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32/T797-2005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产地环境要求、菌种制作、场地及菇棚、栽培技术、采收与采菇期管理以及相关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大棚双孢蘑菇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468-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
2、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GB/T7482-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铁目视比色法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分光光度法GB/T7486-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T15262-1994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4-1994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4-1995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6-1995环境空气
3、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m法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DB32/T 343.3-1999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品安全标准3产地环境要求3.1生产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3.2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环境空气质量指标项目日平均浓度1h平均浓度总悬浮颗粒数,mg/m0.30二氧化硫,mg/m0.150.50氮氧化硫,mg/m30.100.15氟化物,g/(dm3.d)5.0铅,g/m31.53.3生产用水质量167DB32/T797-2005栽培床架3层,每层4条纵向栽培床面,两边栽培床宽各80cm,中间两个
4、栽培床宽各1.8m。人行道宽80cm,纵向3条(各床之间),横向2条(靠棚边各有1条人行道)。最下层床架距地面35cm40cm,上下床架面距55cm60cm,顶层距棚膜垂直距离50cm60cm。5.4通风菇棚两头开南、北门1扇。5.5消毒菇棚在栽培前10d,密闭棚室,每m用40%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薰蒸,上料前2d,通风消除异味。6栽培技术6.1培养料6.1.1配方按111m计算,干稻草1500kg、麦草750kg、菜饼200kg、尿素20kg、磷肥30kg、石膏40kg、熟石灰50kg。6.1.2预堆稻草及麦草堆制前3d用5%石灰水预湿碱化,堆制料含水量达饱和状态。6.1.3建堆每一层
5、草(厚度30cm左右)撒一层硫酸胺,硫酸胺用量为草料重量的1%及原辅材料,直至料堆高1.5m1.6m,宽1.8m2.0m,长度不限。6.1.4翻堆堆料后翻倒三次,当堆温上升至70以上,且开始降温时翻堆,一般间隔天数为4d5d,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绵软,无氨味,pH7.8pH8.0。6.1.5二次发酵将草料搬入大棚层架上呈垄形,密封大棚,通入蒸汽,待料温达6065保温1d,然后降温至4550保持2d3d;草料偏干,用2%3%石灰水上清液喷洒,达含水量65%。6.1.6培养料质量质地松软,不粘不臭,有弹性,无氨味,有糖香,呈棕褐色,含水量65%,pH7.0pH7.5。6.2栽培管理6.2.1接
6、种待料温降至2627,整平床面,均匀播种,每110m2用种120瓶150瓶栽培种,将菌种置于容器中,轻轻掰散,将接种量的70%撒于料面,轻轻震动料面,使菌种落入料中0.25cm0.30cm,再将剩余30%菌种均匀撒在料面,并用木板轻轻拍平。6.2.2发菌管理接种后3d内,密闭棚室,温度不超过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接种后3d5d,适当通风保湿,接种后10d15d,加大通风量降湿发菌。如发现杂菌,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6.2.3覆土每111m,用稻田土4000kg5000kg,稻糠100kg(100蒸1h),均匀拌和晒干,机旋碎,土块直径约2.5cm,手捏成团,落地不散为宜,pH7.0pH7.5,拌和均匀。在接种后18d20d进行覆土,覆土厚度3cm4cm。6.2.4覆土后管理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