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62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2019-09-11 发布 2019-12-11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86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
2、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海控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霞浦县钦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林春、王晓伟、仇登高、杨永金、赵梅英、李苗苗、洪春寿。DB35/T 18622019 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及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
3、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SC/T 6050 水产养殖电器设备安全要求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C/T 9103 海水池塘水排放要求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厂化养殖 industrial culture 以车间形式实现水产经济动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注:又称“工业化养殖”,包括“流水式工厂化养殖”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3.2 循环水养殖系统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以养殖水体循环再利用为核心的水处理、养殖池以及给排水
4、管道等设施所构成的可控条件下的水产养殖系统。3.3 水循环率 water circulation rate 每小时养殖池水循环的次数。注:单位为次/h。3.4 换水率 water exchange rate 循环水养殖系统内每天加入的新水体量占系统总水体量的百分比。3.5 蛋白分离器 protein separator 采用泡沫分离方式来去除养殖污水中悬浮的胶状体、纤维素、蛋白质、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的设备。注:又称“泡沬分离器”。DB35/T 18622019 2 3.6 漩涡型固液分离器 vortex type solid-liquid separator 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形成旋涡水流,使
5、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到底部、清水从上部排水口流出进入下一级处理的集污装置。3.7 生物填料 biological padding 一种附着生物膜的载体,包括固定床填料和移动床填料。注:性能以比表面积(m2/m3)大小及挂膜速度等指标来衡量。4 基本要求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用地应包括养殖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两部分,且各部分占比应符合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场区设计应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满足渔业生产的要求。5 设计 5.1 规划 5.1.1 总体布局 养殖场应合理布置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各区规划的比例和相对位置合理。场区主干道、停车位等交通设施布局科学,便
6、于生产资料和养殖产品装卸、进出。场区内进排水管道、高低压线路、燃气、通讯等管线系统应统筹考虑线路分布和主次。5.1.2 生产区布局 5.1.2.1 养殖车间 车间的朝向应根据所在地纬度和地形等因素确定。养殖车间宜单层结构,车间内应划分养殖区和水处理区,合理布局养殖池、通道、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施等。水处理区面积应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循环处理量和水处理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应满足养殖对象正常生长,占车间总面积的1325。5.1.2.2 循环水管道 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回水及排水系统。每个养殖设施单元应设计为可单独排空和断开循环管道系统。合理布局固液分离、蛋白分离、增氧、消毒、水质在线监测等水
7、处理设施设备。养殖池与循环水处理系统间的落差可为0.6 m1.4 m,一级提水后利用系统内高程差实现养殖水的梯级自流,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5.1.3 办公区布局 办公区包括消毒间、监控室、实验室、储藏间、卫生间等。5.1.4 生活区布局 生活区包括宿舍、厨房、卫生间等。DB35/T 18622019 3 5.2 参数设计 5.2.1 养殖车间工程设计 5.2.1.1 车间构成 养殖车间主体应包括基础、地梁、墙体、棚顶、透光、通风、保温、配电、管道、灯光系统等。养殖车间为长方形,跨度14 m60 m,层高不宜超过5.0 m,养殖车间内设24套循环水养殖系统,每套系统配置812个连体养殖池。5.2
8、.1.2 车间棚顶 车间棚顶采用透光或不透光,宜低拱圆弧顶或三角形坡顶,顶面为彩钢板、石棉瓦、EPS高密度泡沫板模块、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覆盖,具有一定保温性能。车间根据地域特点考虑防风、防压和防雷措施。5.2.1.3 车间墙体 车间墙体采用EPS高密度泡沫板模块、水泥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250 mm,并具有保温性能。车间墙体应为水处理区设置独立的设备出入口,宽度不小于2.0 m,以设备方便进出为宜;应设置独立的人员出入口,并在入口处设置消毒池。5.2.1.4 车间采光 车间采光可通过屋顶设透明带或墙体开窗。5.2.1.5 车间通风 车间可采用门、窗自然通风或换气扇、排气帽等机械通风,
9、排气扇安装在车间两头山墙上,排气帽安装于棚顶,安装数量应能够满足生产需求。5.2.1.6 车间配电 车间配电电压应采用AC220/380 V。配电装置及动力控制设备应集中布置在专用电气控制室内,并符合GB 50054的规定。车间内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SC/T 6050的规定。5.2.1.7 车间通道 车间内应合理布置养殖池和车间通道,车间主通道宽度不小于1.2 m,辅道宽度不小于0.6 m。5.2.2 养殖池(桶)5.2.2.1 养殖池 5.2.2.1.1 形状与规格 采用圆形池、方形圆角池、八角形或长形池,采取地下施工、半地下施工或完全地上施工。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要求,养殖池面积以30
10、.0 m2350.0 m2,深度0.6 m3.0 m为宜。圆形池:直径为2.0 m8.0 m。方形圆角池:长宽均为12.0 m20.0 m,圆角半径应大于养殖池半径的1/2。八角形:方形池切角,面积为30.0 m260.0 m2。长形池:为流水养殖池或跑道养殖池,宽2.0 m5.0 m、长5.0 m30.0 m。DB35/T 18622019 4 5.2.2.1.2 养殖池壁 养殖池壁用混凝土(砖混或一体浇筑)或EPS高密度泡沫板模块建造,壁厚120 mm250 mm,表面应涂覆易清洗、防渗漏、不脱落的环氧涂料或油漆。5.2.2.1.3 养殖池池底 池底应采用中间低四周高的锅底形,坡度1:51
11、:10,排水口置于池底中央最低处,排水口设置防逃排污板或双通道排污装置。双通道排污系统位于养殖池中心位置,将底排与表层溢流工艺结合,底排污水进入漩涡固液分离器,表层溢流进入微滤机。排污系统的一个排污口位于养殖池底部中心,排出鱼池中约8090的固体颗粒物;另一个排污口位于水面,使漂浮于水面的油污和泡沫溢流出,并保持系统水位。5.2.2.2 养殖桶 5.2.2.2.1 形状与规格 养殖桶为圆柱形或上口径略大于底面直径的桶形,直径1.0 m8.0 m,高0.8 m1.8 m。5.2.2.2.2 材料要求 养殖桶采用无毒、平整、易清洗、耐腐蚀的玻璃钢、PP(聚丙烯)等材料建成。养殖桶的壁厚应根据口径、
12、容积和材质确定,考虑设施的耐用性与安全性。5.2.3 水处理设计 5.2.3.1 水循环处理流程图 水循环处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水循环处理流程图 水处理设施布局:养殖池双通道排污系统漩涡固液分离器微滤机(或弧形筛)蛋白分离器(或气浮池)二氧化碳刨除池(器)生物滤池调温调水池臭氧、紫外消毒器氧气锥养殖池。5.2.3.2 有机物去除系统设计 5.2.3.2.1 去除固体有机物 通过漩涡固液分离和微滤的方法去除固体有机物,按1 kg饲料产生0.5 kg固体颗粒物的处理能力配置固体物去除设备。待去除固体有机物水体宜先经漩涡固液再进入微滤装置。漩涡固液分离:漩涡固液分离设备紧贴养殖池,容器直径宜为
13、50 cm,深100 cm。微滤:滤网通常采用塑料及不锈钢材质制作,网目为100200目。常采用的微滤设备有转鼓微滤机、履带微滤机和弧形筛等。采用转鼓微滤机的,过滤面积为5 m220 m2,过滤精度150250目,处理水量增氧 消毒杀菌 固液分离 提水 泡沫分离 二氧化碳去除与多级生物净化 调温调水 养殖池 DB35/T 18622019 5 250 m3/h500 m3/h,配备动力为1.1 kW4 kW。采用弧形筛的,弧形筛丝宽1 mm、丝间距0.2 mm、丝倾角6、曲率68.8、过水量50 m3/m2h80 m3/m2h。5.2.3.2.2 去除溶解有机物 通过蛋白分离器或气浮池去除溶解
14、有机物。蛋白分离器:配置入水直径为32 mm160 mm,出水直径为63 mm250 mm,流量为5 m3/h500 m3/h。气浮池:容量10 m3,气浮泵功率2.2 kW,进气量35 m3/h40 m3/h。5.2.3.3 生物滤池设计 5.2.3.3.1 生物滤池规格 生物滤池为长方形,宽度和深度均应在3 m以内,长宽比为黄金分割值(1:0.618)。5.2.3.3.2 生物填料 生物滤池承载生物填料,有一级、二级及三级,总体积为养殖水体的3540,生物填料实际投放量应根据养殖品种对水质要求及其摄食能力作适当调整。一级滤池为滴滤池,位于二、三级滤池上方,占滤池总面积的1/51/3,宜放置
15、固定床填料,添加量占该滤池体积的8090。2级与3级滤池宜投放比表面积大于800 m2/m3塑料环或新型海绵等移动床填料,添加量占滤池体积的2535。5.2.3.3.3 水流态 生物滤池水流态通过池形、进出水口位置和充气三种方式调控。由一级滤池滴滤进入二级滤池,二级、三级滤池之间设计成“上进底出”和“下进上出”的形式,让养殖水在生物滤池内成波浪式流动。5.2.3.3.4 供气 采用充气管或曝气盘供气,并固定于生物滤池池底。如采用充气管,其直径2.6 cm,管间距30 cm,充气孔向下,气孔直径0.4 mm2.0 mm,孔间距20 cm,外接罗兹鼓风机。5.2.3.3.5 pH 调节 可通过添加
16、石灰水、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方式调节pH,使淡水养殖pH稳定在6.58.5,海水养殖pH稳定在7.08.5。5.2.3.3.6 排污 生物滤池底部应安装排污管,排污管直径常见规格110 mm。5.2.3.4 脱气设计 5.2.3.4.1 脱气池式 脱气池有效水体10 m3,采用池底固定微孔管充气,常用微孔管直径2.6 cm,管间距20 cm,充气孔直径0.4 mm0.6 mm,孔间距10 cm,外接罗兹鼓风机。DB35/T 18622019 6 5.2.3.4.2 抽气箱式 箱体材料为混凝土或塑料板等,容积5 m310 m3,内部填充塑料条棒填料,顶部封闭,配置外排风机。布水管位于填料上部,水流滴滤通过填料层。进气风道位于脱气箱侧面或底部,由穿孔塑料板封档或留空。5.2.3.4.3 吹气箱式 箱体材料为塑料板或塑料膜等,容积5 m350 m3,可配置鼓风机,由箱体底部吹气。内部填充塑料条棒型填料或斜板材料,布水管位于填料上部,水流滴滤通过填料层。5.2.3.5 消毒杀菌设计 5.2.3.5.1 紫外杀菌消毒 紫外消毒池位于脱气池之后,常见规格为长1.2 m,宽1 m。垂直布置紫外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