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开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xx年,评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
2、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根底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开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无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开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根底;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到达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
3、念 建立有共同根底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开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开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开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
4、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开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选修化学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
5、: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3、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
6、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元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时机,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4、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 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鼓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
7、,为学生的开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共2页,当前第1页12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四、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层次差异很大,如何实施? 实验多,资源缺乏,活动多,课时不够,教材与评价不一致等。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