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5612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XX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作为我省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之一,xx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中共xx市委关于坚决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开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更是把坚决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开展之路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求丽水更高品位、更高水准、更高境界开展的科学路径。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如何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开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使其真正成为绿色生态开展之路,是今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会自去年以来,选取莲都、龙泉、青

2、田和景宁等地美丽乡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村民走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并探求解决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尽管有上级财政补助这一渠道,但要大规模、大范围地实施,财政支持只是杯水车薪。尤其在当前大局部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农村的自身积累显然力不从心。如景xx县东坑镇根底岘村美丽乡村示范村,虽得到上级补助资金80万元,还是远远不够。 (二)规划可操作性不高。在村级层面,虽已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但由于时间仓促,经费缺乏,缺乏科学论证,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没有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地方特色、民俗风情

3、、人文内涵等要素,不能表达村庄的个性魅力。外请专家不接地气,本地专家缺少视野,普遍存在产业开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三)工程推进速度缓慢。一方面由于局部村民集体观念薄弱,支持开展的愿望不强烈;另一方面,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定位较高,工程量大,而资金配套又难以及时跟上,导致局部村工程推进压力大,排定建设方案时存在顾虑,工程建设进度也相对滞后。 (四)村级产业支撑不强。大多数美丽乡村目前都没有自己较强的特色产业,根本都将目标瞄准为开展乡村旅游。但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各村开展思路同质化严重,导致特色不鲜明,加上交通、区位、资金、宣传和根底配套设施的限制,很难吸引到

4、稳定的游客,绝大多数美丽乡村的旅游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五)农民主体意识不够。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另外,长期以来许多农民群众在如何切实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村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民居文化等未能得到很好的开掘与利用。 (六)农村人气集聚缺乏。由于长期以来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致使农村人口流失十分严重。以景xx县东坑镇为例,全镇户籍人口为8838人,劳动力总数5780人,其中外出劳动力就有2052人;xx县高市乡洞背村户籍人口342人,常驻人口只有120人,只占户籍人口约1/3。劳动力短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局部家庭面

5、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 二、对策建议 (一)科学系统编制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既要深入分析区域开展潜力、尊重经济开展规律、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衔接配套其他规划,科学制定村庄布局规划,又要注重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要在“系统规划上做文章,把全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个村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二)以建管并举为举措,维护乡村优美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涉及农村整体环境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性变革的革命。因此,建设中要优化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根底设施、生态修养等空间布局,全面实

6、施村庄的“五水共治及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通过创新管理载体和效劳方法,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建立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一是可以把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予以分解,然后通过专门工程包装,争取上级各项支农资金的支持。二是通过剧烈机制,发挥乡村的能人和企业家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支持、引领,引导社会资源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三是采用bop等方式,引进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投资建设经营。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充分挖掘村庄的开展潜力,把快速改变村庄面貌与促进村庄长远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和新型业态着手,按照“一连二接三三产并进的产业开展思路,让农民在从事第一产业的根底上,有效介入第三产业,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以产业集聚群众,用产业留住农民。 (五)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突出差异性和多元化。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表达特色小“气候。要善于开掘和科学保护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系统开掘、整理和保护,把继承与弘扬、开掘与培育、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寨各具特色的品味、内涵,努力形成“一村一景、一户一韵的民居布局。 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