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村西的汤归湖上,一座廊桥横跨而过,湖畔的绿柳和几排白墙黑瓦、整齐划一的独栋别墅倒映在水中,自成风景;穿村而过的汤归堰边,不时可见涤衣的村妇;杨氏祠堂边的千年古樟树下,七八个村民正坐在长廊里聊家常 杨砩头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2023年底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踏实做事,在去年的百日攻坚中,更是全村合力打造和美乡村,眼下的杨砩头已经华美转身。该村还被列入XX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 杨砩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仙居最早的古堰汤归堰穿村而过。在汤归堰建成前,下各平原虽有田数百顷,却因无水灌溉,只能种玉米、高粱、粟等作物,而不能种水稻,产量低,赋役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
2、地羊、汲两家有田3000亩,为当地富户,二公心系百姓,为解民众无水灌溉之苦,义舍家财,修堰开渠,历4年堰成渠通,终使下各平原成为米粮产区。传说汤归堰修至后期,羊、汲二公家财耗尽,连羊婆、汲婆及家人的私房钱都捐助出来,修堰后即告破产,堰成时,民众称羊公为“博施,称汲公为“济众。今XX县区下各一带已无羊、汲两姓传人。但羊、汲二公舍财兴修水利之功却铭记在后人心中,这也是杨砩头村感恩文化的由来。 杨砩头村的改造首先是将村内原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进行翻修。比方村里的古戏台,建于明朝,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后来村里对它进行了修葺,现在,这座戏台已经成为村民们练习排舞、表演节目的好去处了。还有羊氏
3、宗祠,里边设有汤归堰开堰人羊、汲二公的人像,是杨砩头村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礼堂。历经了多年的风雨,这所祠堂也十分老旧了,在去年百日攻坚工作中,我们村两委带着全村党员,积极投工投劳,对祠堂进行整修,终于还复了它原来的面貌。 其次,让文化贯穿整个村庄美化工程,以文化造景。村内原先有一处被雷劈中的老房子,着火变成废墟。为了思念羊、汲二公,去年村里将此处改建成羊汲公园。建立感恩轩,种上绿化,铺上石子路,并且在墙面上用3d绘画展现杨砩头村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表达了砩头人饮水不忘开堰人的感恩之情。村内还有一棵需四人合抱的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去年,随着汤归堰的整治,村里又在古樟前的水面上建起长廊,旁边的墙面上,还
4、挂上感恩文化的诗词佳句,供村民歇息的同时铭记感恩。 最后,全村范围内营造感恩文化气氛。村内的汤归湖,原本面积只有30余亩,湖底淤泥淤积,湖面浑浊。去年五水共治的号角吹响之后,村两委班子抓住机遇,全力开展汤归湖治理和美化工作。党员们带头,挽起裤管,背上锄头、铁锹,下到湖里清理水草、垃圾等,村民们也纷纷响应,全村合力护古堰,在汤归湖沿线种上各种树木花草,现如今汤归湖面积到达了70多亩,湖水清澈,环境优美。还有村内感恩、慈孝文化气氛浓厚,原来村两委每月组织全村慈孝活动2次,每月开展慈孝之星评选1次,每季度对慈孝之星进行表彰和奖励。而现在,村民们早已将这些活动内化于心,经常自发自动在村办公楼前的空地组织各种慈孝活动、亲自活动等等。 杨砩头村的改造,不仅仅在于外貌的转变,更多的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将以前村里世代相传的精神文明与居住环境结合起来,让村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的丰富多彩。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