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您服务教育网19范进中举设计范书颖 教师寄语:“势利”二字,成了多少人生,败了多少人格。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2、理解人物形象。2、学习对比夸张手法。助读资料:1、吴敬梓和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
2、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世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2、范进:主人公范进
3、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扩展题目,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自主探究1、请大家找到范进“中举发疯”的片段,细读深思,说说范进疯的程度如何?(鼓励不同角度的分析,鼓励各抒己见。)2、“中举”是范进梦寐以求的好事,他怎么会发疯了呢?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说,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问世后,中国的小说史上才有了称得上讽刺小说的作品。可见讽刺性是本书的最大特点,请你联系文章想想,本文都讽
4、刺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4、为了达到讽刺效果,作者采用了哪些写法?三、课堂小结文章通过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对比,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四、当堂检测阅读选段,回答问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1、选文第一段除了从_、_、_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_描写。2、第二段中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说明了什么?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_3、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
5、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联系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_4、范进喜疯这一情节,用的虽是的写法,但不失真且令人可信。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实,即“中举发疯”是当时生活中“会有的实情”;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真实,即作者运用 和 相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人物穷形尽相,跃然纸上。 5、文中写老太太、报录人和邻居的反应都属于_描写。6.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 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范进中举二1、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
6、,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 “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2、联系课文内容,从个人生存境况、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讽刺了:胡屠户:庸俗势利,凶暴粗鄙,尖酸刻薄,趋炎附势张乡绅:道貌岸然,势力奸猾。 众乡邻:趋炎附势。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逆来顺受,迂腐无能4、夸张,对比三、1、行动语言外貌侧面 2.说明中举发疯在当时不是个别现象。安排这一情节表现了作者对这类读书人的无情鞭挞,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无情批判。3、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4、夸张 语言 动作 5、侧面 6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