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58449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27份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课谈读书同步练习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 狡黠 2藻饰 3诘难 4滞碍 5味同嚼蜡 6 吹毛求疵 7矫 8睾 肾 9阐证 10要诀 二、将以下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味同嚼蜡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吹毛求疵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寻章摘句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豁然贯穿 比喻成心挑毛病,找缺点。因小失大 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三、文学常识填空1、谈读书一课选自 ,作者 , 国 家、 家。著有 、 等。 2、不求甚解一课选自 ,作者 , 作家。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2、在谈读书中,作者所说明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3、不求甚解一文的文章结

2、构是什么? 4、“不求甚解确实切含义是什么? 五、课内文段阅读【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筹划,那么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那么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缺乏,经验又补读书之缺乏,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那么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3、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那么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局部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那么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那么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

4、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

5、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说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成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

6、真正会意的时候,就快乐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成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穿,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屡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

7、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确实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概。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概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概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

8、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穿;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 解释以下词语怡情_ 矫_诘难_ 不求甚解_2、用斜线给甲文划分层次,并写出大意。_3、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_;作者自己的观点是:_。4、乙文

9、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_。5、你能否为甲文划线的两个句子各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事实论据。_6、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论点:_论据:_7、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谈你对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_六、课外文段阅读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根底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穿的人生不胜惋惜地辞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急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辅习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