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监督局检查工作报告 一、检查组织实施情况 1、高度重视。省局关于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认证有效性检查的通知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根据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认证有效性专项检查的通知,在8月24日迅速了召开全局系统食品生产企业认证有效性检查工作会,布置了检查工作,讲解了检查表,分管局长在专题会对开展有效性检查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了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2、全面检查。按照省局的要求,市只需抽查20家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为了保证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同时也全面摸清XX市取得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的详细情况,决定对所有取得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市局认证评审处对其中20家重点企业进行
2、跟踪检查,同时指导分局现场检查工作,保证检查了工作质量。 3、详细筹划。市局对下发的企业名单进行了整理,落实了每个区、市(县)局质监局检查的企业名单。在工作布置会上详细讲解了检查方法、检查程序、检查要点和技巧,以及如何填写检查表和问题汇总清单。为指导分局有效开展检查,统一检查标准,明确现场重点检查企业认证证书和标志合法使用情况、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认证食品质量把关情况和认证机构及效劳机构标准效劳情况。制定了现场检查需企业配合提供的资料清单,共涉及2023方面的资料和证据,要求检查组必须现场逐项查看。 4、帮促并进。鉴于区(市)县局独立开展认证有效性检查经验缺乏,市局认证评审处率先在XX县区与区局
3、一起检查了两家企业,对检查企业较多的区(市)县局优先安排跟踪检查,通过示范检查,指导区(市)县质监局逐步掌握检查方法和技巧,确保了检查质量。同时,随时了解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质监局进行催促,保证了检查工作按时完成。 二、检查总体情况 本次检查共安排了154家食品生产企业,4家企业由于搬迁原因,已找不到地址,实际现场检查的企业共150家,其中市局跟踪检查20家,各区(市)县局共检查130家。150家企业中,其中取得iso9001和haccp双认证企业35家,取得qs证的企业150家,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150家。现场共抽查各类检验报告490份,累计发现问题193项,其中属企业的问
4、题180项,认证机构的问题9项,咨询机构的问题4项。对属于企业的问题在检查现场已要求企业在三个月内整改,对到期未整改的企业将启动执法程序,从严检查。从检查的结果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平安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精神已深入各食品企业,检查企业均在明显位置张贴了国务院发布的特别规定,部份企业在内部组织了宣传学习;食品认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根本建立,在企业内部明确了食品平安质量责任,制定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检验规程,能按方案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标准体系和计量体系初步形成,需取食品卫生许可证、qs证的企业和产品均取证,原材料和成品质量把关意识初步建立,质量认证对确保食品平安质量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保障作
5、用。但根据目前的形势和要求,食品认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需进一步改进,主要存在质量平安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机制不完善,食品质量控制把关不严,溯源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认证标识不标准等问题。同时,检查反映出认证机构工作质量不高,现场审核深度不够,存在认证咨询一条龙效劳等情况,企业对认证、咨询机构的评价普遍不高。 市局重点检查的20户企业名单和涉及的认证机构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汇总附后。建议暂停以下5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x食品分司等。 三、检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1、认证标识不标准。体系认证企业普遍存在将通行管理体系认证的标识标注在产品本体包装或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小包装上,容易让消
6、费者误认为产品通过认证,存在混淆使用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标志的行为。重点抽查的20户企业有19家在产品上小包装上标识有“本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类似标识。 未制定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管理制度。有使用过期认证证书的现象,有1家企业管理体系证书过期继续使用,有2家企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过期继续使用。对包装上印刷认证认可标识把关不细,有企业在包装上印刷认证机构认可信息,有的认证证书号印刷错误。对使用证书和标志范围、数量等情况不登记,如使用绿色食品认证标识未登记,造成实际产量与认证核定产品是否一致无法核实。 2、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性差,成品出厂和原材料入厂质量把关不严、不细。没有结合法定要求、标准规定
7、、产品特点和检验能力系统筹划检验工作,原材料检验和成品检验规程不细,检验过程控制不标准,验证要求不明确,检验报告过失多。对执行标准不同的产品没有按产品类别细化检验规程。法规要求出厂把关的检验工程(qs审查细那么、产品标准)存在漏检,对每年至少需做两次的型式试验工程未制定检验方案,不能按取证单元提供至少两份型式试验报告。没有按标准或检验规程规定的抽样量和代表批量抽样检验,检验样品留样不标准,多数企业甚至不留样,检验工程漏检甚至关键参数不检,检验依据出错、原始记录不全,未检的工程或不能检的工程在报告上有虚假数据,检验报告信息量少、检验结论不标准,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验证资料存档无规定,检验报告审核
8、把关责任不清、机制不健全。抽查的20户企业没有一家企业对出厂检验报告统一编号、登记。没有一家企业严格按标准规定的批量抽样检验并逐批出具出厂检验报告。 3、标准体系不健全。通过查看标准清单和外来文件清单、抽查主要标准文本收集情况、标准备案情况反映部份企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收集不全,未对收集和执行的标准进行标识,对标准的时效性未实施动态管理,存在使用作废标准情况,部份企业的企业标准与国家产品标准、卫生标准及qs实施细那么要求不协调,存在漏项、参数不同、抽样规定不一致等现象。 4、食品添加剂管理不标准,存在平安隐患。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规定不细,对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未评审、出入库登记不细、领用不审批
9、,不是按每批产品配料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分批领用,而是按整数(公斤)领用,有的企业为逃避检查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代号,有的企业使用的添加剂备案不全或未及时备案,添加剂管理室计量设备未检定。 5、食品检验能力和手段落后,检验资源配备缺乏。食品企业出厂检验工作量大,但多数企业检验设备少、人手少、环境差,如一家年产值3亿多元的食品企业化验人员仅2人;对食品平安影响重大的重金属、农残、药残、微生物和添加剂等指标普遍不能检;对产品质量影响重大的主要原料质量特性指标不能检,如原料油中的转基因、过氧化值指标等。检验人员素质不高,检验原始记录粗,检验室管理乱,需检定的设备有的已过有效期,需自检设备普遍未开展自校。 6
10、、食品质量溯源体系不健全。原料无产地证明,如大米企业中东北米、汉中米等原料产地无法溯源;原材料验证把关不严,未严格履行索要每批原材料检验报告(出厂、委托或监督等)或相关证照的责任;内部未建立从原料到生产、检验、产品、商品之间溯源体系,从采购合同、原料入出库、生产批量、检验记录及报告和留样、成品入出库、销售台帐之间的标识未完整建立,关键环节缺少记录证据、缺少台帐、缺少标识、记录之间缺少关联,原始记录溯源性差、重现性差。 7、生产现场卫生环境措施执行不到位,污染源、危险源识别不彻底。生产现场卫生环境状况维护不好,有的企业生产车间内地面和墙面腐蚀严重,排水不畅,污水满地;卫生措施不到位或有效性差,垃
11、圾桶等污染源放在生产车间门口,防蝇防鼠措施不力,车间清洁区内有苍蝇,灭蝇设施坏了未及时维修,纱窗关闭不严。生食、熟食未隔离,易发生交叉污染。设备清洗不及时,使用后不冲洗。清洗设备的强碱等危险源随意堆放生产现场,无标识、无隔离。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提供健康体检证,对直接用手接触食品的操作人员卫生措施规定不细,执行不严。 8、不合格品处置较随意。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不全,需销毁处理的记录无法提供。有一家月饼生产企业的处置方法是将不合格的月饼返回前面加工工序,存在废品再加工成食品的嫌疑。 9、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已经评审过屡次,但管理体系文件几年未作任何修改,体系文件管理较乱,标识不清
12、,版本不明,生产现场未使用现行有效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过分简略,与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相适应。管理评审资料不全,管理评审报告不标准,管理评审流于形式,未提出改进措施。企业内审和认证机构外审有效性不高,审核专业人员素质不够,对食品质量影响重大的关键环节和特殊过程发现问题少,对食品质量控制有效性审核不细、深度不够。 2023、认证机构、咨询机构效劳质量不高。认证机构审核把关不严,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评审。企业明显存在的问题屡次审核不能发现,没有要求企业整改。需向企业公开的资料提供少,现场审核资料存档不全,不符合项报告未验证关闭,不符合项报告验证签字人员为企业内部人员,体系
13、文件的编写人员为评审人员。认证咨询机构效劳质量不高,对企业的培训和辅导不到位,仍存在认证咨询一条龙效劳现象。 四、认证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1、提高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认证监管人员对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评审知识和技巧的培训。 2、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全国自愿性认证数据库。对新通过认证、复评审、注销、暂停、撤消的企业信息及时公开,动态管理,方便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认证的日常监管。 3、建立评审监督员制度,健全认证监管机制。派遣现场评审监督员,跟踪评审过程。认证机构评审进场时,通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派监督员跟踪评审过程,监督员不参与评审,只评价认证机构的工作质量。 4、加大对认证产品的质量抽查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对自愿性认证的有效性存在问题的企业和认证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对认证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从严查处,加大撤消、暂停证书的力度,促进企业改进管理体系。 5、完善认证法规体系。制订自愿性认证管理方法,标准自愿性认证行为。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