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综合测评(四)(第八、九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 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 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 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 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新经济”的出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ABC DA题中“1960年”和“1970年”主要为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故正确;“新经济”是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故错误;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罗
2、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主要指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计划属于指导型,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错误,因此A项符合题意。2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三次科技革命重要发明成果主要发明国第一次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联动式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英国、美国第二次发电机、内燃机、电灯、汽车、飞机、电报、电话德国、美国第三次火箭、导弹、海底光缆、深海探测器、激光武器、卫星、飞行器、空间实验室、高铁、新能源汽车、电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美国、欧洲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A.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B
3、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C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根据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并结合表格内容可知,能源利用及动力革命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一种动力的发明会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出现新的发明成果(如表格所示),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3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A材料中“蓝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
4、等称谓的变化说明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分工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工人阶级分工变化并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材料中工人阶级分工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社会流动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益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 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D国家干预主要体现在国有化、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税
5、收等,与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平等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自我调节,体现为“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受惠人群少,与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平等亦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追求公平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覆盖面广、低收入人群受惠多,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5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之说一时甚嚣尘上。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陆续降低了福利支出力度。这主要是因为()A穷人得不到实惠 B社会
6、动荡加剧C贫富差距扩大 D国家财政不堪重负D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使穷人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故A项错误;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缩小福利规模等方法来缓解,故D项正确。6“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
7、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没有突破原有的封建专制体制,故选A项。7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出现下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年7.8%8.5%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4.3%4.4%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A BC DB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呈正数,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民收入在增长,故错误,因此B项符合题意。8
8、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C1990年苏联改革中,出现“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等现象,说明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故C项正确。9以下两幅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
9、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一柏林墙的修建图二柏林墙被推倒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B材料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德国在冷战格局下从分裂到统一的史实,而德国分裂是大国对峙加强的结果,故选B项。10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中的中东地区C亚非拉的奋起 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赫鲁是印度独立的领导人;纳赛尔是埃及独立的领导人;纳米比亚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10、;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主权。因而,题干中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故选C项。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走向独立与振兴,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万隆会议召开印巴分治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非洲年”出现A BC D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1955年,印巴分治是1947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是1999年,“非洲年”是1960年,因此顺序是,故C项正确12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途径的相同之处是()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D主要
11、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C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和韩国起始阶段的工业化资金都来源于引进的外资,故C项正确。13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A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A项正确;B项中的“武装进攻”与冷战不符,故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故排除
12、C项;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排除D项。14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这一危机指()A修筑“柏林墙” B朝鲜战争的爆发C古巴导弹危机 D美国发动越南战争C从材料“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因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的危机,美苏双方剑拔弩张,核战争一触即发,故C项符合题意;A项并未发展到接近核战争的边缘,故排除;B、D两项没有发生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故排除。15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以上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
13、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A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C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D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D材料对话反映了美欧关系从欧洲追随美国到欧洲独立自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二战结束以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16观察下图,对20世纪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数量变化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B西方国家已经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C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D所有亚非拉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CA项和B项在图中无法体现,D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14、;通过观察图片不难发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a、b、c三条曲线都呈上升趋势,故C项正确。17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已经形成B美国构筑的单极世界格局最终形成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D多极化世界格局并未形成,故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多极化趋势出现时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故排除C项;故选D项。18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假如你赞成该观点的话,那么你认为在未来这种“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是()A国家的综合国力 B与第三世界的关系C明智的外交政策 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是指多极化的世界,在多极化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国家实力决定国家地位,故A项正确。19某论文的关键词主要有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