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787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综合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解析:根据材料“不打烂旧机构”、“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生产秩序,故C项正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2、;B项是三大改造的目的,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而是强调新中国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生产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D项。答案:C22023年洛阳期中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A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B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D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解析:19591961年中国遭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种普遍降低口

3、粮标准的指示意在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故A项正确;材料的指示意在缓解经济困难压力,与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粮食供应的压力主要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的指示不利于提供充足劳动力,故D项错误。答案:A32023年洛阳期中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百分比(%)棉纱361.8万吨500万吨138棉布11 163.4万匹16 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国民经济各部门发

4、展势头良好B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C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解析:材料只反映出轻工业部门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其他方面的表现,看不出侧重于改善民生,故B项错误;材料轻工业产量指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民生,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左”倾冒进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42023年邯郸摸底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

5、6.04.6比重(%)10058.27.619.23.07.23.71.1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C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D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中工业建设投资所占比例高达58.2%,说明当时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故C项正确;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表格主旨,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出优先发展工业,农业等其他部门发展明显不协调,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的是基本建设的投入,并不能说明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故D项错误。答案:C5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6、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B这表明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C这一论断得到了认可并长期执行D这一论断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故A项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办法,没有涉及人民的表现态度,无

7、法推断出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排除B项;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未能长期贯彻执行,排除C项;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答案:A62023年成都二诊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甚至出现以“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的现象。这表明()A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C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D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解析: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分配由政府计划决定,而刚

8、刚经历过严重经济困难的人们无法承担和消化计划的生产量,导致材料中猪肉积压的情况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7下图是1954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B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C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D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国家正在推行三大改造,并不是土地改革,排除A项;人民公社是在1958

9、年才出现的,排除C项;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并不是国有经济,排除D项。答案:B8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解析: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调整,意在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项正确;1962年只是调整而未打破“大锅饭”,A项排除;材料是调整经济而非减轻农民负担,B项排除;材料并非改革经济体制,D项排除。答案:C91984年10月

10、,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国家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利D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解析:“企业可以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说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生产自主权,故C项正确;1984年,计划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僵化。答案:C1020世纪80年

11、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一包则灵”的现象。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 ()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D发展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从题干信息“包字进城,一包则灵”可知是城市国企改革,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从而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B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包字进城,一包则灵”,与乡镇企业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1如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19

12、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19921997年”不符,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体未变,故B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与“19921997年”不符,故C项错误;“19921997年”,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答案:D122023年柳州市高三模拟2023年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

13、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见下图)。共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世界各国肯定和支持是因为()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解析:“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世界各国肯定和支持是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

14、除C。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小康”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不堪周厉王暴政的国人对安逸、自由生活的祈求。礼记礼运篇则将“小康”描述为“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的社会状态。后人在语言的演化中逐渐赋予“小康”以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的含义。近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三世说”和“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一方面提出经小康之世臻于大同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今方为据乱之世,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摘编自孙力“小康”

15、含义之历史变迁材料二1979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称为“开了大口”,很难顺利完成。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对小康社会作了阐释:“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7年,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正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历程,基本上按照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和总体规划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总体小康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摘编自肖贵清、李永进邓小平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追求的“小康”状态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知识点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