱼中出现体色鲜艳,鱼尾、鱼鳍及鱼眼比较大的性状可能是突变的结果B.在人工选择的作用下,鲫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C.鲫鱼种群中存在的各种变异性状为金鱼的选育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鲫鱼和金鱼虽然性状出现差异,但二者的基因库仍相同答案D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故鲫鱼中出现体色鲜艳,鱼尾、鱼鳍及鱼眼比较大的性状
3、可能是突变的结果,A正确;在人工选择的作用下,鲫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形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金鱼,B正确;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鲫鱼种群中存在的各种变异性状为金鱼的选育提供了原材料,C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人工选育的过程中,野生鲫鱼和金鱼的性状出现差异,其基因库不完全相同,D错误。3.某山地的蜗牛被突然隆起的山丘分隔成两个种群,若干年后,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进化,而后山丘障碍消失,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b1和c1间出现了地理隔离,二者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B.c1到c2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C.d
4、1和d2形态差别较大,但二者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D.若d1和d2出现生殖隔离,d1和d2基因频率不再变化答案D根据图示可知,b1和c1间由于存在山丘障碍而出现了地理隔离,但是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A正确;c1c2种群发生了进化,因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d1和d2形态差别较大,但是两者杂交仍然可能产生可育后代,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若d1和d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后生物仍然可以继续发生进化,d1和d2基因频率可能还会发生变化,D错误。4.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
5、型的蜂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第二种类型的蜂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中采蜜。长喙蜂鸟可以取食短筒花中的蜜,但在短筒花附近,它们往往受到其他短喙鸟类的驱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喙蜂鸟不是只依赖一种植物的传粉动物B.蜂鸟与蜂鸟之间,蜂鸟与其他物种之间,蜂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协同进化C.对于种群数量小的植物来说,选择压力可能会促使植物产生较多花蜜吸引蜂鸟D.若短筒花的数量减少,则长而弯曲型喙的蜂鸟数量逐渐增多答案B长喙蜂鸟可取食长、短筒花中的蜜,说明长喙蜂鸟可为不同的植物传粉,A正确;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蜂鸟属于一个物种,蜂鸟与蜂鸟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对
6、于种群数量小的植物来说,选择压力会促使植物产生更多的花粉吸引传粉者,以促进种群的繁衍,C正确;若短筒花的数量减少,则长筒花数量相对增多,长而弯曲型喙的蜂鸟会被选择下来,从而数量逐渐增多,D正确。5.某小鼠种群中A对a为显性,A基因频率为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s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C.若淘汰系数s=1/3,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0.84D.若大量基
7、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s会变大答案D环境温度会淘汰带有a基因的部分配子,说明环境温度起到选择的作用,使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由于a基因的配子减少,因此a基因的频率下降,最终导致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少,B正确;若淘汰系数s=1/3,则存活的a配子占2/3,种群中Aa=12/3=32,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2/5,群体F1中aa=4/25=0.16,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1-0.16=0.84,C正确;s为淘汰系数,是指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含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迁入aa个体不会改变s的大小,D错误。6.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我国多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
8、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抗药性,若被细菌感染,则会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变异类型主要是基因突变,变异对细菌都是有害的B.抗生素诱发细菌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抗药性基因C.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D.抗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细菌产生了新的物种答案C细菌是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主要是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能对细菌有害,也可能对细菌有利,A错误;细菌的突变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不定向的突变起选择作用,淘汰不抗药的个体,使细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B错误,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抗药性基因频率
9、的改变说明细菌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D错误。专题检测题组 B组1.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有()A.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现今多种形态的观赏金鱼C.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A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A正确;人工选择是选择符合要求的变异个体,并不使鲫鱼发生变异,选择之前变异就已发生,B错误;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10、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环境如果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形成了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2.因火山爆发,中美洲的某种海龟被分隔成两个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B.两个种群在各自的进化过程中,均不存在协同进化现象C.两种海龟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仍在发生改变D.地理隔离后,仍然需要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答案B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指自然条件下不同群体间的个体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两个种群在各自的进化过程
11、中,均存在协同进化现象,B错误;两种海龟产生地理隔离后,因存在突变和自然选择,基因频率仍在发生改变,C正确;不管有没有发生地理隔离,都需要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型和基因型C.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每一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突变D.捕食者客观上能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答案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型,B错误;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
12、低,但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细胞中可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故每一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突变,C正确;捕食者的捕食对象大多是数量占优势的种群的个体,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往往容易被捕食,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D错误。4.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种群,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种群1和2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使种群1和2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种群1、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两者基因库中基因都不同答案C
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A错误;种群1和2出现的变异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生活的环境只起选择作用,B错误;种群1、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两者基因库差异较大,但可能存在某些相同的基因,D错误。5.云南水稻有花壳、麻壳、紫米、红米等品种。科学家在研究云南稻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亚洲栽培稻分类体系,该体系将亚洲稻分为5级,即亚洲栽培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型品种,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云南水稻品种类型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各地种植的不同水稻品种之间仅有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能在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D.不同品种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云南水稻
14、有花壳、麻壳、紫米、红米等品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A正确;各地种植的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仅有地理隔离,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是同一个物种,B正确,C错误;不同品种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6.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进化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协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互利共生等来实现的B.与竞争进化相比,协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对被捕食者的存在
15、有害无利D.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答案C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来实现的,A正确;协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而具有竞争关系的物种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其结果通常是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因此与竞争进化相比,协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B正确;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C错误;竞争关系通过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改变种群的出生率
16、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正确。7.某种群数量较大、所处环境适宜且稳定,其中AA个体占36%,Aa个体占48%,则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C题述种群中,AA=36%,Aa=48%,则aa=1-48%-36%=16%,据此可推算出:A的基因频率=36%+1/248%=60%,a的基因频率=40%,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保持不变。若该种群进行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
17、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6%+48%1/4=48%,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48%1/2=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48%1/4=28%,推算出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为A=48%+24%1/2=60%,a=28%+24%1/2=40%,可见,该种群自交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增大、A基因频率不变,C正确。8.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特殊棒眼雌性果蝇品系(XBXb),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已知当s基因纯合(XsXs、XsY)时能使胚胎致死。让该果蝇品系与正常眼雄性交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致死基因s位于XB
18、染色体上,产生的子代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1/6B.若致死基因s位于Xb染色体上,产生的子代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2/5C.若让该果蝇品系与棒眼雄性交配,可以判断致死基因s位于哪条X染色体上D.若子代中偶然发现一只成活的XXY正常眼果蝇,可能是父本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与Y未分离答案A若致死基因s位于XB染色体上,则该果蝇品系基因型为XBsXb,与正常眼雄果蝇(XbY)交配,杂交后代XBsY胚胎致死,子代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BsXb、XbXb、XbY,比例为111,B只位于X染色体上,故此时B基因频率为1/5,A错误;若致死基因s位于Xb染色体上,则该果蝇品系基因型为XBXbs,与正常眼雄果蝇(XbY
19、)交配,杂交后代XbsY胚胎致死,子代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BXb、XbXbs、XBY,比例为111,此时B基因频率为2/5,B正确;让该果蝇品系与棒眼雄性(XBY)交配,若致死基因s在XB染色体上,杂交后代XBsY致死,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雌果蝇全为棒眼,若致死基因s在Xb染色体上,杂交后代XbsY致死,子代雌雄果蝇全为棒眼,C正确;若子代中偶然发现一只成活的XXY正常眼果蝇,则其基因型为XbXbY,可能是父本(XbY)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与Y未分离,形成XbY的精子,XbY精子与Xb卵细胞结合形成XbXbY正常眼果蝇,D正确。易混易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
20、率=某基因总数/(2种群个体数)100%X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某基因总数/(2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100%(因雄性个体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所以雄性个体数不乘2)9.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口服类抗生素,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但长期使用发现该菌对其抗药性显著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阿莫西林的使用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抗性突变率提高B.阿莫西林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发生了适应性进化C.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个体的产生提高了物种多样性D.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答案B阿莫西林的使用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起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其抗性突变率,但提高了抗性基因的频率,使金黄
21、色葡萄球菌种群发生了适应性进化,A错误,B正确;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个体与敏感个体属于同一物种,没有产生新物种,没有提高物种多样性,但提高了遗传多样性,C错误;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D错误。易混易错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是先变异,后选择。10.(不定项)美罗培南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如图为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着关联B.美罗培南的选择导致细菌朝着耐药性增强的方向突变C
22、.若细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其基因库组成也发生变化D.规范使用抗生素和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减缓耐药率的升高答案ACD据图可知,随着住院患者中该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增加,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随之增加,说明这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是存在关联的,A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美罗培南的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种群的基因库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所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其基因库组成也会发生改变,C正确;为减缓细菌耐药率的升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并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D正确。专题检测题组
23、 C组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C捕食者往往捕食的是种群中弱小或年老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A正确;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这为基因重组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B正确;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也可以通过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实现,C错误;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生物进化的
24、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2.某岛屿生活着田鼠和狐狸,田鼠的皮毛颜色有黑色、灰色、黄色等多种变异,其中黄色田鼠易被狐狸捕食,长此以往,该岛屿上的田鼠几乎全为黑色和灰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田鼠皮毛颜色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该岛屿上的田鼠种群因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而发生了进化C.狐狸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田鼠皮毛颜色的变异是定向的,且一般可以遗传给后代答案C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A错误;该岛屿上的田鼠种群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发生了进化,B错误;狐狸是田鼠的天敌,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正确;田
25、鼠皮毛颜色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3.孔雀鱼是一种观赏鱼,雄鱼体侧常有大量橘红色斑点以吸引雌鱼,也易被天敌捕食。在天敌较多的水域中,雄鱼体侧橘红色斑点较少,多为绿色或青灰色斑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孔雀鱼作为观赏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天敌多少决定了斑点颜色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驱赶其天敌,橘红色斑点雄鱼增多,种群发生进化D.自然环境中,橘红色斑点的多少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答案B孔雀鱼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在天敌较多的水域中,雄鱼体侧橘红色斑点较少,多为绿色或青灰色斑点”可知,驱赶其天敌,橘红色斑点雄鱼增多,种群发生进化
26、,C正确;自然环境中,橘红色斑点的多少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即既有利于雄鱼吸引雌鱼,又容易被天敌捕食,D正确。4.1870年,某地桦尺蠖浅色(aa)占70%,黑色个体中杂合子(Aa)占20%。由于工业污染,该地的桦尺蠖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的桦尺蠖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B.桦尺蠖种群中全部的A基因和a基因的综合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C.1871年该区域的桦尺蠖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应约为77%D.偶发的变异能否以等位基因的形式被保存,取决于变异频率答案C分析题干信息,工业发展前,该地区浅色个体(aa)占70%,杂合子(Aa)占20
27、%,则纯合子(AA)的比例为10%,则a的基因频率为70%+1/220%=80%,A的基因频率为1-80%=20%。该区域的桦尺蠖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桦尺蠖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仅有A和a不构成基因库,B错误;设原桦尺蠖种群中的数量为100只,一年后,浅色个体(aa)数量为70-7010%=63只,杂合子(Aa)数量为20+2010%=22只,纯合子(AA)数量为10+1010%=11只,则该地区桦尺蠖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632+22)/(63+22+11)2100%77%,C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环境通过对生物表型的选择来实现的
28、,故偶发的变异能否以等位基因的形式被保存,取决于环境因素,D错误。5.跳蝻腹节绿条纹对黄条纹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某沙化草原不同区域的跳蝻腹节表型,并计算了A基因频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沙化草地M区绿草地L区沙化草地N区绿条纹频率0.360.910.64A基因频率0.20.70.4A.三个调查区中沙化程度最严重的是N区草地B.三个调查区中基因频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C.三个调查区杂合绿条纹跳蝻所占比例的大小关系是NLMD.M区与N区因存在地理隔离导致跳蝻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答案C沙化较严重的地区,绿条纹的频率应较低,据表格信息可知,三个调查区中沙化最
29、严重的地区是M区,A错误。三个调查区中基因频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B错误。沙化草地M区A基因频率=0.2,a基因频率=0.8,则杂合绿条纹Aa=20.20.8100%=32%;绿草地L区A基因频率=0.7,a基因频率=0.3,则杂合绿条纹Aa=20.70.3100%=42%;沙化草地N区A基因频率=0.4,a基因频率=0.6,则杂合绿条纹Aa=20.40.6100%=48%,故三个调查区杂合绿条蚊跳蝻所占比例的大小关系是NLM,C正确。进化为两个物种的前提是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6.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
30、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基因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C.杀虫剂的选择作用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D.使用杀虫剂的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答案C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就已经存在,杀虫剂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不会增加自身的抗药性,反而可加快其死亡,B错误;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从而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C正确;斑蚊种群有没有基因突变与是否使用杀虫剂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7.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
31、菌属的细菌中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施用新型抗生素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B.该超级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的定向积累答案C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可能存在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所以该菌种群不一定消亡,A错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变异只能来自基因突变,B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超级细菌的形成说明该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