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院长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机械工程学院院长xx。2023-2023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由“战略规划到“方案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也是我校实现提升战略的攻坚之年,作为拥有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机械学院来讲,任重而道远。在学校展开“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大讨论时,我一直在想,作为院长,我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将以前的工作与近期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构建院属党建、专业、学科三位一体的高效组织机构运行模式 还记得,2023年3月份组织将我从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调任机械工程学院任院长。新岗位新使命,上任那刻开始,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名简单做科研的工作者,而更多地应
2、该思考如何带着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跻身国家前列,如何带着学院全体教师保持高昂精神状态,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摸清底数,才有思路。经过16天21场座谈调研,了解到学院有12个教研室,负责平日里组织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教研室对于学科建设和科研组织的履职能力不够。有1个实验管理中心和15个研究所,有的一个教研室分别成立几个研究所,研究所之间研究领域交叉重复,内容又相对独立,其实是为了“研究所之名而成立小型研究团队,其既无法承担学科建设重任,也不能充分的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学院还有4个教工党支部。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三者独立运行,效能不高。 一个学院学科要开展,理顺
3、组织关系是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我与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经过认真分析研判,根据党建统领、学科与专业方向交叉融合的理念,构建了党支部、研究所、教研室一体化高效运行的组织模式。 如“机械设计及理论涵盖的起机专业方向(教研室)成立“物流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所;涵盖的“冶机、矿机专业(教研室)方向组合成立“冶金与矿山智能装备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涵盖的机电、液压、机械工程三个专业(教研室)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涵盖的机制专业(教研室)组合成立“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车辆工程涵盖的工机、车辆、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及方向(教研室)组合成立“工程机械与车辆研究所,“机械制图、机械零件与传动两个根底教研室成立“机
4、械仿真研究所,在此根底上整合研究所涵盖的博士研究生,以研究所为单位成立了对应的党支部。实行了院所(党支部、教研室)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在调整整合的过程中,学院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这是我们推行新模式、实现高效能的最可靠的力量。 头疼的问题是研究所成立了,却无房可用,无法解决教师工作科研的空间问题。怎么办。问学校要。学校的资源已经够紧张,不能再给组织添麻烦。与班子成员商量,大家一致同意把原教研室的15间教研室用房、家具、柜子等全部收回,二次分配给研究所作为学科用房使用;同时解决了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管理办公室、院团委(之前机械学院3000多学生无日常活动和工作室)、学生管理和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
5、研究所工程机械与车辆研究所的用房问题,并设立公用资料室。只要提前预约,党建、团委和学生创新工作室及学院会议室都可以作为会议交流室共享开放使用。通过资源再配置,解决了原有房间闲置浪费和学科科研无房可用的难题。我得出的经验就是“只要下定决心解决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 二、全面推进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以本为本,开展学院教学改革 当前,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开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开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以重型机械为背景的传统专业,在生源质量下降、学风不良的形势下,既要保持鲜明的行业特色,又要适应新工
6、科要求,压力和难度是非常大的。 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工程质量认证是最好的抓手。首先,学院全面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23年认证工作,力争在发挥优势特色专业的同时以点带面,将其他几个专业全面向工程认证推进,机电专业2023年已经通过认证审核,车辆工程专业2023年认证申请通过,下半年进校,目前仅剩的工业设计专业也在按照认证要求在标准教学管理工作(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部还未制定认证标准,未组织认证)。学院力争所有专业全部通过工程认证,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 其实学院的老师并不喜欢认证,因为在认证中我们的短板和欠账都会暴露,都要去整改,会很累很辛苦。但是认证过程会让大家真正了
7、解办学理念和自身缺乏,才会进一步推动教学、学科开展。因此学院采取倒逼机制,刀刃向内,正视缺乏,主动整改,目前不再是机自1个专业连续几轮单独认证,全部专业都在认证,并且把对照认证要求把工作落实在日常,切实起到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其次,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为提高学院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结合国家高等教育开展态势及学院的教学现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院于去年组建了教育教学改革团队,抽调学院的一线骨干教师20余名,老、中、青结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中的症结,积极探索和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相延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推进工程式、探究式、
8、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去年签订了个人任务书,学院进行筛选审批后,改革工作已经全面积极开展,学院进行阶段性检查,现已初见成效。同时学院的综合绩效方案加大教学改革的奖励力度,立项的即给业绩分奖励,课堂听课,实际应用见效果,是通过考核的唯一标准(不用交什么结题报告等文件),力争通过团队教师的成功经验带动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扎扎实实的迈上一个新台阶。2023年学院获得xx省教学成果奖6项,预期2023年也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同时切实推进重型机械特色教材建设,根据“深化改革、提升特色、优化配套、整体规划、提高质量的方针制定专业特色教材建设规划。学院于教改团队成立的同期成立了教材建设团队,综合细致分析我院的
9、现有教材状况,实现有组织、有方案地打造一批重型机械装备在新时期、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教材,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把提高教材质量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积极更替一批陈旧落后的教材的同时,注入前沿动态知识,反映当代课程建设与相关专业开展的最新成果,表达现代教育思想、行业特点及专业特色,在保存自身优势的同时对接先进教材模式,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和技能性,积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立体化教材。 三、构建全员参与,学院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 一年来,学院不断创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开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10、,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求知,加强我院学风建设的内生动力。 经过对同济大学、西安交大、武汉理工、洛阳理工、江苏科大等2023余所高校的调研,并结合自身情况,2023年初,成立了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创新了机构组织模式,由主管学生的副书记兰国生担任主任、教学副院长、团委书记和实验室中心主任担任中心副主任,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对全院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统筹安排、有效管理和针对性地效劳。有效解决了学生口、教学口、实验室之间效劳范围不清晰,相互扯皮的问题,同时便于同学校教务和团委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对接。 学院统筹经费使用,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学科专业竞赛指导工作。围绕以学
11、生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2023年我院在“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的根底上,在工程训练中心3层统筹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机械众创空间的建设,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的协同规划建设,投入资金购置了数控雕刻机、大尺寸精密工业级3d打印机等设备,用于学生科技产品制作。 对标企业运行管理模式,对创新创业中心进行分区管理,统筹工作室、物料区、制作区和成品展示区的共享使用,并采购智能物品管理系统,让学生体验工厂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扎扎实实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培养工作。 学院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探索“
12、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新工科的育人模式,突出实践育人和组织育人特色,并加大宣传引导作用,如邀请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谈感悟,引导学生提高创新实践的参与热情和信心,特意安排曾经学习差、游戏高手参加创新实践后,现身说法谈感悟,加强引导和说服力。 举办机械工程学院2023年第一届机械文化节暨“双创成果展。机械科技文化节由“讲机械故事,创新点燃科技、“机械博远讲堂、“相遇机械,寓见科技宿舍文化节和“撷科技硕果双创风华展等六局部组成。文化节以“鼎新致博远,匠心展风华为主题,为期两个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将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形成学科竞赛和“一生一品
13、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为构建具有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气氛,xx青年报刊报道了本次文化节暨双创成果展。 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引,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竞赛的锻炼培养,成效显著。学院的newmaker、万里车队、设计与成图工作室、设计领创工作室、起重机大赛、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工业设计产品创新工作室等大创团队,覆盖了学院的所有专业,同时每年材料,电子、交通等专业的学生也参加到我们大创团队中,辐射人数占比达20%。 2023年,学院学科竞赛取得一系列成绩,其中共培训学生达800余人次,选拔参赛人数200多人,参赛作品190余件,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0项
14、,其中一等奖14项, 二、三等奖5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1项)。 这些成果的含金量和影响力还是很高的,其中2023年机器人竞赛全国共有300支参赛队,我校参赛队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同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石油大学等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强队,进入全国8-12强,获得全国一等奖。xx科技大学的名字在全国赛事的直播中一次一次的被播报,学院学生和老师都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参赛的自信心。 2023年3月15日,“绿动世界创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巴西、捷克、土耳其、孟加拉、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件完整作品分别评审出30件优秀作品,
15、包括15件进入决赛作品,15件入围作品。我院潘建业团队的“多功能、绿色动力小型挖掘机设计方案桂冠收入囊中。据悉, 一、等奖选手获得8万元奖金奖励外,获得者假设有意加盟徐工,将向其提供徐工欧洲海外机构及德国reddot设计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时机,可直接推送中国好设计奖及红星奖评选。 当我们的学生上台领奖发表感言,引用了我校前任校长左良在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三十多年前,我们的一位学子怀着青春的梦想走出校门,二十年后,他成为徐工集团的掌舵人。他心怀徐工梦,立志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带着徐工踏上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的登顶之路。王董事长是我们的学长,是母校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心中的偶像和学习典范。全场掌声雷动,王民董事长就坐在台下,科技大学的学子、老师和校友再一次感受到了母校在行业的地位和荣耀,他们渴望这种荣耀能够不断地延续,能够经久不息的传承。科大要再现往日行业的辉煌,稳固行业的地位,要靠我们的优秀毕业生和行业有顶尖的专家、学者、教授。因此我们的老师责无旁贷,要去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把我们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好。 四、构建“双带头人机制下的学科骨干培养和团队建设机制 以“1331工程实施为契机,筑造“学科顶峰,积极探索“研究所架构下搭设平台摒除积弊,从而有效推动学科建设的路径。成立“物流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所、“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