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200.20 B 3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8212013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3-02-04 发布 2013-03-04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821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太湖县标准计量质量检验学会、太湖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健、余登九、陈战华、张院生、程宇忠。DB34/T 18212013 1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2、准规定了茶油加工要求与管理、原料、茶油初加工技术、茶油精炼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徽省境内优质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选、烘干、剥壳、分离、破碎、蒸炒、压榨、精制等工艺制成的压榨茶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2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
3、B/T 19630.3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GB/T 19630.4 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 3 加工要求与管理 3.1 加工环境 工厂周边环境应符合 GB/T 19630.2 对有机产品加工环境的要求。3.2 规划建设与设备 3.2.1 工厂规划、建设、设备设施、安全要求符合 GB 14881 和 GB/T 19630.2 的规定。进入加工区应设有专门的消毒更衣室。3.2.2 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专用,应在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清洁无污染。3.3 人员 3.3.1 从事茶油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生产与加工培训,树立茶油加工基本理念,熟悉有茶油加工基本标
4、准,掌握茶油加工操作基本要求和技能。3.3.2 直接从事茶油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不能上岗。3.3.3 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现场必须净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3.4 加工厂管理 DB34/T 18212013 2 3.4.1 管理系统 生产厂管理体系应符合 GB/T 19630.4 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完备的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内部检查、追踪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并加以实施和保持。3.5 生产管理 茶油生产的投入品的选择和使用均应符合 GB/T 19630.2 的规定。4 有害生物防治 4.1 在厂区内消除
5、消灭卫生死角,消除有害生物孳生条件。4.2 在门、窗、通风口设立物理隔离装置如聚乙烯防虫网等装置防止有害生物接触加工和处理设备。4.3 在加工储藏场所内,可以设置粘着性捕害工具、悬挂光电杀虫器等设备来捕杀有害生物。4.4 保持加工车间干燥,及时清除清洗过程中外溢的水,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5 原料 5.1 加工茶油的原料应为有机油茶生产基地生产的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油茶。有机油茶符合 GB/T 19630.1 和 GB/T 19630.2 的要求。5.2 生产过程使用的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6 有机茶油初加工技术 6.1 有机茶油初加工的方法 主要有冷榨法和热榨法两种。6.
6、2 冷榨法 6.2.1 筛选 采摘的茶籽经风选或磁选后清除杂质,从而提高产量,减少机械故障。6.2.2 烘干(晒干)使山茶籽水分含量控制在 12以下,提高出油率。6.2.3 剥壳 减少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减轻毛油颜色,提高产量和毛油品质。剥壳设备根据山茶籽的品种而确定,主要有离心撞击式和锤片式两种。如何选用取决于山茶籽的水分高低、籽粒大小及成熟情况。6.2.4 仁壳分离 通过风选使仁与壳分开。壳中含仁的高低与剥壳设备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使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可塑性达到平衡,仁中含壳应控制在 1215。6.2.5 低温压榨 DB34/T 18212013 3 待加工的油茶籽直接投放于螺旋压榨机
7、压榨。加工过程中应根据出饼口温度适当控制茶籽投放速度,压榨时膛内温度不得超过 80。冷榨毛茶油存放于干净的专用集油箱内。6.3 热榨法 筛选、烘干、剥壳、分离工序与 5.1.1、5.1.2、5.1.3 和 5.1.4 相同。6.3.1 破碎 根据山茶籽仁含的水分确定其破碎程度。水分略高时,破碎料大小控制在 3 毫米;水分较低时控制在 35 毫米。否则碎仁在蒸炒过程中可能造成里生外熟,在压榨时排渣增多,影响出油率。6.3.2 蒸炒 山茶籽仁的蒸炒是利用本身含有的水分经受热汽化以达到蒸料的目的,直至蛋白质基本性时才进入炒料脱水过程。控制炒后料中含水分为 34,料温 115即可进入下道工序。6.3.
8、3 压榨 蒸炒好的物料入榨温度不得低于 80,水分应控制在 3。温度过高,可塑性加大;温度过低,阻抗性增强。热榨毛茶油存放于干净的专用集油箱内。7 茶油精炼 7.1 杂质过滤 7.1.1 加工后的油茶毛油,应进行毛油过滤,及时清除加工过程中混杂的机械杂质。7.1.2 过滤方法可采用重力过滤、加压过滤或离心过滤。7.1.3 过滤材料选用优质无污染的帆布、斜纹布等。7.1.4 过滤的最佳温度为 3540。7.2 脱胶 利用胶溶性杂质的清水性和在介质作用下使不水化的胶质转化为可水化胶质的原理,使胶溶性杂质吸水膨胀,凝聚并分离出来。脱胶剂一般选用柠檬酸,用量为 2左右。7.3 脱酸 采用低温加碱搅拌一
9、段时间,使其充分中和反应,反应完毕再提高温度,使游离脂肪酸析变成可溶于水的盐,而被去除。7.4 水洗 用水量 510,通过充分搅拌洗涤 20 分钟,水洗 6 次。7.5 脱水 脱水方式一般采用真空脱水,最佳温度为 110,真空为 1.3 kPa,脱水时间为 5 小时。7.6 脱色 在真空状态下,使用一定的吸附剂后搅拌加热,从而进行有效的茶油脱色。DB34/T 18212013 4 7.7 脱蜡(脂)山茶籽油脱蜡过滤是利用结晶、养晶罐与过滤机的高度差,以自流的方式进行的。7.7.1 开启冷水机组,待运转正常后从周转油箱中将脱色油泵入结晶罐。7.7.2 测油温,将冷却温度设置在比油温低 25,开启
10、结晶罐搅拌器、冷却液循环泵。7.7.3 待油温接近设置温度时,再做与前次相同设置。当油呈浑浊状时,降低搅拌速度。油中有晶核形成时,再次降低搅拌速度。到养晶(在结晶罐内进行)时,再降低搅拌速度直到过滤完毕。7.7.4 在过滤前要检测室内温度是否为 515,否则要开启空调调整室温,才能开始过滤。7.8 脱臭 茶油在真空度为 260 Pa,温度 180,蒸汽耗量为茶油重量的 38的条件下,借助水蒸气蒸馏的方式去除茶油中的臭味物质。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茶油冷却至室温后,用全自动电脑包装机进行包装。8.2 茶油的包装材料应符合 GB/T 17374 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禁止使用接触过禁用物质的包 8.3 装物和容器。在产品包装上的印刷油墨或标签、封签中使用的粘着剂、印油、墨水等必须是无毒的。8.4 茶油的包装标志应符合 GB/T 19630.3 的要求。8.5 运输车辆应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污染和标签脱落。8.6 成品茶油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处,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一同存放。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