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6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212016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e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blueberry 2016-07-09 发布 2017-01-09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2/T 1121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园地选择.2 5 建园.2 6 土肥水管理.3 7 整形修剪.4 8 病虫害防治.4 9 采收.5 DB52/T 1121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
2、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标准化院和贵州省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标准化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标准化院、贵州省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瑞蓝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百瑞阳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建平、廖优江、周勇、姚必昌、符杰、文光琴、邓红军、文光忠、折小荣、何健、王晓、方品武、马静、陈彦林、张飞、孙元飞、张树忠。DB52/T 11212016 1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莓栽培的术语
3、和定义、园地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蓝莓产区的蓝莓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蓝莓 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中可食用的蓝色果类型果实,呈浆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果肉细腻,种子极小。3.2 幼龄树 从栽植到第三年开花结果初期的树丛。3.3 成龄树 栽植第5年
4、后,树丛生物量达最大值,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树丛呈结果旺盛期,并有相对稳定的产量。3.4 有机质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如动植物残体、植物秸秆、腐熟发酵农家肥等。DB52/T 11212016 2 3.5 平茬 苗木移栽后,从根颈处全部剪截去地上部分的枝条,使之重新发出健壮的主干和分枝。4 园地选择 4.1 环境要求 4.1.1 蓝莓园地应选择在阳光、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冬季 7.2 以下低温 200 h 以上或 800 h 以上的区域。4.1.2 兔眼和南高丛蓝莓宜选择冬季 7.2 以下低温 200 h 以上的区域,北高丛蓝莓宜选择冬季 7.2 以下低温 800 h 以上
5、的区域。4.1.3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4.2 土壤要求 4.2.1 土层厚度 1 m 以上,土壤质地疏松、通气良好,土壤 pH 值为 4.35.6。当土壤 pH 值达不到适宜范围时,应施入生石灰粉提高或施入硫磺粉降低 pH 值,施入量应根据土壤质地确定。4.2.2 栽植兔眼蓝莓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 6%,栽植北高和南高蓝莓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8%。当土壤有机质不满足要求时,应添加有机物质达到栽植有机质要求。5 建园 5.1 种类及品种选择 根据建园地区自然条件,选择兔眼、南高丛和北高丛等蓝莓种类中的优良品种建园,同一地块连片栽植建园时,应合理配置花期一致的同
6、类品种2个以上。5.2 整地 5.2.1 土地整理 5.2.1.1 栽植建园土地应经过深翻起垄作畦,翻土深度(3035)cm,起垄作畦高度(4050)cm,畦面宽(6080)cm,畦沟为(3050)cm。5.2.1.2 栽植兔眼蓝莓的起垄作畦行间距为(2.22.5)m,栽植南方高丛和北方高丛蓝莓起垄作畦行间距为(2.02.5)m。平地宜采用东西方向起垄作畦,山地宜采用环山水平梯带起垄作畦。5.2.2 土壤改良 5.2.2.1 当土壤 pH 值大于 5.6 时,应施入硫磺粉降低 pH 值,壤质土每降低 pH 值 0.5,每 667 应施入硫磺粉(3040)kg。将硫磺粉均匀撒入土壤中,深翻 25
7、 cm 混合均匀;当土壤 pH 值小于 4.3 时,应施入生石灰粉提高 pH 值,每提高 pH 值 0.5,每 667 应施入生石灰粉(5060)kg。5.2.2.2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应补充有机质以提高含量。对粘结性土壤还可施入锯木屑、碎树皮或粉碎的作物秸秆等,以增强土壤透气性。5.3 栽植 DB52/T 11212016 3 5.3.1 苗木选择 5.3.1.1 应选用 2 年生的苗木栽植建园,不应选用多年生老化大苗。5.3.1.2 选用的苗木规格为苗高 40 cm 以上、基部分枝 2 个以上,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无病虫害,容器苗或地栽裸根苗均可。5.3.2 栽植季节 5.3.2.1 在
8、蓝莓苗木停止生长至春季花、叶芽萌发前,并适宜在土壤湿润的雨后晴 d、阴 d 栽植。5.3.2.2 对有水源保障的园地就近运苗栽植,全年均可进行。5.3.3 栽植方法 5.3.3.1 兔眼蓝莓栽植株距为(1.01.5)m,高丛类(北高和南高)蓝莓为(0.81.0)m。5.3.3.2 栽植时,在畦面上按株距规定的定植点开挖长宽 30 cm30 cm、深(1520)cm 的栽植穴,穴内施放腐殖土或草炭土(35)kg,将蓝莓容器苗除去容器并撕开根球后,放入穴内,四周用腐殖土包围压紧,腐殖土外围施放腐熟发酵的厩肥(12)kg,苗木根系接触腐殖土而不接触肥料,然后覆盖泥土压紧,再覆盖疏松泥土(510)cm
9、。5.3.3.3 土壤干燥园地,栽植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5.3.4 平茬 在秋、冬及早春(11月次年2月)蓝莓幼苗栽植后,从根颈处保留地面茎干(23)cm,全部剪截去上面的枝条,促进健壮新枝萌发生长,形成均衡树丛。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除草 新栽植蓝莓园幼树期杂草多,应及时除草。用人工拔出或割草机除草,慎用除草剂。行间可种植低矮豆科绿肥。6.1.2 地面覆盖 宜用植物秸秆、碎树皮及松针等有机物进行园地覆盖使土壤保湿、防草,提高土壤肥力,覆盖厚度应大于10 cm。6.2 施肥 6.2.1 肥原则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不宜用化肥。6.2.2 肥料种类 以腐
10、熟发酵的农家肥、生物菌肥和有机物发酵肥等为主,配合种植绿肥,适量施用氮(N)、磷(P2O5)、钾(K2SO4)复合肥。6.2.3 施肥方法 DB52/T 11212016 4 6.2.3.1 蓝莓幼树土壤施肥,在树冠外沿滴水线处向外开沟时施入,沟深(1520)cm、沟宽(2025)cm。施入肥料后,应立即回填覆盖开沟取出的全部土壤。6.2.3.2 蓝莓成龄树土壤施肥,在树丛根幅范围每 2 年覆盖 1 次有机物,满足蓝莓生长发育需要。当蓝莓表现某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时,应对其叶面喷施含该元素的补充肥料。6.2.4 施肥时间 春季或秋冬季,视树体营养状况,适时、适量施入。6.3 水分管理 蓝莓在生长发
11、育季节应适时进行水分管理,地势低洼园地大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涝,干旱季节及时灌溉。秋季减少水分供应,让植株进入休眠。7 整形修剪 7.1 修剪时间 整形修剪时间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7.2 修剪方法 7.2.1 幼龄树修剪 7.2.1.1 栽植 3 年以下的幼树,应主要剪除基部细弱枝条。7.2.1.2 夏季应对当年生长达(3540)cm 的单一旺枝,进行摘心,除去顶端优势,促进基部丛生枝多发、生长。7.2.2 成龄树修剪 7.2.2.1 栽植 3 年以上的成龄树,应对内堂拥挤、衰老主干枝,从基部进行剪除,使树丛充分通风、透光。7.2.2.2 栽植 5 年以上的成龄树,
12、应在秋季疏除树丛中部重叠枝、干。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8.1.1 蓝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僵果病等。8.1.2 蓝莓的主要虫害有果蝇、金龟子、天牛、刺蛾、毒蛾、大蚕蛾、梨茎蜂、木蠹蛾等。8.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生存的环境条件,保护和利用各类天敌,保持蓝莓园生态平衡。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DB52/T 11212016 5 8.3.1.1 以秋冬季修剪,调整树丛枝干密度,剪除病虫枝、枯枝,清除杂草,集中处理,清除越冬病虫源,改善通风、透光条
13、件,减少病虫害发生。8.3.1.2 以田间肥水管理,适时、适量补充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8.3.2 物理防治 虫害发生期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糖醋液诱饵罐(瓶)、粘虫板等诱杀害虫。8.3.3 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菌剂对蓝莓病虫害进行寄生杀灭,并利用害虫天敌(如鸟类)灭虫,或在成龄园地放养家禽等。8.3.4 化学防治 8.3.4.1 采用符合 GB 4285、GB 8321 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杀菌剂进行防治。8.3.4.2 不得在果实成熟采摘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9 采收 9.1 蓝莓果实由绿色、红色,转变成蓝紫色或紫黑色时即为成熟,可实施采收。9.2 同株、同果穗上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应施行分批采收,同一品种的成熟采收期为(2030)d。9.3 蓝莓果实采摘应在晴天或阴天进行,分品种采摘,采摘时应带指套轻摘、轻拿、轻放,对病果、畸形果分开单放,采摘的果实要及时运送到阴凉处降温、预冷。9.4 采摘处理后,应包装入库(保鲜库)存放,并用专门的蓝莓果筐作贮运容器,防止挤压。_ DB52/T 11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