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3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1节,第2课时,Word版含解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根据资料,答复13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局部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34.3 532.5 1 865.8 15.8 53.5 1 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上表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
2、苏 D陇、黑、川、苏 2以下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 B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 C木材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比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解析:此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读表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这四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比拟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分别是川、黑、苏、陇;进而完成2、3题的分析。 答案:1.A
3、2.D3.D 4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解析:目前我国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是10.66%、48.44%、40.90%,产业结构相比照拟合理 答案:A 读表格,据此答复57题。 占全国的比例(%) 东部 中部 西部 面积 16 27 57 国内生产总值 60 27 13 铁路长度 30 46 24 研究与试验开展经费投入 76.4 14
4、.2 9.4 5.东部地区不占优势的指标是() A土地质量 B劳动力数量 C铁路总长度 D科技投入 6上述指标在东部地区不占优势的原因是() A季风气候易引起洪涝灾害 B人口、人才外流严重 C东部的面积比重低 D没有绵长的国界线 7区域互动新机制的方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将局部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转向中西部 B将局部高能耗、高物耗、大运输量的企业转向中西部 C东部提供技术、设备,让中西部农业牧业产品就地加工 D把东部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到中西部,再造中国大“硅谷 解析:东部地区的铁路总长度虽大于西部但明显小于中部地区,因此谈不上占优势。铁路总长度在东部地区不占优势主要是因东部的面积比重相对低,
5、实际上地均铁路长度并不低。中西部地区技术投入少,总体科技水平低,不利于开展高新科技产业,应开展具相对优势的产业。 答案:5.C6.C7.D 根据社会经济开展水平,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据此答复810题。 8中西部地带开展的优势是()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 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 9东部经济地带开展的优势是() 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 A B C D 10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开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
6、济开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第8题,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第9题,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但能源缺乏,靠近沿海,不具备沿边经济贸易优势。第10题,缩小东西部经济开展差距是为了统筹经济开展,协调地区差异。 答案:8.C9.D10.B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答复1113题。 1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7、 1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3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解析:第11题,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短,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强,所以海洋性较强,松嫩平原的降水和温度都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和低。第12题,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拟肥沃。第13题,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答案:11.B12.A13.D 二、综合题
8、 14根据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局部社会经济数据比拟。 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进出口额 (亿美元) 粮食产量(万吨) 甲省 9 768 32 10 535 77.4 4 582 乙省 7 400 47 18 272 2279.4 2 834 (1)甲、乙两省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个经济地带?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影响甲、乙两省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准确区域定位及统计表的比拟阅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1)题,由材料判断,甲是河南省,位于中部经济地带;乙是江苏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第(2)题,甲、乙两省经济水
9、平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位置、交通、原有经济根底、产业结构、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甲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乙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2)乙省临海,具有开放性的位置和便利的海运,利于开展开放型经济;甲省较闭塞。近代工业乙省比甲省开展早,经济根底较好。乙省人们的思想观念较甲省开放。乙省产业结构较甲省优化,城市化水平较高。乙省比甲省具有政策优势。 15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以以下图文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局部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
10、12%和人口的20%。 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内外贸易口岸的是_;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 (2)试比拟“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以下表格:比拟方面 “长三角地区 环渤海经济圈 相同点 运输 技术 协作 劳动力 不同点 矿产 资源 运输 (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开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_。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_。 (4)“长三角地区能
11、源需求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5)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目前两地联系的交通线有哪些? 解析:第(1)题,考查秦皇岛、大连、上海等地的主要职能特点,属根底知识考查。第(2)题,比拟两地在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解答时注意组织答案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第(3)题,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实施的调水工程为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可从能源调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寻找其他能源方面答复。第(5)题,识记两地间主要的铁路、公路、沿海航线、航空线即可作答。 答案:(1) (2) 比拟方面 “长三角地区 环渤海经济圈 相同点 运输 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技术 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 协作 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 劳动力 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 不同点 矿产 资源 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 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 运输 有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 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 (3)水资源缺乏南水北调工程 (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展能耗少的工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秦山核电站等。 (5)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北方沿海航线、上海至北京和天津的航空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