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8040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23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的调研报告 我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针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目前干部152人;税收管理员30人,占19.74%;稽查人员12人,占7.89%;办税效劳厅人员23人,占15.13%。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定位和思路1.对税源专业化管理概念的理解;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到达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2.如何对纳税人进行属地根底上的专业化分类管理;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内涵

2、来看,专业化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分行业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比照分析、发现问题。其缺点是,所管企业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户。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 (2)分规模管理。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能抓住不同经营规模企业在内部

3、控制和会计核算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方,对大型企业集团重点突出税收效劳性调研,优化税收效劳,定期开展税务审计; 1对中型企业重点突出纳税评估,促进标准核算;对小企业重点突出税务稽查,促进建账建制。这样,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就更强。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规模划分标准很难准确界定,少数企业经营规模与会计核算水平不相适应。 当然,税收专业化管理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方: (1)分税种管理。就是按照不同的税种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税收管理员比较容易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防止在实际征

4、管工作中由于税收业务知识掌握不准而产生执法风险。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对于每一名税收管理员来说仅仅掌握纳税人一局部纳税情况,不系统,不全面,不利于统一协调管理,而且纳税人与多名税收管理员多头联系,容易产生“多头跑、屡次跑的现象。 (2)分涉税事务管理。就是按照税收管理的不同事项,划分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比方,设立税务登记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发票出售管理岗等。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分工专业性强,管理内容单一,更利于干部钻研税收业务,提高专业岗位技能。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现象。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税收专业化管理有多种方式,但每种

5、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应该相互结合,科学选用,尽量扬长避短。比方,把分行业管理与分规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的根底上,再按各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进一步细分,突出重点税源,进一步提高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 3.如何建立立体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2(1)根底信息采集录入。根底信息的采集不仅是首要环节,而且是关键环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指标的可比性、真实性。设计税源管理根底信息采集表,统一必须采集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在每个申报征收期内,由管理员逐户一次性采集纳税人上个月的根底信息,并按照“谁采集、谁负责的原那么,由征纳双方的责任人共同签字,从而

6、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将信息录入到税收风险评估软件。 (2)风险预警指标计算发布。在管理员采集录入根底信息后,定期运用税收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并发布全局税收风险管理的“面上预警指标和“线上预警指标,作为全局和税收管理员对税收流失风险识别的警戒值。通过该软件查询全局不同行业、不同税务所、不同纳税人、不同所属期的各项指标,从而到达税源管理良性互动的效果。 (3)税收流失风险的分析。建立税收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并发布的分行业、分税务所、分纳税人的预警指标,并参照总局和市局发布的相关预警信息,分局级按行业、按不同指标横向分析到不同的税务所,甚至到具体的重点税源企业,纵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属期;税收管理

7、员按行业、按不同指标横向分析到不同的纳税人,纵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属期。这样,通过同一个数据信息平台进行指标分析比较,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上下就会一目了然,工作质量的好坏由图表和数字说了算。 (4)税收流失风险确实定。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计算确定税收管理的风险度,各层级一要充分利用ctias2.0系统聚集的信息,二要参考日常巡查采集的信息,三要依据税收风险评估软件生成的数据,来确定纳税人税收流失风险的级别。规定从一级到三级,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将税收流失风险度一至三级分别与绿色、黄色、红色对应。按月或按季运用各项监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分局预先分行业测算的理论平均值为正常 3值,指标偏差度在5%以下的为一

8、级,偏差度在5%以上、2023%以下的为二级,偏差度在2023%以上的为三级。其中一级为常规级别, 二、三级为警戒级别。常规级别是正常状态的纳税人应当所处的风险级别,也是税务机关期望纳税人所处的风险级别;警戒级别是非正常状态纳税人所处的风险级别,是要求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着力控制和化解的风险级别。 (5)税收流失风险的解决。为充分调动每个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他们留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应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来解决税收流失风险。根据评定的风险级别,按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一是常规管理,对于风险度低的纳税人,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和税收管理员

9、日常采集的信息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对存在的税收风险倾向性问题进行必要的税法宣传、纳税辅导、提示提醒;二是调查了解,对于风险度较高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以面谈或深入企业调查的方式给纳税人一个解释的时机,让纳税人就风险分析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做出合理的说明解释;三是纳税评估,对风险度特高或者对存在的风险问题解释不清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应提请分局运用专业纳税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对风险分析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实地核实,核对纳税人的账簿、凭证和报表,催促纳税人主动解决自身存在的税收风险;四是税务稽查,对在风险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长期税负异常、久亏不倒、恶意走逃等有明显偷骗税嫌疑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应向分

10、局汇报,按照规定程序移交稽查局专案查处。稽查局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相关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等情况进行稽查,并将稽查结果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响;五是完善稽查建议制度,稽查局应高度重视对查办案件的分析工作,对案件的成因、特点、作案手法以及开展态势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税收制度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相 4关部门提供稽查建议书,把分析研究的成果及时反响到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环节。 4.如何建立、培养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人才队伍; 要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专业化管理队伍。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关键。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税收专业管理岗位,结合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试点,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

11、行重新组合,进一步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好,把广阔干部的潜能发挥好;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税收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普及税收业务知识,更要掌握各行业、各类别专业管理技能,加强行业性税收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为适应时代要求,应尽快建立任岗培训(任岗前的业务知识培训)、在岗培训(在岗期间的岗位知识培训)、特色培训(为应对知识更新的要求对在岗人员个性化知识的培训)、升职培训(为培养后备干部进行的综合业务知识的培训)等综合培训体系。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对于无特殊原因达不到培训课时指标的进行下岗培训、取消升职资格、取消先进评比资格。通过完善培训机制,逐步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数

12、量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收专业人才队伍。 5.如何发挥信息化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支撑作用; (1)统一设置税收风险评估的分析指标。把税收风险评估指标分成静态和动态两个局部的指标。静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纳税信用等级、经营规模、职工人数、开展趋势、经营管理水平等;动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主要原材料耗用率、辅助材料耗用率、产品完工率、产成品耗电率、产成品燃料率、产成品工资率、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费用率、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外销(自营出口)率、非防伪税控发票进项税率、其他业务收入率、税收负担率等。 5(2)搭建税收风险评估平台,加强对税收风险的分析预测。开发一套风险评估软件,以此作为全局数据整合发布

13、的统一平台。该软件应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效益状况、税款缴纳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这些指标应是针对辖区各行业的经营特点设置的,以此提升评估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利用这个平台,综合运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和识别对税收流失构成风险的各类因素。 (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意见和建议1.税收管理员的职责定位; 目前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包括除受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违章处分和税务稽查以外的面向纳税人的所有涉税事宜。随着经济的开展、纳税户数的增加和各项管理措施的不断细化,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也不断加大。上级税务机关向基层部署工作任务整合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税收管理

14、员工作量的增加,使税收管理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占用了税收管理员到企业巡查的时间。为此应发挥办税效劳厅实体化功能,纳税效劳工作要向办税厅集中,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业务,最大限度由办税效劳厅统一受理、转办。凡能够进行案头审核的,均作为“即办事项当场办结;对“非即办事项,按预先设定的程序“一窗受理、内部转办,并规定严格的办理时限,最大限度地把事务性、效劳性工作交给办税效劳厅,给税收管理员“减负,使税收管理员集中精力专司税源监控。 2.如何按岗位进行专业化分工管理; 科学划分职责范围,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实现有序运转是征管模式改革的根本前提。因此,按照科学、合理、适用的原那么,按专业组划分

15、职责:纳税风险评价组既是运转的起点,又是处理纳税风险和执法风险评价的终端。其主要职责对外负责纳税风险评价、纳税申报分析、外 6部涉税信息分析整理、重点税源企业财务指标比对分析;对内负责税收收入及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对纳税评估检查组、税收综合管理组反响的评估检查和核查情况进行落实;对执法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等等。纳税评估检查组负责涉税评估检查、重点检查、异常检查、非正常户认定、注销清算检查等等。税收综合管理组负责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为纳税人提供税收咨询等辅导与效劳,催促纳税人及时足额申报纳税;查询未申报、未入库记录并进行催报催缴;征收方式、税种鉴定、重大工程税收评估、办理减免退税、外出经营活动证明审核、涉税备案资料的审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漏征漏管户清理;调查辖区纳税人合并、别离、破产信息并及时反响。 3.如何进行权力制约; 为确保专业化管理工作组有序运转,到达协调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顺畅的目的,对各环节的流程须进行明晰。一是建立工作日志制度。所内设立日常工作记录共享文件夹,分别是所长任务分配、当天工作任务安排、纳税风险评价组、纳税评估检查组、税收综合管理组、工作经验交流、工作考核七个子文件夹,每日将安排的工作及完成情况在文件夹中记录保存。各环节任务接受和反响衔接采用传递单的形式,确保各环节的有序运转。二是纳税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