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62976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7.120.30 CCS B 52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672.1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 15 部分:稻鱼蛙共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rice and aquaculture animalPart 15:Symbiosis of rice,fish and frog 2022-05-31 发布 2022-09-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T 1672.15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

2、定义.1 4 环境条件.1 5 品种选择.1 6 田间工程.2 7 水稻种植与鱼、蛙种放养.2 8 种、养殖管理.3 9 病虫害防治.4 10 收获.5 11 蛙的运输.5 12 明白卡.6 附录 A(资料性)蛙类常见病症及治疗方法.7 附录 B(资料性)稻渔综合种养稻鱼蛙共生技术规程明白卡.8 DB52/T 1672.15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52/T 1672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的第15部分。DB52/T 167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田间工程;第2部分:水稻种植;第3部分

3、:蟹苗培育;第4部分:商品蟹养殖;第5部分:克氏原螯虾繁殖;第6部分: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第7部分:鱼苗鱼种培育;第8部分:成鱼养殖;第9部分:幼鳖养殖;第10部分:商品鳖养殖;第11部分:泥鳅繁殖;第12部分:商品鳅养殖;第13部分:稻鱼鸭共生;第14部分:稻鱼蟹共生;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第16部分:稻鱼鳖共生。本文件由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遵义市播州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渔业水产站,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世凯、王艳艳、曾诗雨、温燕玲、杨云贤、杜强、吴俣学

4、、李正友、崔巍、杨兴、周洲、李道友。DB52/T 1672.152022 III 引言 随着贵州推进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大范围推广,稻田养殖的水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我省稻渔综合种养培育技术、养殖生产管理仍不够规范,粗放的渔业生产力水平导致养殖效率不高,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为规范我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求,构建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体系,以实现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技术水平,推进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DB52/T 1672旨在确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相关要求,由十六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田间工程。目的在于确定稻渔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和稻田基础设施的要求。第2部分:水

5、稻种植。目的在于确定稻渔综合种养条件下水稻种植的环境条件、养鱼稻田准备、稻种质量、培育壮秧、秧苗移栽、水分管理、稻田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3部分:蟹苗培育。目的在于确定中华绒螯蟹蟹苗稻田培育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蟹苗放养、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4部分:商品蟹养殖。目的在于确定中华绒螯蟹商品蟹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蟹苗放养、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暂养和育肥管理的要求。第5部分:克氏原螯虾繁殖。目的在于确定克氏原螯虾稻田繁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繁育准备、虾苗繁殖、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要求。第6部分: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目的在于

6、确定克氏原螯虾成虾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7部分:鱼苗鱼种培育。目的在于确定鱼苗鱼种稻田培育的环境条件、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8部分:成鱼养殖。目的在于确定成鱼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鱼种放养、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9部分:幼鳖养殖。目的在于确定幼鳖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幼鳖放养、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10部分:商品鳖养殖。目的在于确定商品鳖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鳖种放养、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11部分:泥鳅繁殖。目

7、的在于确定泥鳅稻田繁殖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和病害防治的要求。第12部分:商品鳅养殖。目的在于确定商品鳅稻田养殖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泥鳅品种及来源、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13部分:稻鱼鸭共生。目的在于确定稻鱼鸭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品种选择、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14部分:稻鱼蟹共生。目的在于确定稻鱼蟹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品种选择、种养殖要求、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要求。第15部分:稻鱼蛙共生。目的在于确定稻鱼蛙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田间工程、水稻种植与鱼蛙种放养、种养殖管理、

8、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蛙的运输的要求。第16部分:稻鱼鳖共生。目的在于确定稻鱼鳖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苗种放养、日常管理和收获的要求。DB52/T 1672.152022 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 15 部分:稻鱼蛙共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鱼蛙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日常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符合稻鱼蛙综合种养环境条件的稻鱼蛙综合种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9、二)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DB52/T 167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部分:田间工程 DB52/T 167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2部分:水稻种植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环境条件 按DB52/T 1672.1规定执行。5 品种选择 水稻 5.1 应当选择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丰产性能好、品质优,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鱼 5.2 按SC/T 1135.1规定执行,可选择福瑞鲤、建鲤、松浦镜鲤等杂食性鱼类。蛙 5.3 可选择牛蛙、美国青蛙及黑斑蛙等。DB52/T 16

10、72.152022 2 6 田间工程 蛙沟及蛙凼 6.1 按DB52/T 1672.1规定执行。田埂 6.2 按DB52/T 1672.1规定执行。进排水口 6.3 每块稻蛙养殖稻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个2个,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最低处,其大小应根据田的大小和下暴雨时进水量的大小而定。一般进水口宽为0.3 m0.4 m,排水口为0.5 m 0.8 m。另外,进排水口应用铁丝网或者聚乙烯网片做成条网封住,以防止蛙外逃。防逃设施 6.4 按DB52/T 1672.1规定执行。食台 6.5 6.5.1 单个食台 用规格为0.5 m0.3 m的木条或竹条用铁钉固定成框,订上聚乙烯密网片,将

11、其拉直绷紧,使具有一定的弹性。将食台呈一定坡度放置,放置数量根据田块大小和蛙放养数量确定,一般每250只 300只幼蛙搭设1个食台。6.5.2 整条食台 在田埂与的蛙沟之间,将聚乙烯密网布两边埋入地下,用宽度和网布等宽的竹筒将网布撑起,绷紧,具有一定坡度,每隔2 m放置一个竹筒,形成楼梯状。诱虫灯 6.6 在食台的上方0.15 m0.2 m处,悬挂诱虫灯。单个食台上方悬挂1盏2盏;整条食台可每1.0 m2.0 m处悬挂1盏。遮阳棚 6.7 在每条鱼(蛙)沟的上方,搭建遮阳棚平挂遮阳网,宽1.5 m2.0 m,长度与鱼(蛙)沟相同。7 水稻种植与鱼、蛙种放养 种养前准备 7.1 7.1.1 消毒

12、 水稻直播或移栽前7天10天,将稻田及蛙沟内注入少量水,按全田面积每667 m2泼洒10 kg15 kg生石灰消毒。DB52/T 1672.152022 3 7.1.2 施基肥 消毒后,使用农家肥或者复合肥,施足基肥,以培育生物饵料。茬口安排 7.2 7.2.1 水稻种植 按DB52/T 1672.2规定执行。7.2.2 幼蛙放养 蛙种投放选择在插秧结束后10 d15 d,秧苗返青成活后进行。选择体格健壮、健康无伤病、活动力强的幼蛙。每667 m2放养20 g/只30 g/只的幼蛙1000只1500只。放养前,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 min,或用2%4%的食盐水浸洗10 min

13、15 min,浸洗时间长短要更具幼蛙的体质、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7.2.3 鱼苗放养 插秧后每667 m2放养规格为25 g/尾50 g/尾的鱼种5 kg10 kg。在鱼种放养时,应用5%食盐水浸洗3 min5 min。8 种、养殖管理 水稻 8.1 8.1.1 种植管理 按DB52/T 1672.2规定执行。8.1.2 施肥 根据前期稻田施肥和田间苗情酌情考虑追肥,追肥最好使用生物肥料或者复合肥,重底肥、少追肥。鱼、蛙 8.2 8.2.1 水位管理 常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及时疏通鱼(蛙)沟。8.2.2 鱼的投饲管理 根据天然饵料的多少,适当投喂饲料,饵料可选择豆饼、糠麸、玉米等原料经加工

14、成混合饲料,也可选择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鱼类配合饲料质量按NY 5072规定执行。投喂量根据饲养鱼种的个体大小、活动情况、水温高低以及稻田中天然饵料多寡确定,投饵时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和定位”原则,在鱼沟、鱼溜分设2处3处投饲点,驯化投饲,日投饲量占全鱼体总重的5%8%,每日投喂2次3次。DB52/T 1672.152022 4 8.2.3 蛙的投饲管理 8.2.3.1 诱食驯食 饲养蛙必须经过人工驯食才能使其摄食饲料或其他不动饵料。驯食方法为:在人工颗粒饲料中拌入活的泥鳅、蚯蚓、粪虫等,利用其爬行带动颗粒饲料的滚动,蛙类便误把饲料当做活饵料吞入腹中。驯化时间一般在下田后20 d左右。8.2.

15、3.2 投喂人工饲料 人工投喂饲料为自配或商品全价颗粒料,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8%以上,饲料粒径要与蛙的个体大小向适应。蛙在经驯食20 d后开始投喂颗粒料,每次投喂量以蛙2 h吃完为度,一般为蛙体重的2%3%。天气晴朗时多投喂,阴雨天少投或不投。8.2.3.3 补充天然饵料 夏季晚上可开灯诱虫,补充食物来源。另外,还可在防逃网内侧的田埂上培养活饵料动物进行投喂,如堆放经发酵的牛粪、作物秸秆培养蚯蚓,利用废弃动物下脚料养殖蝇蛆,或在室内培育黄粉虫等鲜活饵料动物。8.2.4 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田,随时检查鱼、蛙的活动情况,及时检查田埂有否漏洞,防逃网是否牢固;下雨和打雷时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16、及时驱赶白鹭和清除老鼠、蛇等敌害。定期清理食台的残饵和粪便,保持食台干净卫生。8.2.5 蛙的越冬管理 当水温降到12 以下,蛙便会停食进入冬眠。在进入冬眠期前,每667 m2使用生石灰10 kg15 kg对沟、凼进行带水消毒,然后将蛙及蝌蚪集中在凼中冬眠。蛙的冬眠期一般为11月到第二年3月,喜欢在避风、避光、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越冬,因此也可根据当地情况,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供蛙越冬。蛙有挖洞潜伏的习性,可事先在田埂四周填充松土,然后铺一层软质杂草,供其掘穴冬眠。越冬期间,水位宜保持在0.8 m以上,用草帘铺设在蛙凼上,定期加注新水。9 病虫害防治 原则 9.1 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如确需施用农药,不应使用对鱼、蛙高毒及含有NY 5071中所列禁用渔药化学成分的农药品种,应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且按GB/T 8321.2规定执行。施药前可适当加深田水,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减少水中的农药浓度。方法 9.2 9.2.1 水稻 按DB52/T 1672.2规定执行。DB52/T 1672.152022 5 9.2.2 鱼 饲养期发生严重鱼病时,可缓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