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3古代美术史02 2023 北方美术ANCIENT ART HISTORYNORTHERN ART 2023 02画代表。还有一幅与人物龙凤图风格非常相似的人物御龙图,同为战国中晚期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与人物龙凤图一样,也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升天者阔袍峨冠、腰佩长剑,步履平稳,手持御缰。头顶华盖遮蔽,以丝绦飘舞表现清风吹拂,龙舟下游鱼表现黄泉与舟移。楚国的这种风格,在汉代仍得到延续,同样出现在了许多墓室壁画与漆画当中。三、先秦“精气”思想的复归与升华汉武帝以后,黄老道家思想渐渐退出高层,取而代之的是儒学。儒学的尚质不尚文、求用不务虚的学术风格,一定程度上对战国以来“迁想”“
2、传神”画作风格有所压制。尤其“文”与“质”作为儒家的审美范畴,两者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中庸”的标准内,将包括艺术在内的多种行为都规范在统一的形式之中,这一审美对肆意挥发的想象与写意画作的创制有一定阻碍作用。另外,汉代儒风盛行后,更注重人物的骨相,而非稍显虚妄的神韵。史记载吕雉、惠帝及长公主都曾路遇相师,断言日后贵不可言,正是这一风气的延续。汉书艺文志专门载有“形法家”一门图书,凡相人、相刀剑、相衣、相马、相器皿无不备有,这与魏晋对神韵的复归与追求赫然有别。正如汤用彤所言:“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17当然也正是这种压制,恰巧给了魏晋社会一个反压制,从而形成了中国艺术史上一次伟大的自觉
3、。魏晋人系统梳理儒学以前的思想,从中汲取养分,诸如庄子及稷下道家精气论等,成为中国绘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魏晋人需要的淫恣无忌、放浪形骸,在早期“迁想”“写意”实践中已然成熟,只是前人尚未加总结,更未能自觉。另外,魏晋以来的“品藻”和“清谈”对诸如“征神见貌”“传神写照”等画论的复兴也有很大的促动作用。魏晋品评人物的内容与两汉要求的重筋骨、重道德已完全不同,更多转入艺术审美与欣赏,注重人物的气度、神韵。从思想渊流的角度来看,这种对形外之“神”的强调是以先秦时期的“精气”学说为理论基础。而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说,在人物品藻与清谈行为的推动与加持下,先秦时期的“精气”学说则在此时正式延伸、跨越到了审美
4、领域之中;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就此而言,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可理解为一种在美学层面对先秦哲学思潮的复归和升华。“传神”“迁想”的美学理论既是顾氏善于总结、善于改造的智慧结晶,更是哲学思想不断沉淀、发展转化的历史产物。四、结语通过重新检视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先秦、两汉时期的艺术实践可见,顾恺之“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渊源有自,既深受先秦诸家“精气”学说,尤是其中道家一脉的滋养和影响,也延续并总结了长久以来的绘画实践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从先秦时期的“精气”学说到顾恺之的“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其间的脉络是幽
5、微曲折的。这种幽微曲折的历史发展情况,一方面表现在由于受到两汉儒学的强压,先秦时期的“精气”学说在一段时期内稍有沉匿;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由于玄学与人物品藻的兴起,魏晋时人对先秦“精气”思想的复归与升华,不仅是在哲学层面展开的,而且还将之推向了美学领域之中,最终在顾恺之处被凝结为了一种成熟的艺术理论“迁想妙得”与“传神写照”。参考文献:1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3.2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M/郭沫若.郭沫若全 集历史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55-187.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4裘锡圭.稷
6、下道家精气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86-307.5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92.7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8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84.9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99.11清阮元,校刻.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29.12三国韦昭,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32.1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
7、出版社,2019:89.14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顾恺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1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28.16赵启斌.中国历代绘画鉴赏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4-5.1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刘 宁: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责任编辑:陈期凡)金石学视域下明代古物鉴藏现象的语境探究A Contextual Study of the Ming Dynasty Antiquities Ident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from the Pe
8、rspective of Epigraphy靳 萌/Jin Meng摘 要:明代作为金石学发展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独特的古物鉴藏热潮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依旧脱离不开前代金石学兴盛的发展背景,金石学的传统为明代古物鉴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然具体原因还需深入挖掘。为何金石学发展至明代会逐渐由学术转型为鉴赏的社会风尚,则是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明代古物鉴藏现象的背后究竟有何种观念在支撑,可以更深入了解明代人的造物博古意趣。本文拟借用“语境”的观念,从金石学的视域下对于明代的古物鉴藏风气从时间、空间、持有人身份、文化修养、求购原因等多种语境进行多层次阐释和探究,论证明代出现古物鉴藏现象的必然性,致
9、力于为学界探究明代的博古艺术文化提供一个更为独特的视角和路径。关键词:明代;金石学;博古;古物鉴藏;语境金石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问。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倡导恢复礼法以及嘉奖经学的制度,宋代人逐渐开始迷恋和收集古物,伴随着墨拓术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便捷了金石文字的印拓与流传,金石学也得以诞生。其后的元明时期,则被视为金石学发展的中衰期。到了清代,金石学在继承宋代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新高峰,受“乾嘉学派”的影响,清代人注重对金石学的研究,如西清古鉴等书乃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金石著作。到了近代,金石学被视为考古学的前身,逐渐被划分进考古学的范畴当中。相较之下,学者多称元明时期为金石学发展的落寞阶段。事实
10、上,明代的金石学发展虽不如宋代和清代那样鼎盛,但盛行古物收藏鉴赏风气,出现古物鉴藏热潮也依旧脱离不开前代金石学兴盛的发展背景。为何金石学发展至明代会逐渐转型为一种人人追求购藏鉴赏的社会风尚,则是文章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王宏理在中国金石学史言:“近代以来随着学者们对于金石学的研究,由史学研究到美术研究,从收集、发掘、捶拓一直到收藏、保管再到流通,金石学历史已经不可阻挡地从国家收藏的古器物学、史学研究扩大到古董的收藏把玩。”1可见,从对金石学的学术研究扩展到对古器物的鉴藏把玩是金石学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具体原因还需深入挖掘,因此从金石学的视域考察探究明代古物鉴藏之风兴起并得以发展的原因是有迹可循的。
11、文章以明代古物鉴藏现象的原因为研究对象,从金石学的视域下以“语境”的观念对此现象进行多层次的阐释。“语境”有何含义?按照当下学者对于语境的理解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特指语言、话语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另一种指某件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为一种特定的“文本”及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2二者所讨论的,一是语言的上下文,即语境的表层含义,二是情景的上下文,涉及语境的构成因素应当属于语境的更深层次含义。如此,“语境”一词在本文中如何理解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我们界定语境的标准,认为应具有普适性和深度性,也就是说,所研究的语境因素要涵盖语境系统中的所有
12、构成因素。本文的研究主题较为契合语境探究的第二层含义。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是较早关注语境问题的,他曾明确地指出:“文本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离开了语境,故事也就没有了生命。”3当代学者李心峰也曾发表观点: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而要解读这个文本,则势必会关涉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如果艺术品缺乏语境要素的支持就无法构成艺术,只能被称为非艺术或反艺术。如果具备了一定的语境,原本是非艺术的东西却有可能被重构为艺术。艺术与语境有着密切联系,艺术品意义的形成受语境制约,已成为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共识。4这都表明语境理论已经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中心话题并且具有普适性,在
13、语境中考察明代古物鉴藏现象的研究范式4445古代美术史02 2023 北方美术ANCIENT ART HISTORYNORTHERN ART 2023 02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之处在于,首先,语境系统涵盖多种构成因素,而明代出现博古鉴藏热潮现象背后涉及的原因并不单一,其中不乏历史政治、文化传统、经济生活等诸多因素;其次,明代古物鉴藏现象如果脱离了明代社会的整体语境便构不成一种艺术文化现象,分析研究也会缺乏深度,那么研究便丢失了意义。因此,将明代博古鉴藏现象的原因放在“语境”的理论下研究是合乎情理和必要的,文章也致力于为学界探究明代的博古艺术文化提供一个更为独特的视角和路径。一、金石视域下的明代鉴藏
14、之风(一)金石缘起从历史进程纵向观看金石学的发展,它萌生于春秋末叶至隋唐五代,兴盛于北宋。根据翟耆年籀史所载,两宋期间出现的金石专著多达34种,其中欧阳修所著集古录10卷开创宋代研究金石之新风。马衡在中国金石学概要中特别指出,自郑樵创金石略,“而后金石学一科,始为专门之学”5。王国维曾说:“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6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序录更是明确指出,“庆历之际,学统四起”7。北宋庆历年间,这样学术繁盛、百家争鸣的文化热潮出现,离不开宋时社会疑古思潮的推波助澜,然而,这种思潮的兴起并非北宋庆历之际一蹴而就,宋代由于政治环境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都取得了巨大进
15、步,这使得社会结构、社会文化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文化方面变化最著。由于宋代的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自由,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的儒学经学提出质疑和反叛,疑古思潮也以势不可挡般的姿态在整个宋代蔓延开来。王应麟困学纪闻曰:“自汉儒至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8一些学者在开始怀疑引经据典的可信度下,慢慢地转向关注金石文献,金石学得以兴起,并成为一门时髦学问。在这种学术大环境之下,学者们敢于创新、变古,从而开辟了金石领域的新天地,学术研究取得了前人没有达到的新高度。最开始一批以研究和搜集金石为主的学者以刘敞和欧阳修为代表,二人分别编撰了先秦古器图碑1卷和
16、集古录10卷。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学者编撰了金石学的相关书籍,如李公麟编撰的考古图、董柏斯的博古图说、赵明诚的古器物铭碑、吕大临的考古图以及宋徽宗敕编、王黼主编的宣和博古图等。随着这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金石著录问世,金石学在宋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二)明代古物收藏的品鉴风尚与宋代相比,明代的金石学发展略显落寞,金石学类的著作相对较少。但在前朝文化的影响下,明人触类旁通,开创了文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且成果颇丰。如郭宗昌所著金石史将考证与谈论书法相结合,从而为清代金石学研究的鉴赏派和美术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赵崡著石墨镌华,里面记录碑石多达235种,是作为石刻文字考订的重要经史。古印玺研究方面其著述规模亦不小,如文彭的印史、徐官的古今印史、朱简的印章要论、方以智的印章考等。古书画收藏方面的著作有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记、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王世贞的弇州山人续稿、张丑的清河书画舫、朱存理的珊瑚木难等。不仅如此,在古物鉴定方面的著作数量更是远迈前代,如曹昭的格古要论,被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内容涉及对古琴、古书画、古碑法帖、金石遗文等多种文物进行真伪鉴别,开创了明代古物鉴赏的新潮流。同时,该书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