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990.12019 毒蘑菇识别 第 1 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 2019-07-04 发布 2019-08-0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T 2990.12019 I 前 言 DB13/T 2990 毒蘑菇识别分为下列几部分:第1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第2部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第3部分:胃肠炎型毒蘑菇;第4部分:神经精神型毒蘑菇;第5部分:溶血型毒蘑菇;第6部分:光过敏性皮炎型毒蘑菇。本部分为DB13/T 299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
2、师范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学院、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安、赵立强、张金秀、姚清国、刘倩倩。DB13/T 2990.12019 1 毒蘑菇识别 第 1 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识别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术语和定义、河北主要毒蘑菇类型、中毒症状和形态识别特征。本标准适用于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识别。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3 术语
3、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毒蘑菇 指误食后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野生蘑菇。3.2 蘑菇毒素 指毒蘑菇中含有的危害人体健康、引发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有毒化学物质。3.3 鹅膏肽类毒素 指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一些种类含有的鹅膏毒肽、鬼笔肽类等蘑菇毒素。3.4 急性肝损害型中毒 指食用毒蘑菇后引起的转氨酶剧增、肝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肝脏等器官衰竭的中毒现象。4 主要毒蘑菇类型 引起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蘑菇种类主要包括:鹅膏菌属(Amanita)、环柄菇属(Lepiota)、盔孢伞属(Galerina)的一些种类。DB13/T 2990.12019 2 5 临床中毒症状 误食此类毒蘑
4、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误食后6 h12 h为潜伏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误食后6 h48 h为胃肠炎期,中毒者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症状;误食后48 h72 h为假愈期,中毒症状消失,近似康复,但肝功酶和胆红素开始上升;误食后72 h96 h为内脏损害期,中毒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随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剧增,肝肾功能恶化,最终导致肝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 形态识别特征 6.1 鹅膏类 6.1.1 一般形态识别特征 中大型蘑菇。子实体肉质、伞状。菌盖上常附带各式菌幕残余物;菌柄实心、具菌环;菌托呈膨大球状;孢子
5、印迹白色。幼菇常被白色外菌幕包裹,成熟子实体呈现“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穿鞋(指有菌托)”的特征。可参考图1进行识别。图 1 鹅膏类子实体一般形态特征 6.1.2 常见有毒种类的形态识别特征及生境 6.1.2.1 鳞柄白毒鹅膏 Amanita virosa(Fr.)Bertill.子实体中等大,通体洁白。菌盖白色;菌柄白色有絮状鳞片;菌环白色、膜质;菌柄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苞片状,肥厚;孢子印白色。夏秋季于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可参考图2进行识别。DB13/T 2990.12019 3 图 2 鳞柄白毒鹅膏形态识别特征 注:白色鹅膏菌可看成一个家族,均剧毒,常被称作“
6、毁灭天使”、“白毒伞”。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均具纯白色菌盖、菌环和菌托;菌柄有或无鳞片。常见种还有白毒鹅膏(Amanita verna)、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裂皮鹅膏(Amanita rimosa)等。6.1.2.2 芥黄盖鹅膏 Amanita subjunquillea S.Imai 中小型菇。菌盖平展后中部稍凸,污橙黄色到芥土黄色,边缘颜色较浅,表面平滑或有似放射状纤毛状条纹,边缘似有不明显条棱,湿时粘,有时附白色菌托残片。菌肉白色,近表皮处带黄色,较薄。菌褶白色,离生,稍密。菌柄黄白色,有纤毛状鳞片。菌环黄白色,膜质,生菌柄之上部。菌托灰白色,苞状,大。孢子印白色
7、。夏季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单生。可参考图3进行识别。注:黄色鹅膏菌可看成一个家族,一般均剧毒。该家族成员菌盖表面均以黄色色调为主变化;菌柄近圆柱形,白色至淡黄色,常被纤毛状或反卷的淡黄色状鳞片;基部菌托近球形、苞状;菌环白色、膜质,近顶生。孢子印白色。常见种还有橙黄鹅膏(Amanita citrina)、姜黄鹅膏(Amanita flavipes)等。DB13/T 2990.12019 4 图 3 芥黄鹅膏菌形态识别特征 6.1.2.3 淡红鹅膏菌淡红鹅膏菌 Amanita pallidorosea P.Zhang&Zhu L.Yang.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近白色,中央凸起呈淡粉红色,边缘无沟纹
8、,但有时有辐射状裂纹;菌褶白色至污白色,短菌褶近菌柄端逐渐变窄。菌柄细长,污白色至淡黄褐色,基部近球形;菌环近顶生至上位,膜质、白色。夏秋季在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可参考图4进行识别。图 4 淡红鹅膏菌的形态识别特征 DB13/T 2990.12019 5 6.2 环柄菇类 6.2.1 一般形态识别特征 环柄菇与鹅膏菌形态特征相比,具有明显的菌环,且菌环通常持久,但无菌托。6.2.2 常见有毒种类的形态识别特征及生境 6.2.2.1 肉褐鳞环柄菇 Lepiota brunneoincarnata Chodat&C.Matin 子实体小型。白色或污白色菌盖表面排列有同心环状褐色鳞片,中部
9、鳞片密集;菌褶离生,白色带粉色,受伤变为暗红色;菌柄与菌盖同色,无明显菌环,只有一个像菌环似的膜质痕迹,痕迹以下具小鳞片,松软至空心。孢子印白色。夏秋季于林下、路边草地上均可生长。可参考图5进行识别。图 5 肉褐鳞环柄菇形态识别特征 6.2.2.2 栗色环柄菇 Lepiota castanea Qul.子实体小型。菌盖平展后中部下凹,中央凸起,表面颜色土褐色至浅栗褐色,中部色暗,表皮裂后形成粒状小鳞片;菌褶白色带黄,较密;菌柄细,无明显菌环,类似菌环以下同菌盖颜色,有细小鳞片且往往呈环状排列,内部松软至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夏秋季于林中或林缘地上群生或散生。可参考图6进行识别。DB13/T 29
10、90.12019 6 图 6 栗色环柄菇的形态识别特征 注:栗色环柄菇可看成一个家族,一般均剧毒。其共同特征是菌盖多有褐色鳞片。常见近缘种有细鳞环柄菇(Lepiota clypeolaria)、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ta)、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近肉红环柄菇(Lepiota subincarnata)、等。6.3 盔孢伞类 6.3.1 一般形态识别特征 盔孢伞菌属丝膜菌科,孢子锈褐色。子实体较小。菌盖呈黄褐色,有些菌盖的中央颜色变深。6.3.2 常见有毒种类的形态识别特征及生境 6.3.2.1 纹缘盔孢伞 Galerina marginata(Bat
11、sch)K hner 子实体小型。菌盖半球形、钟形至扁平部凸起,初期污黄色,后呈黄褐色,中部色深,湿润时粘;菌褶较密,初期黄色,后变黄褐;菌柄上部黄色,下部黑褐色,空心;菌环膜质,生菌柄上部。孢子印锈色。该菌又称秋盔孢伞,常在森林朽木上丛生。可参考图7进行识别。DB13/T 2990.12019 7 图 7 条纹盔孢伞菌的形态识别特征 注:该类菌可看成一个家族,菌盖、菌褶后期均黄褐色,且均剧毒,与之形态和毒性相似的还有:细条盖盔孢菌(Galerina subpectinata)、条盖盔孢菌(Galerina sulciceps)、毒盔孢菌(Galerina venenata)、纹缘盔孢伞(Galerina marginata)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