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限时:40分钟总分:39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我的悲哀的面孔德海因里希伯尔我站在港口看海鸥时,我的悲哀的面孔引起了在这个区巡逻的一名警察的注意。我注视着鸥群。此刻,我最向往有一块面包,把它掰成碎块,来喂海鸥。可是,我同它们一样饥饿,一样疲乏。不过,我心中虽然悲楚,却仍感到快乐,因为站在那儿,放眼群鸥,默默饮悲,确乎美不可言。突然,警官的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一个声音说道:“跟我走。”同时,这只手使劲扳我的肩膀。我稳稳站定,甩掉那只手,镇静地说:“你发疯了。”“同志,”一直还看不见的那个人对我说,“你当心点。”“先
2、生”,我答道。“这里没有什么先生,”他怒气冲天地喝道,“我们都是同志。”此时,他跨前一步,站到我身旁,从侧面打量我,严肃得像一头牛。“什么道理”我要和他理论理论。“理由很充分,”他说,“你悲哀的面孔。”我笑了。“你别笑!”他当真发火了。方才我还以为,或许没有小偷或逃犯好让他逮捕, 他因此感到百无聊赖。可是,此 刻我看出这是千真万确:他要逮捕我。“跟我走!”“为什么?”我镇静地问。一不留神,我的左腕已经被套上一条细铁链。就在这一瞬间,我知道,我又完蛋了。“为什么?”我又问道。“有条法令是要高高兴兴的。”“我蛮高兴!”我喊叫起来。“你的悲哀的面孔”他摇了摇头。“这条法律可是新的呀!”我说。“它已经
3、存在三十六个小时了,你必定知道,所有法律都是在宣布之后二十四小时生效的。”“我真的不知道有这条法律。”“逃避惩罚是徒劳的。这条法律是前天颁布的,通过所有的扩音器播送。所有的报刊上都发表了,帝国全境一切街道、公路上,统统撒了传单。”他牵着我走了。此刻,我才感到天气寒冷,才感到委实饥饿难当。想起自己一身污垢,没刮胡子,衣衫褴褛,才想起有法律规定:人人都要干干净净,胡子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我被推到他前面走着,像一个被证实了盗窃罪而被抓走的稻草人似的。街道空荡荡,到警察局路不远,我已料到他们很快又会找理由逮捕我,不过话虽如此,但心情仍然沉重。我一路走,一路看到凡是我所碰到的人,无不贴上
4、那种欢乐表情,因为有命令要高高兴兴的。我们很快到了警局。此时汽笛长鸣,鸣笛表示离下班还有十分钟,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按照当时国家元首提出的“幸福与肥皂”的口号,每个人下班前都必须洗澡十分钟。我们穿过警局空空荡荡的过道,接着,一扇门自动打开,因为在此期间,门卫已向里头通报我们来了。在那些日子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太平盛世,秩序井然,人人努力在白天洗完规定的一磅肥皂,以遵守法律的规定人人都要干干净净,胡子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所以此时一个被捕者的到来,便成了一件大事。我们走进一间房子,静悄悄的。我感到,我的脸越发消瘦了。我又累又饿,那种悲哀的幸福感的最后痕迹此时烟消云散,因为我知道,
5、我完蛋了。数秒钟之后,一个穿一身预审员的浅褐色制服的高个子,一声不吭地走进来坐了下来,紧盯着我。“职业?”“普通同志。”我答道。“被捕前干什么的?”“囚犯。”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什么时候?从哪里放出来的?”“昨天,十二号监狱,十三号牢房。”“当时的罪行?”“高兴的面孔。”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讲明白!”预审员说。“当时,”我说,“我的高兴的面孔引起一位警察的注意,那天命令全国要悲哀,因为那天是首长去世的日子。”“刑期多久?”“五年。”“表现?”“不好。”“原因?”“服劳役太少。”预审员站起身子,狠狠地给了我一拳,走出了房间。接着是审讯员、审讯官、初审法官、终审法官,他们一一进来,一一打我,又一
6、一走出房间。最后,由于我的悲哀的面孔,他们判了我十年徒刑。这回的情形,同先前由于我的高兴的面孔判我五年徒刑如出一辙。如果在“幸福与肥皂”的口号下,我能熬过此后的十年。我真得想办法什么面孔也别再要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假装不知道“要高高兴兴的”的法令,想要寻求逃脱的机会。因为“我”是一个惯犯,有和警察打交道的经验。B.“不过,我心中虽然悲楚,却仍感到快乐”,话中有话,既写出了“我”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又为故事后面“我”的被捕做了铺垫。C.警察看到“我”在港口的样子,就注意到“我”有违反法律的行为,还表情严肃、气冲冲地逮捕了“我
7、”,说明警察是主张正义的人。D.小说中“幸福与肥皂”口号下人们的表现,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暗示了新政策对百姓生活的改善。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3. 小说为什么以“我真得想办法什么面孔也别再要了”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1.答案B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A.“我假装不知道要高高兴兴的的法令”说法错误,原文是“想起自己一身污垢才想起有法律规定”;“因为我是一个惯犯,有和警察打交道的经验”于文无据。C.警察因“我”的悲哀的面孔而逮捕“我”,体现出警察的专横与粗野,并没有体现警察的正义感
8、。D.“暗示了新政策对百姓生活的改善”说法错误,这个新政策是不合理的。2.答案讲述故事:小说以“我”的心理活动贯穿全文,通过“我”在事件中的不同心理活动集中体现了“我”的遭遇的荒唐、可笑。推动情节:“我”的遭遇是故事的主要情节,由于“我”的面孔的悲哀,情节得以发展。衬托人物:小说中“我”的无辜与弱小,更加衬托出警察及政府高压统治的无理与强暴,寄予了作者对“我”深切的同情。3.答案 艺术结构上,通过“我”不想要面孔这一戏剧性情节,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上,直接吐露“我”的内心的悲凉,“面孔”是无法选择的,但“我”却因此获罪,足见“我”的痛苦之深,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
9、思想内容上,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是“我”的面孔,表现了“我”两次被判刑的荒唐,批判了高压统治对弱小者的伤害,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二、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新城道中(其二)苏 轼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注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暗用论语微子的典故:两位隐士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命人向他们问路。4.以下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
10、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搜林斧”,喻指深文周纳的党祸。这一句是说即使是无用之材,也畏见搜林利斧。即使任官在外,也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B.“疲马”一句,写马早已疲惫不堪,希望听到战场上的号角声。此句写出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的热诚。C.颈联中,作者想到茶农因为细雨而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自己的清官好友,情感和颔联相比发生了变化。D.颔联和颈联主要描绘前往新城的“道中”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_4.答案B此句意为作者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感到厌倦,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5.
11、答案首联写悠闲的生活,表达对日前悠然生活的满足。颔联“散材”和“疲马”都是自况,苏东坡在朝廷激烈的党争中无法立足,自请外调,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颈联和尾联,作者写山间美景,向田园中的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了论语中孔子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以此表达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感。解析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关注注释中有关写作背景的提示,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可以得知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悠闲生活的追求。读罢全诗,还可以体会到作者渴望归隐的情感。原味诗译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无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业已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
12、。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9分)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注箨(tu):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时明丽、清新的氛围。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尾联写诗人为鹁鸠动听的啼叫打动,而不打算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生活的喜爱之情。7.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6分)答:_6.答案C没有写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也没有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7.答案语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