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ecial Column专 栏2023-01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3大变局下全球经济的分化与博弈 2022 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刘连舸2022 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地缘冲突再起,全球经济遭遇“严重逆风”,踏上深度调整之路。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供应链阻断,国际贸易增速触顶回落,全球投资持续低迷,通货膨胀飙升。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退潮,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各国货币利差出现大幅调整,世界主要货币离岸流动性收紧。全球结构性失衡叠加周期性调整,美元迎来强势升值周期,国际跨境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触发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泥潭。当前,世纪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
2、国际政经格局加速演进,全球迫切需要破解经济增长困局,探寻前行方向。通胀预期长期脱锚导致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与通货膨胀相关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数量论等传统范式正在失去意义。人口结构、气候变化、逆全球化、地缘冲突等因素对央行通货膨胀目标框架产生深远影响,全球通胀愈发持久和严重。当前,货币增发、地缘冲突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多重因素推高通货膨胀,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面临新挑战。一方面,如果货币当局低估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缓慢地调整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成本将骤然增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全球蔓延迫使货币当局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而激进加息逻辑将引发“政策恐慌”,全球经济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
3、。全球债务违约风险或将触发“明斯基时刻”。疫情以来,全球债务持续膨胀,主权债务风险大幅攀升。历史周期表明,新兴经济体的债务繁荣有50%以金融危机告终。新兴经济体依赖发行外债进行融资,存在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难题。当全球利率中枢上移,新兴经济体外币债务偿付面临严峻挑战。未来五年,新兴经济体政府到期美元计价债务规模达 2844 亿美元。部分新兴经济体新增政府债务反映在本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内,债务风险传染性加剧。流动性紧缩导致投资者赎回的“羊群效应”。作者简介:刘连舸,中国银行董事长。全球经济在经历深度衰退之后,踏上艰难复苏之路。2021 年全球工业生产底部反弹,国际商品贸易强势复苏。史无前例的刺激
4、政策助推股票市场屡创新高,拉动企业资本支出增长,家庭超额储蓄驱动消费回暖。结构性失衡引发全球通胀水平飙升。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波动肆虐,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再起,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加剧了不同地区分化之势。当前,在全球大变局背景下,亟待破解全球之困,孕育复苏之机。困境之一:逆全球化与跨境生产碎片化。全球化降低了商品生产成本,是通胀水平长期保持低位的重要原因。但是去全球化浪潮再起,保护主义蔓延,疫情进一步中断了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影响全球供应链和物流顺畅运转。各国不同步的疫情封锁措施扰乱了航运,部分港口拥堵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运力严重受损。供应链扰动,推升全球
5、生产成本和物流费用。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和工业制造国的疫情演变对跨境生产和全球供应链带来重创。供应链断裂负面冲击持续发酵,各国重新配置要素资源,加速产业链回流,全球贸易占经济总产出的份额在低位徘徊。困境之二:政策困境与经济复苏动能转换。一方面,经济复苏与通胀攀升使货币政策不得不退出“紧急抗疫”状态,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至。但是大剂量刺激政策的遗留负效应呈长期化之势,其通过收入构成和资产组合渠道加剧贫富分化,“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另一方面,财政与货币政策空前捆绑。疫情暴发以来,预算平衡的传统规则被抛弃,全球债务规模攀升至约 300 万亿美元的历史性高位。财政政策扩张依赖于货币政策,二者捆绑程度远超历
6、史上任何非战争时期。2020 年 3 月10 月,美国国债累计发行 7.55 万亿美元,美联储增持规模约占国债发行总额的 40.2%。政策困境将挤压消费、投作者简介:刘连舸,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全球逻辑与多边治理 2021 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刘连舸2021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前言DOI:10.16474/ki.1673-8489.2022.01.011全球经济在经历深度衰退之后,踏上艰难复苏之路。2021 年全球工业生产底部反弹,国际商品贸易强势复苏。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助推股票市场屡创新高,拉动企业资本支出增长,家庭超额储蓄驱动消费回暖。结构性失衡引发
7、全球通胀水平飙升。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波动肆虐,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再起,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加剧了不同地区分化之势。当前,在全球大变局背景下,亟待破解全球之困,孕育复苏之机。困境之一:逆全球化与跨境生产碎片化。全球化降低了商品生产成本,是通胀水平长期保持低位的重要原因。但是去全球化浪潮再起,保护主义蔓延,疫情进一步中断了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影响全球供应链和物流顺畅运转。各国不同步的疫情封锁措施扰乱了航运,部分港口拥堵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运力严重受损。供应链扰动,推升全球生产成本和物流费用。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和工业制造国的疫情演变对跨境生产和全球供应链带来
8、重创。供应链断裂负面冲击持续发酵,各国重新配置要素资源,加速产业链回流,全球贸易占经济总产出的份额在低位徘徊。困境之二:政策困境与经济复苏动能转换。一方面,经济复苏与通胀攀升使货币政策不得不退出“紧急抗疫”状态,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至。但是大剂量刺激政策的遗留负效应呈长期化之势,其通过收入构成和资产组合渠道加剧贫富分化,“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另一方面,财政与货币政策空前捆绑。疫情暴发以来,预算平衡的传统规则被抛弃,全球债务规模攀升至约 300 万亿美元的历史性高位。财政政策扩张依赖于货币政策,二者捆绑程度远超历史上任何非战争时期。2020 年 3 月10 月,美国国债累计发行 7.55 万亿美元,
9、美联储增持规模约占国债发行总额的 40.2%。政策困境将挤压消费、投作者简介:刘连舸,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全球逻辑与多边治理 2021 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刘连舸2021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前言DOI:10.16474/ki.1673-8489.2022.01.011DOI:10.16474/ki.1673-8489.2023.01.004Special Column 专 栏国际金融 2023-01INTERNATIONAL FINANCE4全球央行开启竞争性紧缩浪潮,国债收益率攀升,国际市场流动性收紧,跨市场、跨区域风险传染加剧。开放式基金等金融机构出
10、售资产以应对赎回压力,改变了市场情绪与投资者风险传染。投资者行为最大的结构性变化是普遍采用波动性作为风险衡量标准。这种模式放大了价格下跌引发投资者恐慌的负反馈机制,成为“羊群效应”的持续根源。展望 2023 年,全球经济将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地缘冲突下,大国博弈加剧,全球经济发展延续区域分化之势,发达经济体全面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有望恢复增长动能。根据 IMF 预测,2023年全球 GDP 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 2.7%。当前,各国亟待摒弃分歧,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有效推动国际金融治理变革。第一,构筑金融安全网,防范金融冲击外溢效应。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的跨境溢出效应,新
11、兴经济体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与评估,制订全方位的危机应对预案;防范货币错配风险,完善应对政策工具箱,构筑缓冲空间。梳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关联度、集中度,评估金融脆弱性,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完善货币流动性互换机制,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与安全。第二,秉持可持续性理念,推动跨周期债务平衡。全球债务增幅创二战以来新高,发达经济体债务可持续性削弱,新兴经济体债务结构性风险攀升。各国需携手采取有效的财政整顿措施,发达经济体应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坚守财政纪律,做好通胀风险防范和财政收支之间的平衡。新兴经济体应不断优化债务币种结构、期限结构,设置债务的安全边界,实现财政可持续性发展,熨
12、平主权债务风险的周期波动。第三,引领数字技术革命,重塑全球经济发展动能。数字经济跨境、跨界链接成本低、韧性强,成为重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各国致力于构建优质可信的数字经济基础,破解数字鸿沟;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体系建设,推动实体商品、服务及数字化产品在各国之间高效交换;构建和完善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的国际准则,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复苏。第四,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全球绿色发展变革。碳中和目标和愿景成为全球共识,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国应加强协商合作,勾画绿色发展蓝图,创新气候问题解决方案,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通过加大绿色投资,催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全
13、球供应链去碳化。推动技术绿色转型,加快替代高碳技术,降低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推进国际合作,形成绿色能源开发与消除能源贫困相融合的新模式;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扩大零碳燃料生产,探寻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是平等互利国际经贸格局的倡导者与引领者。中国已成为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致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维护者。与国际社会一道反对单边保护主义和科技壁垒,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助力经济复苏。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坚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互利合作是破解全球困境之道,中国的主张建议将有助于全球走出困境,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美好世界!(责任编辑: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