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624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9.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历史选择性必修 2普 通 高 中 教 科 书经济与社会生活LISHIPUTONG GAOZHONG JIAOKESHU定价:元绿 色 印 刷 产 品 绿 色 印 刷 产 品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封面改书脊.indd 1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封面改书脊.indd 12020/7/24 下午1:222020/7/24 下午1:22普通高中教科书北京选择性必修 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育部组织编写历史总 主 编:张海鹏 徐 蓝本册主编:杨共乐 叶小兵 编写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叶小兵 李 凯 杨共乐 郑 林 姚百慧责任编辑:时佳希美术编辑:

2、于 艳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 2 经济与社会生活教育部组织编写出网 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7 号院 1 号楼 邮编:100081)址 htt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采用任何方式擅自复制或使用本产品任何部分违者必究如发现内容质量问题,请登录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 联系调换。电话:-目 录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2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8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18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9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25第6课 现

3、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30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35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36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42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48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55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56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6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68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69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75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81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82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88活动课 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93 1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

4、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

5、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 1 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渔猎逐渐发展到农业生产。农业的出现,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文明的出现。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

6、的动植物为生。他们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那时的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聚焦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3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

7、美洲。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距今约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

8、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

9、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考点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学习聚焦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标本4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文明。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这些地区的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

10、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两河流域乌尔王陵镶嵌画(局部)此图截取自乌尔王陵中出土的乌尔王家军旗,表现的是苏美尔人提着鱼参加宴会的场景。古埃及墓葬壁画残片 这幅壁画,反映了古埃及人已经能够饲养牛。变水害为水利的古埃及人为控制尼罗河河水泛滥,古埃及人修堤筑坝、挖沟开渠。他们利用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引水灌溉。这套体系既可控制洪水,又可灌溉耕地,保障农业生产。历史纵横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

11、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每家每户在耕作之余,还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史料阅读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崔寔政论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5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

12、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在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斯巴达人将征服的希洛人全部变为奴隶,让他们承担所有的农业劳动。古罗马也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古希腊陶瓶 这是公元前6世纪

13、末的古希腊陶瓶。瓶上的画描绘了雅典人收获橄榄的情景。赶集的古罗马农民 这幅大理石浮雕,表现的是1世纪的古罗马农村场景。图中一位农民赶着牛,提着葡萄,背着猎物去赶集。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 这是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墓室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一层为牛耕图,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的情景。印第安人农耕图 这幅16世纪法国人画的速写,描绘了印第安人劳作的场景。6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

14、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便利,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学习聚焦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

15、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学思之窗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7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bS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qiQ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淮南子修务训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16、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班固白虎通义号上面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问题探究探究与拓展汉朝在蔬菜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氾胜之书四民月令总结了多种蔬菜栽培技术,汉书召信臣传还有温室栽培的记载。查找资料,了解汉朝栽培的蔬菜有哪些种类。学习拓展8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 2 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学习聚焦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 6000 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美洲物种的外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从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材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