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B 09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042020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 Cod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classifi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afety production risks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in grain purchasing and storage enterpri
2、se 2020-03-16 发布2020-03-30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DB22/T 31042020I 目 次 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14.1 自主建设.14.2 设置机构.24.3 职责分工.24.4 健全制度.24.5 组织培训.24.6 全员参与.24.7 闭环管理.24.8 监督考核.25 工作程序.25.1 工作流程.35.2 危险源辨识.35.3 风险分析.35.4 风险评估.35.5 风险分级.35.6 风险分级管控.45.7 安全风险告知.55.8 隐患排查.55.9 隐患分级和治理.76 文件管理.97
3、信息化建设.98 持续改进.98.1 评审.98.2 更新.108.3 改进.10附录 A(资料性附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11附录 B(资料性附录)危险源辨识清单(样例).12附录 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及危险源风险等级统计清单(样例).13附录 D(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例).17DB22/T 31042020II 附录 E(资料性附录)安全风险告知(样例).19附录 F(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例).20附录 G(资料性附录)隐患治理记录(样例).22DB22/T 31042020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
4、准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延坤、冯锡仲、王显复、石井峰、金大勇、杨丹旭、周斌、单联宏、朱茂林、金鑫、梁玉国。DB22/T 310420201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B22/T 288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DB22/T 2884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22/T 2881、DB22/T 288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DB22/T 2881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粮食收储企业 grain purchasi
6、ng and storage enterprise 仓容规模500吨以上或者罐容规模100吨以上,专门从事粮油收储活动,或者在粮油收购、销售、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3.2 双重预防机制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两项有效工作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把风险用数值表现出来,按等级合理配置资源,分级管控不同等级风险,并通过排查风险管控过
7、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治理隐患,动态管控风险。DB22/T 2881-2018,定义2.1 4 基本要求 4.1 自主建设 DB22/T 310420202 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与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和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工作。4.2 设置机构 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仓储、设备、电气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4.3 职责分工 4.3.1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8、。4.3.2 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4.3.3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3.4 其他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做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4 健全制度 宜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形成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粮食收购、烘干、储存、运输、销售等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包含以下制度:a)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5 组织培训 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
9、设需要,编制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对本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程序、方法进行培训学习,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至少包含以下材料:a)计划或方案;b)内容;c)签到表;d)考试试卷;e)效果评估报告。4.6 全员参与 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人员,应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和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环节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4.7 闭环管理 应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和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全闭环管理。4.8 监督考核 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
10、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记录、存档。5 工作程序 DB22/T 310420203 5.1 工作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参见附录 A。5.2 危险源辨识 5.2.1 辨识范围 应从区域位置、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方面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a)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b)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车辆;c)工艺、管理、人员等变更;d)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等阶段;e)粮食收购、烘干、入库、储存、熏蒸、出库等过程;f)涉及的危险化学品;g)维修、改造、废弃、拆除和处置;h)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等。5.2.2
11、辨识内容 5.2.2.1 应按 GB/T 13861 的规定,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5.2.2.2 应从周边环境、自然因素、设备设施、粮食特性、安全管理、工艺等方面查找和确定危险源存在部位和方式。5.2.3 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辨识;b)对于危险物质、设备设施,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辨识;c)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应按 GB 18218 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d)危险源辨识清单,参见附录 B。5.3 风险分析 应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12、5.4 风险评估 5.4.1 应基于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当前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风险评估。5.4.2 风险评估选择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b)风险矩阵分析法(LS)。5.5 风险分级 5.5.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原则。DB22/T 310420204 5.5.2 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5.5.3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能发生
13、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或后果严重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条件依然存在的;c)构成重大危险源的;d)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e)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和危险源风险等级统计清单样例,参见附录 C。5.6 风险分级管控 5.6.1 风险管控措施 5.6.1.1 确定原则 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可行性;b)有效性。5.6.1.2 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5.6.1.2.1 工程技术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消除或替代;b)预防;c)减弱;d)隔离;e)联锁;f)警告。5.6.1.2.2 管理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许可等;b)减少暴露人员、频
14、次、时间;c)预测、预警;d)统计分析。5.6.1.2.3 教育培训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三级教育培训;b)再教育培训;c)复工、转岗教育培训;d)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e)其他方面的教育培训。5.6.1.2.4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头部、眼部、手部、口部、面部、脚部和身体的其它部位及全身等采取相应个体防护措施。5.6.1.2.5 应急处置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b)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设施、物资和应急救援人员;c)开展应急演练并评估。5.6.1.3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DB22/T 310420205
15、 a)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管控的风险,企业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b)对不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风险,需要制修订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控制措施;c)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以上规定的措施。5.6.2 风险管控措施评审 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a)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状态;c)是否产生新危险有害因素;d)是否已选定最佳解决方案。5.6.3 风险分级管控主体 5.6.3.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
16、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通过顶层设计重点进行管控。5.6.3.2 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部门、岗位三个级别。也可结合本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主要包括:a)重大风险(红色),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管控;b)较大风险(橙色),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管控;c)一般风险(黄色),部门级、岗位级管控;d)低风险(蓝色),岗位级管控。5.6.4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 D,逐级汇总、评审、发布、培训,并及时更新。5.7 安全风险告知 5.7.1 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应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企业总平面布置图进行风险等级标示,在醒目位置公示。5.7.2 绘制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应采用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对不同作业风险进行标示。5.7.3 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应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参见附录 E.1。5.7.4 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 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见附录 E.2。5.8 隐患排查 5.8.1 确定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