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61828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DB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292019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area 2019-03-21 发布 2019-04-2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35292019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产业循环发展.2 6 资源循环

2、利用.2 7 农业节约生产.2 8 产品质量安全.2 9 组织管理.3 10 评价.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评价表.4 DB37/T 352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仙农园蔬牧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女子学院、淄博市技术标准情报所、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洁、吴英新、王波、相吉利、吴莉、翟国印、侯恒

3、军、王康、王纯良、石胜利、张惠东、任加新、陈磊、芦相英、杨宗波、赵胜建。DB37/T 35292019 1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产业循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农业节约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体系建设、组织管理、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575

4、 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 NY/T 2148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SB/T 10469 电子商务商品营销运营规范 SB/T 10873 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管理技术规范 SB/T 10919 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技术规范 SC/T 1132 鱼药使用规范 TD/T 10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modern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demonstr

5、ation area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原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生态环保、农产品安全优质的现代农业形态,总结和示范推广生态农业循环领域建设成果与适用技术的生态循环农业区域。4 基本要求 4.1 应明确发展目标,倡导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DB37/T 35292019 2 4.2 应推广应用农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推进农牧结合和三产融合,建立绿色化农业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水平。4.3 应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6、在三产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优化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推广新技术。5 产业循环发展 5.1 示范区应相对连片,农业种植面积不低于 5 000 亩,主导产业区块优势特色明显。5.2 应具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态循环特征,能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循环产业体系。5.3 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之间种养平衡、循环发展和有机耦合。5.4 应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符合 GB/T 30600、NY/T 2148、TD/T 1033 的要求。5.5 宜依托区域现有资源构建农产

7、品现代流通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和建设应符合 GB/T 19575、SB/T 10873、SB/T 10919 的要求,电子商务管理应符合 SB/T 10469 的要求。5.6 宜根据需要配套建设粮食储备、物流设施、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5.7 应根据需要建设示范区生产经营体系,提升示范区建设管理水平,完善示范区服务能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6 资源循环利用 6.1 应遵循“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原则,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制度体系。6.2 应建立完善的“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产业循环模式并广泛推广应用。6.3 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

8、集和处理水平,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18596 的要求。6.4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 95%和 65%以上。6.5 应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率达 100%,无秸秆焚烧现象。6.6 应全面使用标准地膜或降解地膜,沼肥利用率及农药瓶、袋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处理率均达95%以上。7 农业节约生产 7.1 应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设施栽培等节约型农业技术。7.2 应推广使用环保节约型设施设备,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环保节约型设施普及率达 100%,生态养殖技术得到普及。7.3 应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推广高效

9、低毒农药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下降。7.4 规范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健全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兽药使用应符合 NY/T 472 的要求,渔药使用应符合 NY/T 755 的要求。7.5 应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8 产品质量安全 DB37/T 35292019 3 8.1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 100%。8.2 主导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覆盖率达 100%,无较大质量、安全、环保责任事故。8.3 农产品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不低于 98%,主要农产品质量

10、安全实现可追溯。8.4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9 组织管理 9.1.1 宜根据需要建立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人员组成的协调机构。9.1.2 宜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普及生态循环农业知识,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9.1.3 宜与行业协会、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机构建立联系,建立生产服务体系。10 评价 10.1 评价方式 10.1.1 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方式。10.1.2 各区域自行开展的评价为自我评价,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价为外部评价。10.2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10.2.1 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法

11、评价示范区建设。10.2.2 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层析分析法根据评价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指标设置及评价方法说明可参照附录 A。10.2.3 建设成效的评价应采用目标比较法,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后的实际建设效果与预计建设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预计目标完成程度,并将目标完成百分比换算成百分制打分。DB37/T 35292019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评价表 本表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打分栏和打分说明共五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表A.1。本表设计为百分制,最终得分以“实得分+否决情况”格式表达,出现否决情况即为不及格。每个三级指标要求按100分制打分。在

12、使用本表前,使用人员需进行统一培训。本表可设计为带有自动计算功能的电子表格。最终评价结果可分为:分值90分以上优秀,分值76分89分良好,分值60分75分合格,分值60分以下不合格。DB37/T 35292019 5 表A.1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评价表 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及权重 三级指标及权重 打分 打分说明 建设要求(20%)资源条件(30%)影响因素(100%)系统分析区域资源、能源消耗情况;污染物排放和处置情况;废弃物产生及交换、循环利用情况;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和资金投入情况。实施方案(70%)方案编写(30%)方案应包括建立协调机构、任务分工、重点任务的落实路径和时间表

13、,具体保障措施等内容。目标任务(35%)应在识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和其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将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具体化,明确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清洁生产(35%)应围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推动生态循环产业链搭建、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环保设施建设。建设内容(20%)建设原则(40%)区域布局(20%)应对农业产业的布局总体设计或进行布局优化,示范区应相对连片,农业种植面积不低于 5 万亩。能效利用(20%)应推广应用节药、节肥、节水、节地、节能、新能源等先进适用技术。种养业废弃物应充分循环利用

14、。污染防治(20%)应监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治理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循环农业产业链(20%)应遵循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的原则,建设产业间首尾相连、闭路循环的产业体系,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安全(20%)农产品生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农产品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合格率不低于99%,主导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覆盖率达 85%。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35%)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55%)应采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

15、10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45%)应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配套服务(25%)配套服务(100%)提供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监管等服务。DB37/T 35292019 6 表 A.1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及权重 三级指标及权重 打分 打分说明 建设管理(30%)协调机构(30%)建立协调机构(100%)应根据确定的生态循环示范范围和特点,建立由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组成的、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组织实施(50%)监督检查(50%)应建立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

16、追究制度,按照实施方案中的计划,指定专人定期监督检查各项建设工作。持续改进(30%)监督检查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协调机构。协调机构应及时处理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并做好反馈处理记录。宣传推广(20%)应组织观摩学习有代表性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建设典型案例,营造建设氛围。保障措施(20%)政策保障(30%)应结合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制度,保障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服务体系(40%)应与行业协会、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机构建立联系,建立生产服务体系。长效机制(30%)应建立示范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成效(30%)经济社会发展指标(25%)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30%)农业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高于全省同类耕地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 10%。农村人均纯收入(30%)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人均收入 10%。农林牧渔业商品率(20%)农林牧渔业商品价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三品一标占比(20%)三品一标覆盖率达到 100%。资源减量投入指标(15%)化肥施用强度(25%)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作物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