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6344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研究 舞蹈学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目 录摘要及关键词引言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二、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及成因(一)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二)胶州秧歌动作成因三、雪中梅中动作及胶州秧歌的运用分析(一)舞蹈雪中梅的时代及音乐背景(二)雪中梅所表达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三)雪中梅中动作及胶州秧歌的运用结语参考文献:谢辞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分析以舞蹈雪中梅为例摘要:胶州秧歌是一种地道的农民艺术,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胶州秧歌在动作上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山东的典型特征,它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胶州秧歌这种自发的情绪发泄、表现形式,成为农民艺术的代表。今天,胶州秧歌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观众。它已从

2、原先的广场进一步走入教室,并已升华到舞台。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也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本课题以舞蹈雪中梅为例,系统的针对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推动我国东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的过程中,自编自演的胶州秧歌艺术形式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键词:雪中梅;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引言胶州秧歌有着很强的当地的艺术特色,反映了山东百姓对于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用一句话来形容胶州秧歌的风格就是,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像扭腰。舞者们还将其概括为脚拧、扭腰等,这种动态特征形成的关键是脚底的灵活性,鞋跟的扭动要非常的灵活。在对胶州秧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胶州秧歌是我国最具

3、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和风格,在现实生活中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胶州地区有着较高的普及性,深受胶州地区民众的热爱,拥有众多的追求爱好者。 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胶州秧歌有很多个分支,如果按照风格划分的话,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平原型,一类是沿海型,平原型主要有鼓子秧歌,沿海型则有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胶州秧歌曾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流行形式。2006年,由于胶州秧歌具有典型的歌舞和小戏特点,因此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保护价值。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在传统风格上逐渐走向边缘化。虽然还有很多的群众保留着对它的喜爱,群众基础仍然很广泛,但大

4、部分流传广泛的还是传统风格的舞蹈,小戏的表演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随着那些技艺超群的老一代艺术家的慢慢减少,现在的胶州秧歌在表演形式上缺乏一些竞争性的高难度动作,想要回到过去的盛况是难上加难。然而年轻人对胶州秧歌传统表演技艺的学习又不感兴趣,因此胶州秧歌舞蹈小戏并重的传统风格正面临退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转变,如今表演形式形式大多为舞台的表演,表演场地也发生了变化。胶州秧歌的运动姿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在艺术创作当中,作品的动作元素一方面可以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取向,另一方面还可以表现出肢体语言的内涵,从而使作品的创作遵守一定的规范原则,也正是由于遵守这些原则,胶州秧

5、歌中的舞蹈节奏变化都是根据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变化的,尽管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把原有的带有胶州特色的表演风格夸大了。艺术的创作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然后根据不同的场景创设计不同的内容,之后表演者可以根据表演环境的变化以及表现的主题对表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二次创作,表演者可以通过节奏的转变和台词的变化舞蹈姿势的改变等等,将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同时由于舞台表演的场地限制,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表演应该跟环境恰当的融合起来,不能被空间以及灯光等东西限制了表演。胶州秧歌的表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从角色、伴奏、剧本、唱词、唱腔均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胶州秧歌与

6、其他秧歌的诸多不同之处:1.并不是起源于农业祭祀而是在清朝中后期孕育成型;2.表演过程中没有仪仗队迎接、走街串巷等程序而是就场地直接表演;3.有着明确的行当角色和戏剧部分,有曲牌有唱腔,是一种秧歌戏;4.表演人员专业性较高,有坐科学习的制度,带有一定商业性经济的萌芽;5.“闯关东”又返回这一过程使胶州秧歌最终的成型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二、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及成因(一)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胶州秧歌有着很强的当地的艺术特色,反映了山东百姓对于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用一句话来形容胶州秧歌的风格就是,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像扭腰,从这句话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胶州秧

7、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完美女性的特征非常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胶州秧歌的动作特征可以用“抻、韧、碾、拧、扭”五个字来概括。其在运作上不仅使舞者身体的协调性得到了锻炼,而且还锻炼了舞者控制身体内在的能力,给予人一种不停歇的美感。“抻、韧、碾、拧、扭”不是一个单独的表现形式,而是每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反过来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运动,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运动。这些特点使舞蹈本身更生动,更灵动,更具吸引力。胶州秧歌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调动身体进行动作的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可以让女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动作展现得很舒畅,身体的扭动也更加的灵活舒展。下面分别说明胶州秧歌的5个动作特征,胶州秧歌的第1个动作特征是拧,

8、身体以腰为轴心进行转动,整体表现出三道弯的特征,上身通过腰部发力,脚步通过脚腕发力,扭和是胶州秧歌能够呈现出三道弯儿身体曲线最重要的两个特征。胶州秧歌第2个动作特征是韧,韧是对身体力量的表达,通过手臂和上肢力量的配合,把身体潜在的能量表现出来。胶州秧歌第3个特征也是核心特征,那就是扭,扭这一动作的特点是用腰作轴用力扭动肩部和胯部,从而把整个身体扭动起来,扭断腰就是对胶州秧歌最喜欢的表达,腰部和全身都在扭动,整个节奏特别好看,胶州秧歌非常有力量感,能够快速把力量发散出去,力在表现形式方面有所不同,节奏的变化多样,运作轻重不一。在呼吸方面呼气和吸气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吸气较快且短,呼气则与其相反,较

9、快且重。胶州秧歌的独特呼吸方法,使舞蹈表演者的情感得到形象的表达,更能够活灵活现的表现出女性的柔美。(二)胶州秧歌动作成因胶州秧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随着时代流传下来的技术动作也蕴含了很多传统,比如说胶州秧歌“拧和抻”就和中国古代女子缠足的习俗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胶州秧歌当中,男性角色一直都是主要的角色,女性角色在胶州秧歌中的地位比较低,新中国成立前胶州秧歌并不为人所熟知,只是在山东一带流传的比较广,其他省份知道的并不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舞蹈爱好者在胶州秧歌的表演过程当中发现了女性舞蹈动态独特的魅力,随后决定对胶州秧歌进行号升级,精心提取了一些精华,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最终重新组合成新

10、的节目进行表演。虽然传统上胶州秧歌主要是男性角色,但是其中也不乏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小曼就是其中的一位,从事胶州秧歌表演多年的老艺术家用,前哈后长两边微来形容小曼的动作特点,小曼的舞蹈充分的把胶州秧歌当中男刚女柔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虽然中国在民国成立以后就禁止了女性缠足,但是民间的很多舞蹈表现形式当中还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动作,并没有因为缠足被禁止而减少对这一表演形式的热情,心灵手巧的老艺术家专门制作了翘板来模拟缠足状态下的婀娜多姿,翘板是一种鞋,穿上这种鞋,在外面看起来就像是缠足的小脚,以此来模仿缠足状态,所以现在看到的胶州秧歌中女性角色脚下的步伐,都是这里提取出来的。三、雪中梅中动作及胶州秧歌的

11、运用分析(一)舞蹈雪中梅的时代及音乐背景自古以来梅花和雪花就有很多联系,古代关于梅花和雪花的诗句也很多,雪中绽放的梅花经常给人卓尔不群,独领风骚的感觉。胶州秧歌舞蹈作品雪中梅是胶州秧歌当中非常有名的一段舞蹈,委婉流畅的乐曲配上秧歌的拧碾抻韧,通过身体的动态形成女性特有三道弯之美,表现着雪中盛开着的梅花姿态。通过学习能不断增加支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和表现力,在音乐中真正融化,表达出一种舒展、委婉的美。白人女子,红扇子飞,雪中的梅花真的很迷人。淡淡的眉毛慢慢舒展,俏立于舞池中呼唤着春天的归来。关于胶州秧歌的表演特色,有一句话非常具有概括性,流传也非常广,那就是“三弯九动十八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12、高州秧歌在表演过程当中整个身体从头到脚姿势的变化过程。就像喝了芬芳的女儿红,身姿袅娜,真是令人着迷。(二)雪中梅所表达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胶州秧歌在本土形式中,胶州秧歌中的“小戏”通过“戏”来隐喻世态的炎凉。当胶州秧歌进入舞台表演时,其形象塑造、情感表达和艺术升华是艺术表达的重点。舞蹈作品的意境是艺术美学的重要目的,是场景与现实融合的独特空间。“意”和“境”的结合和渗透形成了意境,而意境是一种只能说是难以形容的审美境界,它在形象中表现出来。重要的是要展示胶州秧歌的风格,但学院派作品并不停留在表面,而是从课堂中进一步深化,细化风格动作,为创作作品铺平道路,并注重剧目的形神兼备。胶州秧歌女子的独舞雪

13、中梅舞蹈,以胶州秧歌为元素,抒发了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中梅花独自绽放,呈现出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三)雪中梅中动作及胶州秧歌的运用雪中梅是胶州秧歌很多作品当中非常有名的一部作品,它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节奏的变化,这部作品和以往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有一些不同,他的动作节奏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让人出乎意料,但又感觉在情理之中,没有超越胶州秧歌的范围,同时这部作品对传统的语言词汇进行了一些更新和改造,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观赏性,用灵活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了各种节奏的变化。作品的最大特色其中,雪中梅中的“正丁子碾步”作为一种胶州秧歌当中的典型运作,映射的用义与形式自然不同。在雪中梅

14、舞蹈作用当中,“正丁子碾步”的出现基于原始的舞蹈姿势,编舞者改善了外部形态,并摒弃了节奏的连贯性,以顿挫、重复、连续的方式来处理原始的单一步伐,如一个女子在雪中行走的悠闲姿势,并形象的展现出了梅花的韧性和勇气。可以看出,一旦既定的行动形式发生变化,在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舞蹈运作词汇就会以不同的形式被置于不同的情境中,其表达变得模糊指向性也变得更加的宽泛,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结语胶州秧歌是胶州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胶州秧歌在动作上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山东的典型特征,它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胶州秧歌经历了多次发展变化,最终以胶州特色的文化形

15、式存活下来。要充分认识胶州秧歌的推广意义,深刻认识胶州秧歌文化基础的存在和发展,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活保护和文化传承,使这种形式的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区域性,胶州秧歌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并且可以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 王雅倩.胶州秧歌的历史与形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2 赵磊.胶州秧歌文化社会学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1.3 杨春雪.胶州秧歌“女性角色”类型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1.4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5 潘文竹,李萌.胶州秧歌活态传承机制研究J.东方论坛,2010.17.6 郭泮溪.胶州秧歌发生形成历史之探析J.东岳论丛,2010.115.7 宋媛.胶州秧歌舞蹈中女性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J.艺海,2016(06):98-99.8 刘琳.“原生型”胶州秧歌的传承与保护J.济宁学院学报,2013,34(05):76-80.9 郭婷婷.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文化差异性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4):102-104.10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的早期形态及发展J.美与时代(下),2012(06):75-77.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