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18256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与效率,是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尚存在资源总量投入缺乏、配置过程失衡、配置方式分割、资源整合力度不高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根源、历史根源与制度根源。因此,在正确认知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现实的根底上,需要从资源存量方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从资源增量方面,发挥市场机制效用。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优化策略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的教育资源是在教育领域当中通过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所能够运用的人财物力等资源的总和。也有人认为,教育资源不仅仅是经济学概念,

2、需要从人财物力等方面拓展到信息、时空、资源体系等领域,这些也属于教育资源的范畴1。由此,职业教育资源也可以被视为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及职业知识增长的各种有形、无形等要素的总和。当然,资源的范畴是广泛的,但不管是那种资源认知体系,人、财、物三种资源是最根底的教育资源,也是影响教育开展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当中,人财物三类资源同样是其开展的物质根底,明确人财物三类资源的配置及组合方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是研究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根底,也是发现其配置问题的前提。 一、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根本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总量的缺乏。第一,农村职业教育

3、经费投入严重缺乏。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对公共财政有较强的依赖性,经费投入水平、速度、结构等在一定程度对教育开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开展有决定作用。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经费投入量小且速度滞后,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转型与开展。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每年安排了专项资金来支持区县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建设,提升了县域范围内职业教育的开展水平。2023年国家开始实施中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202223年开始对中职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免费政策,2023年对农村中职教育完全实施免费政策,并扩大了奖助学金的覆盖面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职

4、业教育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但随着中职免费政策的实施,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整体经费投入速度与规模无法跟上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整体步伐。首先,从中央财政的投入角度看,其投入比例明显偏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中共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在2022年的时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持比例到达gdp总量的4%,但这一比例至今未能实现,到2023年才为3.89%2。中央财政性经费投入的严重缺乏,制约了教育的开展,更是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导致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其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属地办学体制也影响了地方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地(市、盟)、县(区、市、旗)两

5、级办学体制,而这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恰恰是中国各级政府中最为困难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市与区县财政状况更是不佳。在地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由此使得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也成为地市、区县政府投入最少的一个领域。显然,在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比普通中学更多的经费投入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地市、区县政府实际投入却是最少的,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重大障碍。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开展放大了农村职业教育物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新型城镇化的开展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的数量

6、、质量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现实中资源的缺乏,加大了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首先,从数量上看,中职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202223年我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总数突破了870万人,到达了历史最高点,此后这个数据一直是处于下降趋势。中职教育招生数量的下降,与中职教育的物力资源供应缺乏有直接关系。202223年,中职学校的生均校舍面积到达了12.5平方米,生均拥有的计算机为0.13台。但这两个方面的数字到2023年时分别下降了13.1%和5.5%3。招生人数的下降,应该导致上述两个生均数据是上升的,为何反而出现了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局部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倒闭,另外局部公立中职学校转型为普通高中,

7、局部公立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因此从整体看,学校数量、学校软硬件资源数量相较于202223年在整体上是下降的。其次,从质量上分析,物力资源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开展的推动作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呈现办学方向模糊、办学定位不准、教学内容滞后、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等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开展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又要离农的办学定位,既要培养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还需要承担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岗前职业技能准备工作。面对如此复杂的办学定位与开展目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但是由于物力资源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其调整与

8、转型。第三,师资资源的严重缺乏同样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师资资源是农村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的核心。与农村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相比,师资比例在整体上是不相匹配的。而近几年来,这种不相匹配的程度有所扩大,师资数量呈现负增长的态势。2022至202223年是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开展最为迅猛的几年,在校生人数整体上每年增幅到达12.3%,但教师总数的年增长率仅为2.1%,而且从202223年之后就出现了负增长,师生比从202223年的123.9上升到135.64。由于教师人数整体水平的下降,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的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师资结构也不甚合理。在中职学校,20

9、2223年,专任教师的比例占到教职工总人数的75.8%,其中实习实训教师比例为4.2%。这一比例到2023年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专任教师比例仅占教职工总数的70.1%,实习实训教师人数的比例仅为2.2%5。专任教师人数及实习实训教师人数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实践操作水平。而在不同专业领域,师资结构更是失衡。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从2022到2023年,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教师数量增长较快的是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开采类专业,而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是医药医疗类、社会公共事务类以及农林类。其中农林类专业教师从202223年之后就一直处于负增长的态势。显然,这与农村职

10、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开展方向严重不符,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与实训质量的提升,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失衡。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在配置过程中与城市职业教育资源是相互照应的,不仅如此还与其内部结构、区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同时失衡的。第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乡失衡。在长期二元社会结构中,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也导致了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不对等。有学者研究说明,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地区只能得到中央财政教育经费的20%左右6。农村劳动力当中接受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仅为8.4%,系统接受过技能教育的人还

11、不到2%7。职业教育资源城乡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职业教育在办学水平上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开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的今天,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和现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现实开展的要求,需要加大城乡职业教育的合作,推进城市职业教育机构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资源支持,突破现有的地市、区县办学体制,亟待在省这一级实现办学统筹,进而用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步实现城乡均衡。第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区域失衡。客观上,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呈现出区域性的不平衡,东部兴旺地区与中西部欠兴旺地区在经济水平

12、上有较大的差距。与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相对应的是,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区域之间的失衡,农村职业教育的学校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达在东部兴旺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办学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较少,而且普遍规模小且办学水平较低。在2023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招生人数比中西部地区高出大约20%,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占全国的比例比中西部地区高出大约13%,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数占全国的比例比中西部地区高出21.3%8。可见,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是极为明显的。尽管最近这些年,国家加大

13、了对中西部地区开展的支持,但区域经济开展水平失衡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加上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底子薄、根底较差等客观原因,其教育整体水平较为落后,获取资源的能力也较为落后。这种区域性的失衡加大了教育时机的不对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第三,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结构失衡。结构失衡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失衡。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一些较为热门的专业如金融、计算机、数控机床等招生相对容易,专业设置的本钱也不是很高。因此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办这些专业,导致专业设置的重复现象较为突出。而一些农林类专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遇,造成

14、了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的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学生就业结构的失衡。其次,农村职业学校内部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特别是202223年以来支持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使得农村职业学校的根底设施特别是校舍等硬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软实力特别是师资力量却投入不多,局部学校、局部专业的师资呈现负增长的局面未能扭转。这种内部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重视硬件建设,无视了软实力的提升,对其持续开展亦是不利的。第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供需失衡。就职业教育开展的外部资源配置看,近些年来普通高等教育体育局部毕业生重返职业院校学习技术技能问题,凸显了职业教育资源与其他

15、教育资源之间配置的矛盾问题。国家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无法吸纳众多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但同时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得到的资源并不充足。这种现象不仅在城市职业教育中存在,在农村职业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再从职业教育资源的内部资源配置情况看,供需失衡同样是存在的。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主体局部,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就读于农村中职学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升学。在很多学生看来,只有实现了升学才可能会跳出农门。但同样的很多留守在农村的农民,特别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有着技术、技能的需求,但这局部人却

16、无法进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中,特别是无法进入中职学校。如此,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抱着升学的目的来接受教育,即便是涉农专业的学生也不愿意留守农村;而同时有着大量技术技能知识需求的农民又普遍无法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这种错位的供需情况,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三)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分割。第一,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割,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区域性合作,以促进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扩大其利用率。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公布了编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跨省招生方案的试行方法中,首次明确了中职学校跨省招生制度,实际上就是推动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空间融合。2022年教育部再次明确了东部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职业学校实施联合招生及办学方案,对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分割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尽力缩小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