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法制办学习十九大原创心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新时代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开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开展阶段;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三是从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从第一个百年迈向第二个百年;四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
2、要注重抓全面开展。报告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开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开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划分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新时代确定新起点。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奉献的时代。这样的一个新时代,无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每一
3、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新征程,我们不能躺在过去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功绩薄上停滞不前。党的十九大也吹响了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以新时代作为新起点,放下功绩薄,丢掉懈散懒,立下远大志,整装再出发。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必然会赋予我们新使命。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努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立法步伐加快,具有广西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我区地方法规体系日渐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4、机制不断健全。但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各地各部门严重不平衡,一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愿不强、态度不积极,法治建设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存在缺乏,政府法制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与所承当的政府法制工作严重不匹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面对这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迎难而上,退缩不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应有品质,无为就不能站稳在这个新起点上完成我们在2023年根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历史使命。 新使命须有新作为。使命放在心里,责任扛在肩上这才应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我以为,作为一名政府法制战线的老兵,仍然要以肩负的使命为动力,特别是做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做到:一是要
5、树立到2023年法治政府根本建成的坚决信念;不能因为当前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遭遇各种误解而降低工作标准减缓推进速度,要以一个老党员一名老战士的身份以满怀的信心和勇气带着大家以舍我其谁的勇气迎接各种挑战、推进各项工作,以法治政府根本建成的目标如期实现为努力工作的方向。二是要确立为建设法治政府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其中包含领导层的不了解不支持、有关部门的不理解不配合、老百姓的不满意不让步等困难,也包括我们自身知识不全面、能力有欠缺、思想存懈怠等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坚守底线不阿逢迎、坚持原那么不怕委屈、坚韧意志不逐名
6、利。三是要立足政府法制工作的各领域,全面担负起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的辛勤工作转化为政府决策的更加科学、民主,地方立法质量的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以及法制研究等工作走上愈加标准的轨道。 面对政府法制工作越来越艰巨而艰难的工作任务,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过去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更要勇于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我们的新奉献。 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勾勒出法治中国建
7、设的五个关键词法治道路、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法治道路,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表达;法律体系,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法治体系,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国家治理的最主要的表现;法治理论,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法治文化,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法治范畴的集中展现。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如何认识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国家治理深刻革命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
8、言。翻开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社会性质变革,是制度选择;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开展,是战略选择;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国家治理一场深刻革命的视角,属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开展,是国家治理方略的选择。换言之,依法治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自我完善和开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其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需要完成两步跨越。 第一步,建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董必武有句名言,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开展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构建完备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实质
9、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法律化、稳定化、标准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国家治理法治化的第一步跨越。 第二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在中国,国家治理能力集中表达在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理、多元治理、透明治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开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制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最为紧要的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强化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和遵守,提高国家制度体系执行力。具
10、体而言: 一坚持党的领导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有句经典论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法律的根本就是人。换言之,人的全面自由开展是人终极关心,也是法律的最终目的。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和纲领,决定其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法的最终目的。 二系统推进法治建设,整合国家法治实力 法治建设关键在法治,成败在系统。法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内涵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护法等各环节,涵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领域,涉
11、及法治的价值理念、制度标准和运用实施等各层面,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中,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有效护法统一起来,把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建设中国法治的系统工程。 三强化良法善治,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 善治是良法的有效贯彻实施,是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善治首先是人民之多数的统治,而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制。换言之,善治主要是民享之治、制度之治、法律之治。国家假设善治,须先有良法。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
12、就是要求应当以系统完备、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良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创制良法就是国家制定和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法律制度体系。国家治理法治化所倡导的法治根本价值,是评价法良与否的重要尺度和价值理性。良法始于立法正义:一是价值正义。符合为民、公义、平等、民主、秩序、平安等的价值标准;二是程序正义。良法应当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程序来保障和实现;三是实践正义。良法应正确处理法律冲突、符合经济社会开展的实际,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提高国家依法治理能力 宪法和法律之实施,实质上就是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外化为国家治理实践的过程。执政党和国家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
13、能力,实质上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综合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是提高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国家依法治理的能力,提高实施宪法和法律、执行各项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应当更加重视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努力把法律文本内化为法治意识、法律意识、规那么意识,努力把法律文本外化为法治能力、法治行为、法律实施。通过法治方式和法律实施不断提高国家
14、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加宪法实施情况的内容,为完善对法律法规合宪性和合法性的审查机制提供重要保障。 五推行法治建设指标体系,提高国家依法治理效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国家层面,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立足根本国情,设计一套可检验、可复制、可持续开展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参照国内局部学者的观点,将国家治理现代化分为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本钱三个根本局部。在国家治理体系局部,将宪法、法律体系、国家制度、体制机制等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标准性、稳定性、科学性等设计为具体评价指标;在国家治理能力局部,将执政党依
15、法执政能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能力,社会公众依法办事能力等设计为具体评价指标;在国家治理本钱局部,将立法本钱、执法本钱、司法本钱、维稳本钱、风险本钱、试错本钱等设计为具体评价指标,使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质量可以实际测量和具体评估。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指明了我国开展新的历史方位,清晰地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践创新与理
16、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别是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从严治党、正本清源,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