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43/T 10542015 ICS 65.020.30B 44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Perinatal Dairy Cow2015-09-20 实施2015-07-20 发布DB43/T 10542015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饲养 25 管理 36 分娩 37 产后监护 48 挤奶 59 防疫 510 资料记录 5 DB43/T 1054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2009 的规则编制。本标准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建华、彭媛媛、刘海林、符晨星、张佩华。DB43/T 10542015 1 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饲养、管理、分娩、产后监护、挤奶、防疫和资料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3、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 NY/T 1245 奶牛用精饲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围产期 奶牛临产前 15d 至产后 15d 为围产期。产前 15d 为围产前期,产后 15d 为围产后期。3.2 低血钙 临床上将奶牛血钙浓度低于 6.5 mg/100mL 称为低血钙。3.3 产后瘫痪 奶牛分娩后(13)d 突然发
4、生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胃肠蠕动减弱,甚至死亡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又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3.4 胎衣不下 奶牛分娩后 12h 内胎衣未能自然排出,又称胎衣滞留。3.5 乳房炎 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等病原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 DB43/T 10542015 2乳汁中炎性细胞数量增加,理化特性改变,乳房有红、肿、热、痛等症状。3.6 酮病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体脂大量分解及脂肪酸氧化不全,产生大量酮体堆积,引起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多发生在分娩 7d 后,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
5、少,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有酮类气味。3.7 阴阳离子差(DCAD)日粮中每千克或每百克干物质所含的主要阳离子(Na+、K+、Ca2+、Mg2+)毫摩尔数与主要阴离子(Cl-、S2-、PO 43-)毫摩尔数之差。4 饲养 4.1 饮用水 奶牛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4.2 营养需要 按 NY/T 34 的规定执行。4.3 日粮要求 饲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 5032 的规定;精料使用应符合 NY/T 1245 的规定。4.3.1 围产前期 4.3.1.1 从产前 2 周开始,逐日增加精料喂量,喂量每天增加 0.5kg,达到 6kg 后不再增加;饲喂优质、易消化的干草,日
6、喂量应不低于体重的 0.5%,以(46)kg/头/d 为宜,长度 4cm 以上的干草应占一半以上;少量或停止饲喂糟渣类、块根类饲料;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应控制在 40:60 左右。4.3.1.2 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416)%,钙含量降至(0.20.4)%,磷含量为(0.350.45)%,镁含量为(0.350.40)%;每头牛摄入钙、磷、镁总量分别以(3040)g、(4050)g、(4045)g 为宜;停止添加碳酸氢钠和食盐,可适当使用阴离子盐,日粮干物质中阴阳离子差(DCAD)值以(-150-50)meq/kg 内为宜。4.3.1.3 产前 7d,牛只采食量下降时,适当提高日粮中主要营
7、养素含量,保障足量的总摄入量。4.3.1.4 每头牛可补充烟酸(612)g/d 或胆碱 15g/d,以防酮病和脂肪肝。4.3.1.5 奶牛的体况评分应控制在 3.253.75。4.3.2 围产后期 4.3.2.1 逐日增加精料,在产后(710)d 达到泌乳牛给料标准,精料占日粮干物质比例逐步达到(5055)%;10d 后精料应以高于泌乳量标准的(1015)%供给,精料占日粮干物质比例达到(5560)%;精料中蛋白类原料应占 30%左右,能量类原料应占 55%左右;精料中蛋白含量控制为(1819)%。4.3.2.2 产后应采用高钙日粮,日粮中总钙含量应大于 150g/头/d、总磷含量以(8010
8、0)g/头/d为宜;添加碳酸氢钠、氧化镁组成的瘤胃缓冲剂,碳酸氢钠量可占日粮干物质的 0.75%,氧化镁量为(4090)g/头/d,两者比例以 23:1 为宜。4.3.2.3 饲喂苜蓿、燕麦等优质干草(34)kg/d,羊草(35)kg/d,保障足量的全株玉米青贮或DB43/T 10542015 3 多叶、块根类饲料,确保瘤胃充盈和健康功能。草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尽可能维持在 40%以内,并保证有效纤维长度大于 2.6cm。4.3.2.4 补充过瘤胃脂肪 200g/头/d,产后 7d 后应逐渐增加到 400g/头/d;日粮中可适量添加全棉籽、甜菜粕、大豆皮等原料。5 管理 5.1 牛群管
9、理 5.1.1 以单圈饲养或散放式饲养为宜,饲养密度(1216)/头,每天保持适当运动,应避免牛只拥挤摔倒。5.1.2 保持牛只清洁,每天刷拭并清洁牛体。5.1.3 加强乳房护理,可适度按摩乳房并检查乳房是否出现异常,切忌擦拭乳头。5.1.4 奶牛临产前 15d 转入产房或围产牛区域。拴系式牧场临产牛一般转入产房,并标明预产期,散放式牧场临产牛转入围产牛区域。5.1.5 奶牛进产房前应做卫生处理,后躯、外阴部和尾部用(23)%的来苏儿或 0.1%高锰酸钾刷洗,再用毛巾擦干。5.1.6 产前 7d 可肌肉注射 VA、VD、VE 注射液。5.2 环境卫生管理 5.2.1 圈舍应清洁干燥、阳光充足、
10、空气清新、环境安静。5.2.2 夏季应有通风降温设备,冬季应有保暖设备。5.2.3 牛床铺垫稻草、锯木屑等清洁干燥垫料,厚度以 10cm 左右为宜,并定期更换。5.2.4 牛舍应每天清扫(12)次,食槽每天清理(12)次,饮水器具每(57)d 彻底清洗 1 次,并用(0.10.2)%高锰酸钾或(12)%漂白粉消毒,牛体每周消毒 2 次,场区每 2 周全面消毒 1 次;定期用生石灰或 2%火碱对圈舍地面彻底消毒。6 分娩 6.1 产前准备 6.1.1 产房应有专人昼夜值班。6.1.2 在奶牛预产期前 1 周,准备接产用药品和器械,主要包括肥皂、毛巾、毛刷、脸盆、水桶、棉花、纱布、注射器、针头、体
11、温表、75%的酒精、(25)%的碘酊、(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23)根(23)m 的产科绳、助产器等。6.2 接产 6.2.1 发现奶牛精神不安、停止采食、起卧不定、后躯摆动、频频回头、频排粪尿、鸣叫等临产征候,应立即用温水洗净外阴、尾部、肛门等,用(0.10.2)%的高锰酸钾彻底消毒外阴部。6.2.2 出现努责后,若胎膜露出阴门但不能产出胎儿,则应检查胎儿方向、位置及姿势,若胎位不正则应先矫正再助产,助产应在羊水膜破裂后开始。6.2.3 当胎儿唇部或头部露出阴门外,但仍被胎膜包裹时,应立即将胎膜扯破。6.2.4 待犊牛胸部出产道,用手撑开犊牛口腔,使羊水流出;若母牛站立产犊,应托
12、起犊牛胸、腹部,DB43/T 10542015 4保持水平位置,并往外用力;当犊牛全部产出时,应接住后端,断脐后缓慢放下。6.2.5 犊牛产出后,在距离犊牛腹部(1015)cm 处,将脐带中的血液向两侧挤压后钝性扯断,再用(25)%的碘酊或干燥消毒粉涂擦断处。6.2.6 犊牛产出后,若羊水进入犊牛口腔和气管,应立即提起犊牛后肢使羊水流出,或用吸助器将羊水吸出,并立即擦干口腔和鼻腔黏液。6.2.7 让母牛舔净犊牛身上黏液,或用干净毛巾擦净粘液。6.2.8 及时清理排出的胎衣、污染的垫草和粪便等,用石灰粉消毒产房后,更换垫料。6.3 助产 6.3.1 当奶牛表现宫缩无力、努责微弱、胎儿保留在产道内
13、或只有小部分露出阴门等难产症状时,应助产。先检查子宫颈是否完全开放、胎位是否正常、胎儿是否倒生;若胎儿倒生,应迅速助产拉出胎儿;胎位不正时,应耐心矫正;再用消毒的助产绳绑住胎儿两腿基部助产。6.3.2 助产人员随着母牛阵缩和努责用力拉,当胎儿头部经过阴门时,需人工保护阴唇及会阴部,避免撑破;当胎儿腹部通过阴门时,将手伸到胎儿腹下,握住脐带根部和胎儿一起向外拉,注意用力适度,以防奶牛子宫翻转脱出。6.3.3 助产结束后,立即用(0.10.2)%的高锰酸钾冲洗奶牛子宫,并可灌注抗菌消炎类药物。7 产后监护 7.1 产后母牛护理 7.1.1 产后一周内,饮水温度应控制在(2535)。7.1.2 分娩
14、后使牛只立即站立,并喂稀温汤,同时喂少量优质、柔软干草。7.1.3 分娩后 3h 内应静脉注射 20%葡萄糖酸钙(5001000)mL。7.1.4 对产后 12h 内胎衣不下的奶牛,可在奶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IU,也可注射催产素 100IU。7.2 产后母牛监护 7.2.1 观察牛只采食、反刍等是否正常,监测牛只是否患病以及日粮搭配是否合理。7.2.2 检查子宫分泌物颜色、气味;观察粪便是否稀薄、有气泡,或含有肠道脱落组织,是否有大块饲草颗粒或未消化的谷物颗粒,了解消化功能及胃肠道健康状况。7.2.3 每天记录牛只体温,观察牛只是否患有子宫炎、乳房炎等。7.2.4 观察牛只
15、行走情况,检查是否患蹄叶炎、蹄叉炎;观察蹄部是否有明显的横线,检查是否亚临床酸中毒等。7.2.5 使用酮病检测试纸条或测定仪检查尿液和乳液中的酮体水平,以检测奶牛是否患有酮病。7.3 初生犊牛护理 7.3.1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去除软蹄,做好称重和产犊登记,并建立牛籍卡。7.3.2 出生后 1h 内饲喂初乳,6h 内饲喂约 2kg,每天饲喂(34)次,每天每头饲喂约 4kg;持续饲喂 3d 以上。7.3.3 出生(710)d 后,在每次喂乳(12)h 后,供给(3538)清洁水,(1015)d 后,可DB43/T 10542015 5 改饮常温水。7.3.4 犊牛出生 14d 后开始诱食代乳料,
16、21d 开始饲喂优质、柔软的草料。7.3.5 出生后(57)d 的犊牛,可每天在运动场自由活动 30min,并随犊牛的生长发育逐渐延长自由活动时间。8 挤奶 8.1 挤奶卫生 按 GB 16568 的规定执行。8.2 挤奶管理 8.2.1 应保持环境安静,对牛态度温和。8.2.2 挤奶前应将牛体刷拭干净;热敷和按摩乳房,消除水肿;将乳头清洗、擦拭干净。8.2.3 挤奶前后应将挤奶设备和盛奶用具彻底清洗、消毒,并检查挤奶设备性能是否良好。8.2.4 对健康牛只采用机械挤奶,对病牛采用手工挤奶,先挤健康牛,再挤病牛,病牛奶应单独存放,按规定处理。8.2.5 分娩后(3060)min 内挤初乳,产犊第 1d 挤出的奶以够犊牛饮用即可,产犊第 2d 可挤产奶量的 1/3,产犊第 3d 挤产奶量的 1/2,产犊第(45)d 可将奶全部挤干。8.2.6 每日挤奶(23)次,挤奶后应对乳头消毒。9 防疫 9.1 免疫接种和疫病防控按 NY/T 5339 的规定执行。9.2 建立人员出入登记制度,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9.3 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消毒,并更换衣鞋。9.4 奶牛场员工不得串岗,各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