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26257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各级政府正在雷厉风行地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三农工作的春天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在根底设施、公共事业建设,中心还在于开展产业和扩展就业,焦点和难点在于健全产业开展机制,着力点是在建设中培育主导产业组织和基层党政班子。这些都该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但同时又看到了不少倾向性的问题,主要根源还在认识、方法和工作作风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农村建设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险。根据我的了解,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有必要引起注意。 一、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农业部门的职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

2、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在“十一五期间无疑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表达了科学的开展观和城乡统筹,社会与经济协调开展的方针。 新农村建设是9亿农民自己的事业,无疑也是政府各个部门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把它看成农业部门的任务,或看成是基层乡镇政府的任务,是不全面的。首先我们要从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能就农村谈农村,就农业谈农业,而是要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整个国民经济一盘棋“的高度看待新农村建设;其次,要全面看待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包含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几个方面,几乎涉及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部门;再次,从农村产业开

3、展的现实看,开展现代农业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是农业产业开展不只是种植、养殖过程,农业产业的产前、产后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甚至延伸到国外。同时农村工、商业的开展,农牧民大量进城务工经商,城乡产业正在互相交融。只有“跳出农村看农业,跳出农业看农村,才能创新和开展现代农业。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各行业都要树立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底新理念,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过去的“三农工作受方案经济时期“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的思路的影响,尽管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一直在参与农村的开展与建设,但是必定城市是以上工作的重点,在谈到“三农问题时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农牧民收入、农业生产、粮食平

4、安,很少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政治各方面去看待整个农村。特别是农业部门从职能分工出发,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处理农村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这就使农村的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等问题未及时得到解决。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首先对“涉农部门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农村纳入工作视野,把9亿农民也作为效劳对象,把支持开展现代农业作为自己的职责。新农村建设包括了“三农的全部工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涉农部门,各级各部门都大有可为,也给各部门的协作创造了时机。但是观念的转变不是容易的事,“二元结构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机制,狭隘的单位或部门利益的习惯,会阻碍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开展。 二、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在村容村貌

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表达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开展的过程,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开展的过程。 但是,从目前各地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 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根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生产开展和生活宽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又不完全等同。生产的开展不只是投入问题,关键是要靠体制和机制保证。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家庭这个经济细胞被激活了,而且要持久地发挥作用。但是家庭外部的经营环

6、境却有待完善。产业的开展机制也有待健全。单家独户的农民。无论与公司,与市场交往,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受到了大大小小垄断力量的挤压,几乎没有可能拿到平均利润。特别是对于职业农户,拿到的生产资料是最高零售价,卖掉的农产品却是最低的产地价,在产业一体化建立以前,职业农户的收入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建设还包括农村 二、三产业的开展,农民收入不仅要靠开展现代农业,也要靠开展 二、三产业,所以经济建设也要全面理解。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历来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从个别开展的过程看,难免有曲折。如果基层的社会公共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民主政治事业长期滞后,社会生活、治安、文化、风俗环境就会出问题,从而制约经济建设

7、。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时期,如果某个环节出了大问题,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得不首先解决这些影响开展、影响农牧民生活的最迫切的问题(交通、就医、上学、环境污染等)所以在不同的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按照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的顺序依次展开,也不是五个方面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结合本村的实际,先急后缓,找到农牧民群众反映最剧烈、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然后,在根据开展趋势和群众要求,有方案有步骤地逐项展开建设。 三、不能狭隘地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从整体和长远考虑的,农村经济开展的主体是农牧民,当然农牧民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8、。但是从健全社会经济制度,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看,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种主导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些事情上,政府居于主体地位。政府的主导作用表达在3个方面: 1、中央政府在工作安排上的导向作用。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新农村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动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和政府资源,形成了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气氛。 2、财政和根本建设资金分配的导向作用。国家财政和根本建设资金的分配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在全国作出了表率,各地也尽力而为,和以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比,“十一五表达了重中之重。 3、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国家能源优势产区布局、生态环保、能源交通以及农产

9、品质量平安等工程规划,对社会投资有强大的引导作用,这从根本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公共根底设施建设。 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力、资金、物质比,政府投资只是很少的一局部。尤其是从生产、生活资金看农牧民确实是主体,这和农牧民是市场主体地位、社会公民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农村生产建设的主体是农户,是农办的合作社,是农户的私人企业或股份公司,农牧民修建住宅、生活的投资主体也是农户。所以农户的投资能力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投资能力,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牧民的主体地位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要积极配合政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搞好村内的主导产业建设、根底设施建设、环境

10、卫生和村容村貌,改造。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主体的关系,防止政府在不同建设工程中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倾向。 四、新农村建设规划不能违背农村的根本政策 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5个: 1、以村容村貌规划代替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内容上无视开展生产; 2、以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代替农家群落规划, 无视了庭院经济和民族风俗特点; 3、以新产业开发规划代替了当前主导产业开展,无视粮食生产; 4、以政府官员的意图代替了农牧民的意愿,无视农户的家庭支出能力; 5、关注宅基地整理后的土地开发,无视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农户的产权和承包经营权。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社会经济开展的综合规划,其根底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

11、和家庭承包经营,以及农牧民家庭、家族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搬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和程序搞农村规划,搬用城市居民小区的图纸搞农村住宅建设,肯定是脱离实际的。这里还有一个规划的法律依据问题,目前我国没有农村建设规划的法规,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只能依据当前的农村根本经济政策,依据农村生产、农牧民生活的需要探索编制。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批准程序也不同于城镇建设规划,重要的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首先是当地农户是否认同;不是平面图、远景图的诱人,而是可行性和建设本钱的合理;不是上级领导和参观人群的称赞,而是当地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虽然离不开专家指导,但绝然不是简单的制图

12、技术问题,而是当地农牧民和干部的广泛参与过程、民主决策过程,同时也是贯彻农村根本经济政策的过程。 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执行农村根本经济政策,有2点十分重要: 1、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不能加重农牧民负担。保障农牧民物质利益、尊重农牧民民主权利这是农村工作根本准那么,必须认真遵循。 五、新农村建设要从自然村做起 新农村建设要落到实处,就是要改变和提升农牧民居住群落的生产、生活水平,按照当前土地、宅基地的产权关系,大多数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根本核算单位。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仍然是按照原来的生产队范围开展土地承包和宅基地调整的。产业开展、村容村貌必然涉及到土地调整、承包地流转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原来的根本核算单位(生产队集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原根本核算单位或自然村为根底,才便于规划操作。当然涉及各个生产队或自然村的共同根底设施,公共利益的事业当然要靠村委会协调。我们不否认“行政村的党支部、村委会是基层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者,只是强调根底工作要从生产队或自然村做起。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