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于丹论语心得后有感 我们都知道,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确实定量和增长速度,更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觉得平安吗他欢快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有认同吗据抽样统计调查中国人的幸福指数,80年月只有64%,2023年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2023年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又大大提升了,但幸福指数却下跌到了68。所以说明,人们对生活是否幸福的感受与物质生活根底有很大的联系,但不愿定始终呈正相关,物质文明到达确定的富强之后,心灵困惑照旧存在甚至加剧。 我觉得于丹的论语心得出来的很准时,它关心我们看懂论语,它让我们知道,真理永久都
2、是朴实的,简洁生活才是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快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明显在提高,但是很多人却越来越不满。由于四周有钱人太多,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太多。有一个现象:有一百个人从你身边走过,其中只有一个人比你富有,你只记住了这个人而其他的99个人你都无视了,这样看了很长时间,你觉得人家都比你强,觉得自己很失败很不欢快。于丹告知我们: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觉察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其实欢快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静。 那么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如何为人呢?我从论语中学到了两个字: 一、恕。即宽容。 孔子曰:
3、“其恕乎!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损害。言外之意是假设他人给你造成了损害,你也应当尽量宽容。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真正做到宽容谈何简洁。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那是真君子。我们都是成年人,面对不喜爱的人或事,首先想到的是忍,但心中的结总是存在的,久而久之,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结就会变成身体的疾病(弗洛伊德曾说过,心中的不快活会转化为身体的不健康)。 作为老师,过去我们总是由于同学的种种过错,而寝食难安熬煎自己,而忍不住批判同学,现在知道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达境界,真正好的老师应当像孔夫子这样,有一种沉着不
4、迫的气度,有一种泰然平和的力量,真诚地跟同学沟通。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同学是可以被培育的,是向善的、向上的。 二、施。即赐予。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尽自己的力量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赐予比猎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布满幸福感。 于丹曾说过一那么托尔斯泰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满朝大臣,没人能够答复得出来。他很苦闷。 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生疏的老汉家。半夜里,他被一阵吵闹声惊醒,觉察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
5、他藏起来了。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观看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谢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连续睡觉。其次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关心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现在的世界,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人们匆忙忙忙地追求,但真正能够长存的东西不多,读了论语心得,知道了其实生活很简洁,要把眼前的事做好,要熬炼身体照看好自己才有力量去照看别人,要选择对的事去做,要做对选择的事,不该操劳的事不去操劳,舍得舍得,学会舍弃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努力学习完善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活在当下,快欢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