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71277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888西方经济学200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消费者剩余2交易成本3.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4公共物品5挤出效应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1对于需求价格弹性不足的商品,应采取降价战略来增加总收益。2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价格将提高。3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上升。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规模报酬变化有关。5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6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成MR=P。7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8执照凯恩斯的

2、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9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10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实质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作图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基本情况。2简要分析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3简述自动稳定器的运行机理。4简述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举出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外部性(或称外部影响)事例,结合你所举事例分析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2分析目前我国出现失业现象的各种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答案部分 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

3、(每题8分,共40分)1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消费者对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类商品,往往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但市场上的商品一般只有一个价格,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例如在消费者持续购买某种商品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消费者来说,前面购买的单位商品要比最后购买的单位具有更多的效用。因此,消费者愿意对前面购买的单位付出较多的价格,而一般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那么在前面每一个的单位中消费者就可能因为所付的价格低于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而得到剩余。 还可以用图更具体地衡量消费者剩余。图 消费者剩余在图中,DD0为需求曲线。当消费者以单位

4、价格OP0购买OQ0单位的物品时,他实际支付的总额为OQ0MP0。但是,OQ0单位的物品提供给他的效用为OQ0MD,即他愿意支付的最大支出为OQ0MD。而两者之间的差额,即P0MD,就是消费者剩余。它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对于社会来说,它是一种非生产的费用,是社会财富为完成交易而损失的部分。交易费用通常包括供需双方在市场中搜寻有关信息的费用,为实现交易而进行谈判、签约、监督合约履行、仲裁等费用。“交易成本”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他指出,企业的

5、出现是为了节省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说,用企业内交易来替代市场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上,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上。后来,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进一步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产权问题。他提出,只有合理界定了产权,才能通过市场本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3.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厂商不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即有权改变价格;厂商必须能够按需求弹性对顾

6、客加以区分;买者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必须能够防止产品的再次出售。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1)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可以再分为完全一级价格歧视与不完全一级价格歧视。不完全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价格与销售量离散变动;完全一级价格歧视,又称为纯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价格与销售量连续变动。在实际一级价格歧视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被生产者完全剥夺了,但生产是有效率的,因为在边际点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总产出水平较高,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加总量较大。完全一级价格歧视纯粹是一种理论讨论,在现实中很少见到。(2)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收取一种价

7、格,对于另外一定数量的该种商品收取另一种价格,等等。二级价格歧视又称为成批定价。(3)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实行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着可以分割的市场。若市场不可分割,市场上的套利行为将使得价格歧视消失。第二个条件是被分割的各个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如果被分割的各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相同,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产品收取相同的价格。垄断者若想通过实行三级价格歧视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使在各个市场所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假定垄断者要在市场1与市场2两个市场上出售产

8、品,对于垄断者而言,利润最大是使得MR1MR2。4公共物品:指与私人物品相对应,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给公共物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的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社会成员,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这种公共物品。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公共物品既可以提供正的外部效应,如路灯可以使许多夜行人受益;也可以提供负的外部效应,由工业生产排污造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地球上每一个人。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

9、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2)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3)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4)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的产品,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由国家制造并由国家提供,但又不完全属于公共产品,因为在使用和消费这类物品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或付出代价。从这一点看,它又与私人产品有相同之处。例如,城市公园就是由国家建造并提供的,但顾客去公园游览时须先买门票方可入内,

10、即在消费时付出了代价。总之,准公共物品同时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点。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

11、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2、“”)(略)1对于需求价格弹性不足的商品,应采取降价战略来增加总收益。2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价格将提高。3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上升。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规模报酬变化有关。5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6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成MR=P。7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8执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9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10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实质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作图并说明完全竞

13、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三种基本情况。答: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在该类市场上,厂商在短期无法改变生产规模,是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进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从图上看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位置取决于需求曲线的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需求曲线是和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重合的,是一条水平线。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MC P E AC D C AVC B A O Q图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1)停止生产当需求曲线位于AVC的最低点时,MR与MC的交点B便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位置,此时MR=MC=AVC,在此时的

14、均衡产量水平上厂商是亏损的,其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弥补。厂商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所以该均衡点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当需求曲线位于AVC曲线的下方时,MR与MC交于A点,A点便是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位置。在此种情况下,厂商的AR小于AVC,在此时的均衡产量上生产厂商是亏损的,所以厂商会停止生产。(2)有亏损但继续生产当需求曲线位于AC与AVC最低点之间时,此时MR与MC交于C点,C点便使均衡点,由于AR大于AVC,厂商虽然亏损,但继续生产,因为全部收益在弥补可变成本之后还有剩余,生产要比不生产更有利。当需求曲线位于AC的最低点时,MR与MC交于D点,D点是使利润最

15、大化的均衡点。此时AR=AC,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该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3)获得超额利润当需求曲线位于AC的最低点上方时,此时MR与MC交于E点,E点便使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因为AR大于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2简要分析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答:垄断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厂商就是行业。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整个行业的产销量;第二,产品不能替代。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产品相近的替代品的竞争,其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厂商不受任何竞争性威胁;第三,独自决定价格。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决定价格,以达到垄

16、断的目的;第四,实行差别价格,以攫取最大的超额利润。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第四,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

17、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3简述自动稳定器的运行机理。答:(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2)自动稳定器的运行机理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

18、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由此西方学者认为,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

19、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

20、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因此,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

21、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乎。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4简述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答: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发现;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科学的、技术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其中后两项因素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经济学家也因此将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具体来讲,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1)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

22、在1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2)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附加值的部门转向高附加值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因此而增加。在同样的投入要素和同样的产业结构的条件下,技术升级了经济也会增长。(3)技术变迁。在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报酬率不会下降,从而资本积累率可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才会有新产业的不断涌现。技

23、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向其它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的科研投资不会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开发研究成功,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开发新技术的投入很大而失败的概率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许多研究证明,即使是用买专利的方式,其成本也只是原来该项技术研究开发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更何况,购买的技术一定是已经证明是成功的、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如果将其它95%左右的科研项目失败的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那么引进技术的实际成本就显得十分微

24、不足道,尚不及全部研究开发成本的1%。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所以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经济技术总体的进步慢;而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技术进步。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举出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外部性(或称外部影响)事例,结合你所举事例分析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答:(1)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效应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25、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根据外部效应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效应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效应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

26、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消除外部效应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2)外部性的例子外部性有多种多样,这就正如努力解决市场失灵的政策反应一样,也有多种多样。下面是一些例子:例如,某条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上游污染者的行为就产生可负的外部性。又例如,新技术研究提供了正外部性,因为它创造了其他人可以运用的知识;由于发明者并不能占有他们发明的全部收益,所以,往往倾向于用很少的资源来从事研究。联邦政府通过专利制度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专利制度使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排他性地使用自己的发明。(3)外

27、部性的解决措施公共管制。所谓公共管制即对生产者的行为做出某些限制。限制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对于权益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效应问题可通过立法以明确生产者权益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共同资源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权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政府采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外部效应问题受到其管理能力的制约,如果制定了(关于新技术研究)知识产权法,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识别、发现、制止侵权行为,使法律得到实施,那么管制就会失效。如果规定了许可证制度,但又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去排斥未经许可的生产者,那么这种管制就会形同虚设。税收和补贴。在存在的负外部性的时候,政府可按生产者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小向企业征税,使之成为企业的内部成

28、本;在存在正的外部效益时,政府可以根据这种外部效益的大小给企业以补贴,使这种外部效益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效益。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适当地评价企业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若外部成本估计过高,则会使产出水平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水平,反之则会高于这一水平。对于外部效益来说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何衡量外部效应的大小在理论上仍有不少困难。尽管如此,通过税收与补贴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从所需要的信息方面来说较之适当的限量措施来说要少些。一体化。从整个社会来看,一体化的思想意味着全面地实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每一个企业、行业、部门、地区与其他企业、行业、部门、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每一个

29、体来看,都有可能产生些外部效应,或是对外部产生有利的影响,或是对外部产生不利影响。将所有生产者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可以使所有的外部性内部化。政府将以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为决策依据,通过计划来统一的安排生产。否则,如果保留企业自主权的分散决策实际上依然承认个别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并允许他们按自身利益去进行生产决策,这样外部性就会像私人生产的情况一样继续发挥作用。然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在管理上较之公共管制和税收补贴方法更为困难,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的范围较大,承担的责任较多。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

30、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例如,某条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财产权,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在这种情况下,上游污染者便会同下游用水者协商,将这种权利从他们那里买过来,然后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遭到损害的下游用水者也会使用他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总之,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好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故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2分析目前我国出现失业现象的各种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答:(1)我国出现失业现象的各种成因社会劳动者个人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消费时间太短。休息、消费时间中科技提高

31、了社会生产率,但是人们的平均工作时间并未因此而及时减少,从而造成了失业。社会分配过多过大地远离了按劳分配和投资富人化。我国的失业现象同资源状况和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而且目前生产力的发展的程度双比较低,为增加就业的创造条件的能力较低。因此,我国现阶段存在较多的失业是正常的。我国按客观必然性早就存在失业,不被过去的体制和经济政策掩盖了。我国过去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实行每个人都能给一一“饭碗”的政策和城乡隔离政策。凡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政府都给分配一份工作,从而依托于一个企业或单位;凡属于农村户口的劳动者,都可以而且只能依托于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做法表面看

32、来不存在失业,但它是以牺牲生产率的提高,低工资、隐性失业,保持城乡差别待遇的。一方面,在城市里,三个人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另一方面,不准农民到城里挣饭吃,但是,一旦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一旦采取市场经济形式,一旦打破了资产大锅饭,一旦拆除了城乡间的劳动力,以适合企业技术要求的劳动力,就必须精简下来。这样隐性的失业化或公开化了。表面看起来,失业的增加是改革的结果,实际上,改革不过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罢了。我国的失业现象同样是劳动者的客观投条件相分离的表现,如前所说,失业的制度原因是劳动者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分离。如果没有这种分离,就只会劳动时间的普遍减少。从概念,本身来说,在公有条件下,劳动者

33、和劳动时间的普遍减少。从概念本身来说,在公有条件下,劳动者和劳动的客观条件,是直接统一的,不存在失业的问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还是初级的形态的公有制。国有企业效益差是导致失业增加的原因之一。国有企业大面积高额度亏损,是我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这样迫使政府不得不对一部分企业实施兼并、产的政策。政府和企业也提出了减员增效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相关企业一部分职工下岗如果短时间得不到安置,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国有企业效益差,并不仅仅是人员过多赞成的;但既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亏损,一部分职工的失业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农民进城是赞成城镇失业增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进城打工的农民逐年增加。

34、劳动力的军种流动是单向的,对城市来说,劳动只进不出势必扩大了城市劳动大军的基数。加大城市就业压力。特别是乡工的农民比城市的居民更能适应拼音、繁重、艰苦的劳动,而对工资要求不高。因而,有有些职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许多城市居民也不愿从事脏累和不体面的工作。就业的领域变得相对狭窄。这样。就会必然加剧城市劳动力置换出来而已。(2)失业的治理对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整体国民素质不高,在科技发展迅猛和就业岗位少,人才市场上竞争激励下,就存在一定比例如上所说的失业人数。还有由于正常的劳动力的流动,众不满意现有的工作辞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产业结构变化,人们的技能与工作机会不适应等引起的失业,面对这些失业问

35、题,政府会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降低失业率,解决办法如下:利用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就业有较好的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财政支出角度看,可以通过加大公共投资项目,刺激经济需求,带动社会投资。1998年以来中国的国债项目就发挥了较好的作用,5100亿元的国债投资创造了500万个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从税收的角度看;减税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关对下岗职工采取的一系列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和工商管理等行政性收费的措施,产生了相当积极的效果,为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收入与就业密切相关,这是不言而喻的。劳动力成本过高,企业就会少使用劳

36、动力,通过延长劳动力成本使用时间或者采用技术来生产;如果劳动力成本降低一些,企业就会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或者延缓使用先进技术来生产。那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人工成本指导线的办法,避免就业机会的过多损失。现在西方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增强社会责任。它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一年以后公司的业绩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的计划。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方式。从各国工业化实践来看,有三种工业化技术路线:一是“节省劳动、多用资本”,二是“节省资本、多用劳动”,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性路线”。第一种大多为劳动力

37、资源匮乏国家所采用,第二种则多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采用。我国作为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资本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应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劳动密集的工业化方式。入世后,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是受益的行业,其中以服装、纺织等长期受到国外进口配额限制的优势出口行业受益最大。国外对我国纺织品实行的配额限制会逐步降低,到2005年全部取消,这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出口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据有关部门测算,考虑到今后几年我国纺织品在设限国的配额将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2527的情况,预计每年能增加5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按照1亿美元的纺织品出口能够增加1万个就业机会计算,

38、每年就能增加就业机会50万个。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点是完善服务,建立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首先,发挥公共职业介绍的主体作用。一是要投入资金,改善服务设施、服务手段,特别是要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状况;二是服务网络的延伸。适应社区功能的强化,将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以及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需要,发展乡镇劳动力中介服务。其次,大量培养和充实公共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人员队伍,拓展职业指导范围。建立起专家型工作团队,适应越来越专业化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工作要求,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满足工作

39、的急需,可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发展一批兼职队伍。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延伸到中学、大学等各类培训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培训与劳动市场的广泛连接。 再次,全面加强职业信息工作。一是根本改革职业信息的封闭状况,加大对公共职业介绍的财政支持,将公共职业介绍工作纳入财政供给体制,解决信息渠道统一和信息共享问题。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在服务网络延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机制,构建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等。三是加大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研究,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规律。更新就业观念,创新就业形式。要在开放竞争的经济条件下

40、解决就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转变职工的就业观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定要树立优胜劣汰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据统计,美国人平均一生要轮换六、七种工作,而我国很多人一辈子只会做一种工作。只有一种工作技能的人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下岗的对象。积极发展教育产业,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发展教育产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要双管齐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因此,文化程

41、度低的失业者进入再就业领域相对困难一些。只有加强学习和职业培训,使失业者掌握先进的技能,提高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以就学替代和延迟新增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适当降低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参与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高失业率不是暂时现象,而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长期现象。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下岗或失业给职工带来的打击,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保障,不至于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进居民的预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对失业人员,通过失业保险可以帮助其调整技能重新适应市场。社会保障标准不宜太高,失业救助水平过高,失业者往往会依赖保险金,而不去积极地寻找工作。社会保障体系资金可以通过国有股减持,拍卖中小企业、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等多种途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140院校真题 > 北京化工大学 > 西方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2003-2005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