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SCX 001-2021HSCX团体标准HSCX团体标准T/HSCX001-2021霍山黄芽霍山黄芽Huoshan huangya tea2021-3-31 日发布2021-4 月-1 实施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安徽大别山黄茶集团有限公司、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2、鑫茗雨茶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霍山县缘圆缘工贸有限公司、安徽霍山谷雨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霍山县雨佳有机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储成恒、汪梦、汪大贵、程立根、吴珊珊、程俊生、文亮。本标准于 2021 年 3 月首次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2霍山黄芽1 范围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霍山黄芽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产自霍山县境内茶区,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茶叶。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8302 茶取样GB/T 830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4 茶水分测定GB/T 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 茶总灰分测定GB/T 8310 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
4、方法GB/Z 26576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B/T 30375 茶叶贮存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 5020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GB/T 14487 和 GB/T 23776 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要求4.1 主要品种4 要求4.1 主要品种霍山金鸡种、群体种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34.2 产地环境.2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5020 的规定要求。霍山黄芽生产区
5、域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全年无霜期 220 天,年平均日照 2084 小时,年均降水量在 11001600mm,年平均气温 14.216.1;土壤类别为黄棕壤和棕色壤两大类,有机质含量高,土壤 PH 值在 5-5.8 之间。4.3 茶树种植4.3.1 种植4.3 茶树种植4.3.1 种植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每年霜降前后采收当地茶园里已成熟的茶籽,12 月份或次年 1月份用水浸泡 5 至 7 天,除去轻飘、颗粒小的茶籽,每穴播下 3 至 5 粒饱满茶籽。无性繁殖:每年 9 月份,选用金鸡种、当地茶园性状优良的茶树枝条,利用短
6、穗扦插技术育苗,次年 10 至 11 月,大田移栽(海拔 500 米以上山区也可 2-3 月移栽)。4.3.2 规格4.3.2 规格条式栽,单行每亩 2600 3000 株,双行每亩 35004000 株。4.4 茶园管理4.4 茶园管理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年茶园 9 月份施用基肥,可施农家肥(包括厩肥、猪栏粪、土杂肥等)或经过堆沤的菜籽饼,结合秋季深耕施用。追肥结合春季中耕锄草进行,可施腐熟稀释人粪尿或菜籽饼液。茶树病虫害防治,应符合 GB/Z26576 的规定要求,主要采取农业措施、人工捕杀害虫和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幼年茶树通过定型修剪,培养丰产树型。4.5 鲜叶采摘4.5 鲜叶采摘采
7、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初展。采摘要求为“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采回后摊放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晴天无露水时,摊放 2至 3 小时,阴雨天摊放 4 至 5 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不制过夜茶。4.6 加工流程4.6 加工流程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摊放杀青(做形)毛火闷黄足火拣剔复火。4.7 加工卫生要求4.7 加工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14881 的要求。4.8 分级4.8 分级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特一级茶叶产地为金鸡山、乌米尖、金竹坪特定区域。每级设
8、-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换样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 GB/T18795 的规定。4.9 鲜叶组成4.9 鲜叶组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4各级别茶叶的鲜叶组成见表 1。表 1 各级别茶叶鲜叶组成等级等级鲜叶组成鲜叶组成特一级一芽一叶初展90%特二级一芽一叶初展70%一级一芽一叶初展60%一芽二叶初展40%二级一芽二叶初展50%一芽二叶50%三级一芽二叶40%一芽三叶初展60%4.10 感官指标4.10 感官指标各级别茶叶的感官指标见表 2。表 2 感官指标等级等级外形外形色泽色泽香气香气滋味滋味汤色汤色叶底叶底特一级雀舌匀齐嫩绿微黄批毫清香持久鲜爽回甘嫩绿鲜亮嫩
9、黄绿鲜明特二级雀舌嫩绿微黄显毫清香持久鲜醇回甘嫩绿明亮嫩黄绿明亮一级形直尚匀齐色泽微黄白毫尚显清香尚持久醇尚甘黄绿清明绿微黄明亮二级形直微展色绿微黄有毫清香尚鲜醇黄绿尚明黄绿尚匀三级尚直微展色绿微黄有清香醇和黄绿黄绿4.11 理化指标4.11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理化指标项目项目指标指标水分/%6.5碎末茶/%4.0水浸出物/%38粗纤维/%14总灰分/%6.54.12 卫生指标4.12 卫生指标4.12.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4.12.2 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4.13 净含量4.13 净含量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
10、。应符合 JJF 1070 的要求。5 检验方法5.1 样品的制备5 检验方法5.1 样品的制备按 GB/T 8303 的规定执行。5.2 分级感官品质检验5.2 分级感官品质检验对照实物标准样和表 2 要求,按 GB/T 23776 的规定执行。5.3 理化指标检验5.3 理化指标检验5.3.1 水分检验按 GB/T 8304 的规定执行。5.3.2 水浸出物测定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55.3.3 总灰分测定按 GB/T 8306 的规定执行。5.3.4 粗纤维测定按 GB/T 8310 的规定执行。5.3.5 碎末茶测定按 G
11、B/T 8311 的规定执行。5.4 卫生指标检验5.4 卫生指标检验按 GB 2762 和 GB 2763 的规定执行。5.5 净含量检测5.5 净含量检测按 JJF1070 的规定执行。6 检验规则6.1 取样6 检验规则6.1 取样6.1.1 取样以“批”为单位,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6.1.2 取样按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6.2 检验分类6.2.1 出厂检验6.2 检验分类6.2.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份、碎末茶、净含量和包装标签。6.2.2
12、 型式检验6.2.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 5 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c)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d)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3 判定原则6.3 判定原则6.3.1 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判定为不合格产品。6.3.2 感官指标不合格的可降级处理。6.4 复检6.4 复检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8302 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争议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3、7.1 标志标签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标签产品的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7.2 包装7.2 包装包装应符合 SB/T 10035 的规定。运输包装应符合 SB/T 10037 的规定。7.3 运输7.3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有防雨、防潮、防暴晒设备。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7.4 贮存7.4 贮存产品应贮存于密封、低温、避光、清洁、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应符合 GB30375 的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SCX 001-20216规定。7.5 保质期限7.5 保质期限在本标准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不低于 12 个月。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