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61937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DB14T 687-2017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6872017 代替 DB 14/T 687-2012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10 发布 2018-02-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4/T 687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 原种生产.3 5 良种生产.6 6 贮藏运输.7 7 质量检验.7 8 产地检疫.7 9 生产档案.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马铃薯病虫害防控药剂推荐表.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马铃薯脱毒种薯田间档案观察记载表.11 DB

2、14/T 687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 14/T 687-2012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与DB 14/T 687-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订了术语和定义;删除了第4章有害生物;修订了4.3.3.2药剂拌种;修订了4.4.2.2合理施肥;修订了4.5.2种植密度;修订了4.7病虫害防控;修订了4.8.1杀秧;合并修订了第6章贮藏运输;修订了第7章检测方法;修订了第8章产地检疫;增加了第9章生产记载;增加了附录A、附录B。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薯类脱毒

3、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青云、杜 珍、阎会平、弓贵明、柴生武、田志刚、苗耿志、韩慧敏、杨 春、杜培兵、何 江。DB14/T 6872017 1 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种和良种生产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贮藏运输、质量检验、产地检疫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脱毒马铃薯原种和良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3

4、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GB/T 29379 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 NY/T 401 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96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NY/T 2678 马铃薯6种病毒的检测法 RT-PCR NY/T 274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核酸斑点杂交法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脱毒种薯 选择无PSTVd的马铃薯块茎,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通过病毒检

5、测确认不带PVX、PVY、PVS、PVA、PVM、PLRV和PSTVd的试管苗(试管薯),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逐代扩繁的符合GB 18133相应要求的各级种薯。3.1.2 原原种(G1)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室(棚)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相应要求的,用于原种生产的微型种薯。DB14/T 6872017 2 3.1.3 原种(G2)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相应要求的,用于生产一级种的种薯。3.1.4 一级种(G3)用原种作种薯,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相应要求的,用于生产二级种的

6、种薯。3.1.5 二级种(G4)用一级种作种薯,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 18133相应要求的,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3.1.6 良种 一级种和二级种的统称。3.1.7 有害生物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物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3.1.8 检疫性有害生物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3.1.9 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 在栽种的植物中存在,影响这些植物本来的用途,在经济上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因而在输入缔约方境内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VX:

7、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Y: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S: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M: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毒)。DB14/T 6872017 3 PVA: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YDV:马铃薯黄矮病毒(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PMTV:马铃薯帚顶病毒(Potato mop-top

8、 virus)PSTVd: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4 原种生产 4.1 生产方式 开放式生产和网棚设施生产。4.2 产地环境 4.2.1 基地选择 4.2.1.1 种薯产地应符合 GB 7331 的规定。4.2.1.2 种薯基地应选择年平均气温在 4 6,无蚜虫或蚜虫较少的高纬度或高海拔、气候冷凉的地区。开放式生产,海拔高度应在 1 300 m 以上;海拔不足 1 300 m 的地区应选择 60 目防虫网棚设施生产。4.2.2 地块选择 4.2.2.1 选择三年以上无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烟叶等茄科作物种植的地块。4.2.2.2 种薯

9、田周围自然隔离条件良好,与马铃薯不同级别种薯或商品薯、茄科及十字花科、桃园、杏园、苜蓿田、葵花、槐树等易引诱蚜虫的作物地块有适当的隔离距离。开放式繁种田在无自然隔离条件下,隔离距离应符合 GB 7331 的规定。4.2.2.3 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不应作种薯田,禁止选择施过长效除草剂的地块。4.2.2.4 应具备灌溉条件,排水良好。4.2.2.5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良好、肥力较好、pH8.5 的轻质壤土、沙壤土。4.3 种薯准备 4.3.1 种源 选用脱毒原原种作种源,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相应规定 4.3.2 种薯用量 根据微型薯大小及品种、种植条件和种植密度等确定种薯数量,具体

10、见表1。表1 原种田亩用种量 微型薯重量(g)1.02.9 3.05.0 5.110.0 10.1 播种量(粒/667 m2)8 000 6 000 5 000 4 000 4.3.3 种薯处理 DB14/T 6872017 4 4.3.3.1 种薯催芽。播种前 1520 d 将种薯出窖,首先淘汰烂薯、畸形薯。将种薯摊薄,置于具有散射光、16 20 的条件下。幼芽萌发后,每隔 35 d 小心翻动一次,并随时淘汰烂薯。经晒种催芽,使种芽粗壮呈紫色,长 0.5 cm 左右。4.3.3.2 药剂拌种。针对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预防对象。可选用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35 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1、 35 g+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 3 500 万单位)可湿性粉剂 15 g 对水 3 L 溶解,喷雾种薯 100 kg,再均匀拌入 1.5 kg 滑石粉。然后将种薯摊薄放在通风阴凉处 35 d。摊晾条件宜保持在温度 17 18、空气相对湿度 80%90%。4.4 整地施肥 4.4.1 整地 秋季深耕土壤 30 cm35 cm;早春顶凌耙耱;播种前整地,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4.4.2 施肥 4.4.2.1 平衡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避免过量施用氮肥。4.4.2.2 按 NY/T 496 的要求合理施用肥料。应用测土配方

12、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等因素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一般每 667 m2生产 1 000 kg 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4.1 kg5.0 kg,纯磷(P2O5):0.8 kg2.5 kg,纯钾(K2O):4.0 kg9.0 kg。氮肥总用量的 70%做基肥,30%做追肥;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总用量的 50%70%做基肥,剩余的做追肥。4.4.2.3 基肥每 667 m2施入 2 000 kg3 000 kg 有机肥,结合秋深耕或春季耕地时施入。专用肥和化肥做种肥,播种时穴施或沟施,不可与种薯接触。禁止施用茄科植物残株沤制的肥料。4.5 播种 4.5.1 播种时间 播种期

13、应根据气侯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应晚于商品薯的播种。当气温达到12 左右,10 cm地温稳定在10 时即可播种。4.5.2 种植密度 与4.3.2表1种薯用量相同。采用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种植,垄距70 cm120 cm,根据不同播种方式确定。单垄单行畜力耕种70 cm,株距20 cm25 cm;大型耕作机械90 cm,株距15 cm20 cm。中小型机械采用单垄双行,垄距110 cm120 cm,小行距25 cm30 cm,株距25 cm30 cm。种植密度还应视土壤肥力和品种类型确定。4.5.3 播种方法 机播时,开沟、点种、施肥、起垄一次完成。人工平播时,以畜力开沟、人工点播、耱平、适当镇压

14、保墒。5 g以下的微型薯播种深度6 cm8 cm;5 g以上的微型薯播种深度8 cm10 cm,视土壤墒情作适当调整,以播种在湿土层为宜,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促进出苗。4.6 田间管理 4.6.1 中耕培土 DB14/T 6872017 5 一般进行 23 次,当马铃薯齐苗后浅中耕培土一次,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以距母薯 15 cm20 cm 为宜,呈梯形宽垄。4.6.2 灌溉排水 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不宜采用地表集雨灌溉。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土壤含水量在苗期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现蕾至开花期达到70%80%;收获时达到60%左右。生长

15、中后期降雨量大时,应注意田间排水。4.6.3 追施肥料 追肥一般在现蕾期进行,采用沟施、穴施或用水溶性肥料进行水肥一体化追施。每667 m2可追施尿素8 kg15 kg,适量追施钾肥。适量补充硫酸镁、硫酸锌、硼酸等微量元素肥料。弱苗可酌情早追肥,壮苗酌情少施,偏旺苗可不施。追肥应结合灌溉或降雨进行。生长中后期若植株早衰,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6.4 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分别在苗期、开花期及收获前二周进行。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对种薯田进行全面检查,拔除病株、杂株、劣株和疑似株,将拔除株的茎叶和块茎全部小心放入袋中,带出田间处理。如发现田间有蚜虫时,应先用药剂灭蚜,然后再拔除病株带出

16、田间。4.7 病虫害防控 4.7.1 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病害预测预报预警提前防控,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避免退化。4.7.2 主要病虫害 防控 GB 18133 中 4.1 规定的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和传播病毒的蚜虫及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4.7.3 化学防控 4.7.3.1 应严格执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科学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病虫害。化学药剂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施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根据附录 A 表 A.1 选择适宜药剂进行防控,每 667 m2用量按标签要求正确使用。田间作业工具应专用,使用前严格进行消毒。作业时,应由高级别种薯田向低级别种薯田依次进行。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穿消过毒的工作服,严禁吸烟。4.7.3.2 早疫病。进入雨季,每隔 710 d 喷施 1 次保护性杀菌剂,连续喷 23 次。4.7.3.3 晚疫病。当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或始见中心病株,或周边 5 km10 km 范围内已经发生晚疫病时,可进行第一次用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拔除中心病株后,应对病株周围 50 m 范围内喷施治疗性杀菌剂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