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楚题号。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均不给分。4计算题时要写清楚每一个推算过程,作图要标、线清楚。第一部分: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每小题2分;合计30分。)1市场机制就是形成价格,所以被称为价格机制。( )2机会成本的功能旨在计算和决策各种投资会机。( )3需求基本规律是指价格影响需求,而需求也会影响价格。( )4供求规律是指需求与供给在市场价格变动中互为反方向运动。( )5某商品价格上调后,其销售量显减少,这说明该商品的需求价
2、格弹性是充足的。(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引起的。( )7边际成本的运动必然通过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8规模经济说明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生产的成本。(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主要由市场供给决定市场价格。( )10垄断的存在使垄断者一定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11寡头之间的竞争会使消费者得到好处。( )12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将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 )13消费者储蓄增加将使消费支出减少,但是会使投资需求增长。( )14政府增加支出、发行公债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5LM曲线的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40分)1蛛网曲线的理论含
3、义及现实作用?2边际效用理论及效用最大化条件?3厂商如何根据成本变动抉择最佳规模?4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及其含义?5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第三部分:图示与计算题(共3小题10分;合计60分)1图示并计算说明双寡头垄断的产量抉择。(20分)假定市场需求总量为100。预测对方产量为50;需求曲线为:P=900-8(Q1+Q2)双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价格;双方在古诺均衡条件下的产量、价格;双方在共谋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价格。2图示并计算后将表格中的空格填满:(20分)航空公司对其洲际远程航班采取的价格改革是:在启航前两天以前,以正常价格订票;前一天,票价下浮10%;启航当天,如果仍未满员;票
4、价在正常价格的基础上再度下浮20%。统计数据如下:价格浮动前后人数票价浮动前人数160票价浮动后人数280正常票价人数120减10%票价人数110减20%票价人数50价格浮动前后总收益320005180024000198008000价格浮动前后总成本3500036000360003600036000价格浮动前后平均收益价格浮动前后边际收益价格浮动前后平均成本 注:满员为300人;正常价格为200元3计算(20分)假定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Md=0.2Y-4r,实际货币供给150。这里C为消费,I为投资,Y为GNP,r为利率,M为货币供给需求。试
5、求出相应的IS和LM曲线的方程;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利率。第四部分:论述题(20分) 用科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推出的“减员增效”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参考答案部分: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楚题号。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均不给分。4计算题时要写清楚每一个推算过程,作图要标、线清楚。第一部分: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每小题2分;合计30分。)(略)1市场机制就是形成价格,所以被称为价格机制。( )2机会成本的功能旨在计算和决策各种投资会机。(
6、)3需求基本规律是指价格影响需求,而需求也会影响价格。( )4供求规律是指需求与供给在市场价格变动中互为反方向运动。( )5某商品价格上调后,其销售量显减少,这说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充足的。(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引起的。( )7边际成本的运动必然通过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8规模经济说明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生产的成本。(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主要由市场供给决定市场价格。( )10垄断的存在使垄断者一定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11寡头之间的竞争会使消费者得到好处。( )12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将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 )13消费者储蓄增加将使消费支出减少,但是会使
7、投资需求增长。( )14政府增加支出、发行公债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5LM曲线的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40分)1蛛网曲线的理论含义及现实作用?答:(1)蛛网曲线的理论含义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动态均衡分析理论。它将市场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再引进时间因素来考察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变动状况,即用供求定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在供求不平衡时所发生的价格和产量循环影响和变动。蛛网曲线研究的主要产品,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
8、期的产量。同时认为本期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这种变动状况分为三种模型: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这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逐渐减小,使市场价格趋于均衡价格,称为“收敛型蛛网”。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市场受外力干扰偏离均衡状态的市场价格在对下期供给量变动影响下,使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远离均衡点,使均衡无法恢复,这种情形称为“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即价格波动引起供给量变动的程度始终不变,即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称为“封闭型蛛网”。(2)蛛网曲线的现实
9、作用蛛网曲线最适合解释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及其价格的基本走势,在现实的运动中,蛛网曲线的三种模型在一定时期内是相互交错出现的。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上,则趋向于前两种模型的运行。我国农产品已告别了短缺时代,自1997年起农产品市场价格在波动中不断走低,农民收入增幅不断下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只反映当前的供求关系,而对供求关系在 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来。农业生产者只是以当期的市场价格来安排来年的生产。由于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而且中途很难改变,在正常情况下,本期的生产安排规模,已决定了下一期的产量规模。农业生产者总是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的收益,往往陷入“蛛网困境”,产量
10、增大,收入减少,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蛛网理论强调的是供求均衡,即生产和需求的均衡。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形成了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短期内将难以改变。按照蛛网定理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和供求的不稳定,主要应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解决生产的供给与需求的适应,并优化供给;二是加强流通市场的建设,使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以需求指导生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除了市场化程度低以外,关键是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落后,所以我们的研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强调优化供给,即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市场流通体系的研究,通过流通市场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使供需逐渐达到均衡,从而走出“蛛网
11、困境”。2边际效用理论及效用最大化条件?答:(1)边际效用理论的内容基数效用论者的两个基本概念就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可以衡量和加总的。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则总效用函数为:。相应地边际效用函数为:,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时有:。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基数效用论者除了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设以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边际效用递减规
12、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第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第二,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前一单位商品用在较重要的用途上,将后一单位的商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
13、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则商品的需求价格就高,相反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随着递减。所以,根据基数效用论,可以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2)效用最大化条件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基数效用论者那里,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这一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1,2,3,n 其中,为消费者的收入,、和分别为第种商品的价格
14、、消费量和边际效用,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为限制条件,为在限制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3厂商如何根据成本变动抉择最佳规模?答:(1)在成本变动时,厂商是根据扩展线来选择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也即选择最佳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2)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如图所示。图中的曲线ON是一条扩展线。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两要素的价格比例是固定的,又由于生产均衡的条件为
15、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所以,在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这意味着,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3)扩展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的扩张或收缩生产时所必须遵循的路线。 图 扩展线4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及其含义?答:(1)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有四个假
16、设前提: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2)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前提的含义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都好比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任何一个买者买与不买,或买多与买少,以及任何个卖者卖与不卖,或卖多与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于是,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
17、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区分产品是由哪家厂商生产的,或者说,购买任何一家厂商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厂商单独提价,那么,他的产品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当然,单个厂商也没有必要单独降价。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很小的销售份额。所以,厂商既不会单独提价,也不会单独降价。可见,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二个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
18、格的接受者的说法。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这样,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在这样的过程中,缺乏效率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效率的企业。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这样,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价格进
19、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符合以上四个假定条件的市场被称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学家指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非个性化的市场。因为,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市场价格;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相同的,毫无自身的特点;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同种资源之间的报酬差距;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全的,任何一个交易者都不具备信息优势。因此,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交易者的个性。所有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都是无足轻重的,相互之间意识不到竞争;所有的生产者也都是相同的,也都是无
20、足轻重的,相互之间也意识不到竞争。因此,我们说,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竞争。5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答:新古典增长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在批判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斯旺、萨缪尔森,英国经济学家米德。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通过调整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实现各种资源能够充分利用的均衡增长。(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模型的假设前提大致是: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函数为S=sY,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且0s1;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21、。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其中,资本与劳动力之比,大致为每一个劳动力所能分摊到的(或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k=dk/dt=每单位时间k的增加量,即按人口平均的资本增加量;f(k)=y=Y/L=每个劳动力的平均生产量,大致为按人口平均的产量;s为储蓄比例,n为人口增长率。这一基本方程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大致来说,其意思就是:在一个社会全部产品中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C)以后,剩下来的便是储蓄;在投资等于
22、储蓄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给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深化),另一部分则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的广化)。 Y=f(K) Y nK sY O K 图 新古典增长模型(2)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四个关键性结论: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它独立于储蓄率s;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量比率,它确定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决定了技术进步率,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
23、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他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相同。(3)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四个产量增长率的等式:不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等式,即,;不存在技术进步下的人均产量增长率()等式,即;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等式,即;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人均产量增长率()等式,即。以上等式中,Y、K、L、b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劳动、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是,劳动力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量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第三部分:图
24、示与计算题(共3小题10分;合计60分)1图示并计算说明双寡头垄断的产量抉择。(20分)假定市场需求总量为100。预测对方产量为50;需求曲线为:P=900-8(Q1+Q2)(1)双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价格;(2)双方在古诺均衡条件下的产量、价格;(3)双方在共谋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价格。解:(1)在自由竞争情况下,市场需求总量为100,根据需求曲线:P=900-8(Q1+Q2)P=9008100100每个厂商的产量为100/250所以,双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产量为50,均衡价格为100。如图。 P P P1 100 P2 O 100 Q(Q1+Q2) O Q1 Q2 Q图 图 P 4
25、50 MR AR(P)O Q 图(2)在古诺均衡条件下,每个厂商预测对方产量为50,根据对方的产量来确定自己的产量。依据古诺模型的均衡解,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总市场需求量的1/3,即100(1/3)100/3。均衡价格为:P=900-8(Q1+Q2)9008(200/3)1100/3,双方在古诺均衡条件下的均衡产量为100/3,均衡价格为1100/3。如图。(3)在共谋垄断条件下,两个厂商可以视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需求曲线为:P=900-8(Q1+Q2)总收益函数为:TR=PQ=900Q-8Q2令一阶导数为零,90016Q0,求得:Q=900/16=56.25P=450每个厂商的产
26、量为:Q/2=28.125双方在共谋垄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为28.125,均衡价格为450。如图。2图示并计算后将表格中的空格填满:(20分)航空公司对其洲际远程航班采取的价格改革是:在启航前两天以前,以正常价格订票;前一天,票价下浮10%;启航当天,如果仍未满员;票价在正常价格的基础上再度下浮20%。统计数据如下:价格浮动前后人数票价浮动前人数160票价浮动后人数280正常票价人数120减10%票价人数110减20%票价人数50价格浮动前后总收益32 00051 80024 00019 8008 000价格浮动前后总成本35 00036 00036 00036 00036 000价格浮动前后平
27、均收益200185200180160价格浮动前后边际收益200180200180160价格浮动前后平均成本21875128.57300327.27720 注:满员为300人;正常价格为200元 如图所示: 收益 TR 成本 TC218.75 AC200 AR(MR) AR MR MR O 人数3计算:(20分)假定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Md=0.2Y-4r,实际货币供给150。这里C为消费,I为投资,Y为GNP,r为利率,M为货币供给需求。试求出相应的IS和LM曲线的方程;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利率。解: 所以,IS曲线为:所以,LM曲线为
28、:联立IS和LM曲线的方程,可求得:所以,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水平为950,均衡利率为10。第四部分:论述题(20分) 用科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推出的“减员增效”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答:“减员增效”是针对当时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政企不分、企业和事业不分、主业和辅业不分,从而冗员太多,负担太重而提出来的。其主要目的从短期来说,是为了让企业迅速“减负”,提高效率,摆脱困境。从长期目标来说,是在国企中首次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我国推出的“减员增效”政策的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具体来讲:(1)“减员增效”政策的科学性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也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减员增效”政策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
29、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应用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证。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
30、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减员增效”的主要目的从短期来说,是为了让企业迅速“减负”,提高效率,摆脱困境。从长期目标来说,是在国企中首次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有利
31、于转变观念,为将国有企业逐改造成真正完全独立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有利于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减员增效”政策的可行性“减员增效”的指导思想是要加强管理,搞好国企。其基本信念是,一个企业的效益如何并非取决于其所有制形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国有企业只要加强管理,克服弊端,依然可以搞好。从经济学角度讲,“减员增效”政策的可行性体现在厂商对生产经济区域的选择上。短期厂商的生产经济区域以AP曲线的最高点为界及以MP=0为界,将要素投入量L的范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此时,即呈递增的阶段。第二阶段:,此时,即呈递减
32、的阶段。第三阶段:,此时,时,呈递减的阶段。对于厂商来说,为了达到经济效率,应把生产推进在第二阶段。 图 生产的三个阶段厂商长期的经济生产区域在下图中,横坐标轴表示劳动L的投入量,纵坐标轴表示资本K的投入量。有一组等产量曲线,这些等产量曲线不仅有斜率为负的部分,也有为正的部分。当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一种生产要素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图中OE线和OF线之间的区域属于这种情况。当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值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必须同时增加才能维持总产量不变。这就是说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已达到饱和,再继续使用这种要素时,其边际产量反而为负值,这时不得不靠
33、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来加以弥补,才能维持总产量不变。图中OE线和OF线之外的区域属于这种情况。我们称OE和OF线为脊线。脊线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实际上,合乎理性的厂商不会在脊线以外的区域从事生产,厂商可以在两条脊线之间的区域内从事生产,任意变动其投入要素的组合。因此这一区域称为生产的经济区域;脊线OE和OF就是生产的经济区域和生产的不经济区域的分界线。脊线OF上的每一点的要素组合,都表示生产某一既定产量水平所必需使用的最小劳动投入量和可能使用的最大资本投入量;脊线OE上每一点的要素组合,都表示生产某一既定产量水平所必须使用的最小资本投入量和可能使用的最大劳动投入量。图 生产的经济区域
34、搞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得生产处于经济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减员增效是正确的,而且是可行的。减员增效更深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也是我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推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与促进就业并不矛盾。就业问题,历来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有近13亿人口,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复杂,扩大就业的任务比任何国家都更繁重。但是,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国有经济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没有竞争力,经济就不能持续健康发展,就业就更没保证;而国有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减员增效的路子。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了,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包括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