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短文两篇班级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2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重点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3培养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资料链接1 写作背景这两篇作品写于1941年,当时,二战进一步升级,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疯狂地、大规模地侵略中国,大片国土沦为敌战区,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而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变得十分复杂,国、共、日、汪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
2、波诡云谲,变幻莫测,悲观失望的论调甚嚣尘上。但同时,依然有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2走近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被称为中国的卢梭,现、当代作家散文家。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中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复仇将军等,散文集还魂草 龙虎狗随想录等。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 2005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旸谷( ) 姮娥( ) 皓月( ) 一撮灰( )2解释词语。飞蛾扑火:皓月:禁锢:旸谷:
3、郁郁:3整体感知:(大声、激情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飞蛾和夸父追“日”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去赞美它们呢?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因为它们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伟大行为,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此文作于1942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寇蹂躏,光明被黑暗所代替。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赞美“飞蛾”即是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阅读月,勾画并摘录描写月的句子,月光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这种意境,让你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明确:月亮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
4、面”“面对凉月”“月光冷得很”等等。这种意境让人想起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苏轼的“高处不胜寒”;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合作探究1你如何理解日中“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句话的含义。明确:生命固然可贵,但与其苟且活在这“黑暗的寒冷世界”,不如顽强斗争,追求光明与希望。即使为此牺牲,也再所不惜。表达出作者赞美抗争精神,执著追求光明,“虽九死犹不悔”的爱国情怀。2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明确:姮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姮娥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巩固提升1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明确:其实两篇都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盼望光明的到来。2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以下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义。例:灯光象征光明、希望和胜利。绿色 _象征活力、希望和生命 ; 白色 象征纯洁、天使和素颜 ;大地 _象征母亲、胸怀和踏实 ; 风帆 象征事业、自信和成功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