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30111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03.120.01 CCS A 00 5107 四 川 省(绵 阳 市)地 方 标 准 DB5107/T 982022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 2022-03-24 发布 2022-06-01 实施 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07/T 98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质量提升评价分类.1 5 区域质量提升评价要素.1 6 组织质量提升评价要素.5 附录 A(资料性)区域质量提升评价方法.8 附录 B(资料性)组织质量提升评价方法.13 参考文献.19 DB5107/T 9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2、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绵阳市商务局、绵阳市生态环境局、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绵阳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劲松、李安虎、邓晓勇、李铃、李仕锦、刘杰、蒋庆树、严加伦、李佩东、王焕然、余艳。DB5107/T 982022 1 质量提升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质量提升评价分类、区域质量提升评价要素和组织质量提升评价要素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绵阳市行政区域内开展区域和组织的质量提升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

3、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J51/T 136 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质量提升 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产品、工程、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以提升质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目标所采取的持续性改进。4 质量提升评价分类 质量提升的评价对象可分为区域和组织两类。区域包括各县(市、区)、园区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组织指产品生产企业。5 区域质量提升

4、评价要素 组织领导 5.1.1 组织架构 区域应成立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或其他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5.1.2 质量发展规划 将质量工作纳入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和实施本区域的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5.1.3 政策支持 DB5107/T 982022 2 将区域质量相关工作及监督抽查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且资金落实到位。制定其他倾向质量提升、质量品牌等相关政策。5.1.4 监督落实 5.1.4.1 将质量工作考核纳入本区域目标绩效考核体系。5.1.4.2 构建质量统计评价体系,建立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发布

5、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5.1.5 质量宣传 5.1.5.1 宣传党和国家、地区的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推广质量提升工作先进的经验和做法。5.1.5.2 组织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认可日”“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活动,进入社区、企业、学校进行质量教育、质量普法,宣讲质量知识。5.1.5.3 形成符合本区域特点的质量精神口号。质量基础 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机构,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服务。5.2.1 计量 5.2.1.1 建设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按要求完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年度目标任务。5.2

6、.1.2 抓好强制检定工作。按照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督促相关单位在“绵易检”等网络平台上登记备案、开展检定。5.2.1.3 围绕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监督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在用计量器具。5.2.1.4 结合日常工作,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宣传。5.2.2 标准化 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引导企业做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自我申明公开工作,完善标准体系。5.2.3 检验检测 5.2.3.1 组织开展日常、专项检查。5.2.3.2 建设区域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开展检验检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约

7、化发展。5.2.3.3 提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参与产品研发。5.2.3.4 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宣传活动。5.2.4 认证认可 5.2.4.1 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创建。5.2.4.2 区域小微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比提高。5.2.4.3 开展世界认可日、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等宣传活动。5.2.4.4 组织区域内企业参与高端品质认证、低碳、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等认证。DB5107/T 982022 3 5.2.4.5 组织开展认证检查。农产品质量 5.3.1 质量监管 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实施网格化、

8、全域化监管,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制度。5.3.2 提升方向 加强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统防统治,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深化双安双创,积极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3.3 目标要求 省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食品质量 5.4.1 安全监管 5.4.1.1 督促企业按照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主动报告食品安全风险。5.4.1.2 科学制定执行全覆盖的年度日常监督检查计划,依据风险等级确

9、定检查频次,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检查中发现问题全部整改。5.4.2 提升方向 5.4.2.1 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信息,严格落实原料购进查验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5.4.2.2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责任约谈和违法行为查处,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5.4.3 目标要求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评价性检验合格率达到98.5%以上。工业产品质量 5.5.1 质量监管 5.5.1.1 制定年度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5.5.1.2 对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质量问题,专题报告地方政府,组织综合治理。5.5.1.3 建

10、立健全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体系,根据辖区内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安全信息通报、安全事故报告、安全风险监测等工作制度。5.5.2 提升方向 5.5.2.1 推动区域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以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DB5107/T 982022 4 5.5.2.2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企业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以物品编码为载体,覆盖原材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溯源体系,制定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5.5.3 目标要求 区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服务业质量 以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推动生产

11、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5.6.1 促进服务业发展 加强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建设培育,以示范带动服务业整体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入融合发展,发展服务业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5.6.2 服务能力提升 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引导服务业企业推广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手段,发挥行业骨干优势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大“绵阳服务”等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建筑工程质量 5.7.1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5.7.2

12、提升方向 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提升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推进工程施工标准化,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有序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装修部件质量;开展建筑节能工作,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小区、美丽城乡建设;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为建立应对措施。5.7.3 目标要求 重点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 100%,重点房屋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持续保持 100%;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鼓励企业争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生态环境质量 5.8.1 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质量监管,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5.8.2

13、环境质量评价 DB5107/T 982022 5 5.8.2.1 水环境质量 完成省下达地表水断面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任务,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年度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5.8.2.2 大气环境质量 完成省下达优良天数比率、PM2.5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任务。5.8.3 提升方向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区域质量提升评价方法 区域质量提升评价按照附录 A 的方法执行。6 组织质量提升评价要素 组织领导 6.1.1 组织架构 建立质量管理架构,明确职责

14、权限,协调运作,组织运营合法合规、公开透明。6.1.2 领导作用 6.1.2.1 领导者注重质量文化的营造,明确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在组织内部推行。6.1.2.2 领导者关注质量提升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合作伙伴等方面的资源配置,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6.1.2.3 管理层与员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营造诚实守信、促进学习、改革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6.1.3 计划制定与实施 6.1.3.1 根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明确组织的方针目标,并制定长短期质量提升发展计划,明确组织运营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落实到全体参与者。6.1.3.2 组织应定期对发展计划的执行进行评估考

15、核。依据评价考核结果,调整长短期发展计划,并改进组织的架构和运作方式。运营管理 6.2.1 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应依据自身特点与要求,采用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或方法,并有效运行。6.2.2 过程规划 DB5107/T 982022 6 组织应明确主要过程(如产品与服务的开发过程、工艺设计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检验过程、交付过程、销售服务过程等),确定每个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和测量方法。6.2.3 过程控制 组织应明确主要过程的控制方法,确保执行人员知晓要求,保持对主要过程的有效监控,明确质量异常的处置过程与方法。6.2.4 持续改进 组织应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持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运用PDCA循

16、环、标杆比对等工具方法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水平,质量改进活动的成果在组织内部得到保护和传承。技术创新 6.3.1 技术提升 组织应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质量。6.3.2 创新成果 6.3.2.1 组织应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的制修订和其他标准化活动。6.3.2.2 组织应对技术(服务)创新活动成果进行保护。6.3.3 创新保障 6.3.3.1 组织应建立技术创新相关机构,支持质量提升行动。6.3.3.2 组织应采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协调研发,奖励技术创新成果。6.3.3.3 组织应建立内外部知识分享制度,鼓励员工开展创造性活动。6.3.3.4 组织应编制研发预算,保障持续开展技术研发活动。资源能力 6.4.1 现场管理 现场规范整洁,工作人员能够方便获取最新版本的指导性文件。6.4.2 数据信息管理 6.4.2.1 数据收集 组织应收集顾客、产品、服务等相关数据,保存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建立产品与服务信 息的溯源机制。6.4.2.2 数据安全 组织应依据需要对组织拥有的信息进行分类,设置不同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