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 44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507.12011 无公害生猪饲养场 2011-01-04 发布 2011-02-01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507.1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为 DB61/T507.16-2011 的第 1 部分。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与表述。本标准综合体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康学院、安康市农业局、安康市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权群学、王军、陈立强、龚道云。本标准首次发布。DB61/T 507.12
2、011 1 无公害生猪饲养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生猪饲养场的场址选择、场区规划、猪舍、环境质量要求和水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生猪饲养场的规划、建设、环境控制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823 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3.1 净道 猪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
3、用道路。3.2 污道 粪便等废弃物,外销猪出场的道路。3.3 猪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猪粪、尿、污水、病死猪、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3.4 饲养区 主要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公猪运动场、采精输精室、更衣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等。4 场址的选择 DB61/T 507.12011 2 4.1 场址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水质良好、附近无病死猪传染和寄生虫侵袭,便利废弃物处理的地方建场。4.2 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或村组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位于居民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4.3 场址应距铁路、公路主干
4、道、居民点有 1km 以上的距离。4.4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4.5 养猪场生产区占地面积按存栏基础母猪每头 40m250m2或年出栏育肥猪每头 3m24m2计算。5 场区规划 5.1 生猪饲养场区规划分为三个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隔离区。场区严格执行生产区与生活区、管理区及隔离区相隔离的原则进行布局,应符合 GB/T 17823 的要求。5.1.1 生产区:生产区包括饲养区和生产辅助区。饲养区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公猪运动场、采精输精室、更衣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等。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加工间、技术人员工作室、生产技术档案室等。5.1.1.1 生产区
5、布置在生活区、管理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处,生产区内母猪、公猪、仔猪和商品猪舍分开建设,猪舍朝向为坐北向南,猪舍间的距离应为 12m15m。5.1.1.2 生产辅助区建在管理区与饲养区之间。5.1.2 管理区:管理区包括办公区和生活区。办公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销售经营档案室、活动室、车库等。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等。5.1.2.1 办公区建在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靠近大门口处,办公区与生产区距离应大于 100m 以上。5.1.2.2 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之间应建隔离带 5.1.3 隔离区:该区分为病猪隔离观察区、治疗区、堆肥场等,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区,离生产区距离应在 100m。5.1.4 猪场各区
6、间道路及消毒设施配置 5.1.4.1 道路:场区内道路应设主干道,主干道应为净道:在猪场的上风口靠生产辅助区与办公区之间设两侧的过道,供外界向场内运输饲料、原料及运输仔猪或种猪用;在猪场下风口,在饲养区与病猪隔离区之间设运输猪场粪便、出售肥猪之用的道路,各条道路不要交叉。5.1.4.2 大门和消毒设施。猪场生产区应设进、出的大门,其高度宽度应能容纳相应的机动车进出所需。大门口应设消毒池,与大门等宽,长度为机动车轮胎周长的一周半以上,猪舍入口处也要设置 11.5m 长、与门等宽的消毒池。6 猪舍 6.1 猪舍建筑形式选用有窗式圈舍;根据猪栏的排列形式可建成单列式猪舍和双列式猪舍。6.2 基本原则
7、 6.2.1 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依据猪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设计,温度控制在 1825,相对湿度在 4575,光照充足。6.2.2 便于科学的饲养管理。6.2.3 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6.3 结构要求 DB61/T 507.12011 3 6.3.1 墙壁 要求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能良好,最佳采用砖墙。6.3.2 屋顶与天棚 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6.3.3 地面 要求地面保暖、坚实、平整不滑、不透水,便于清扫消毒。6.3.4 门 单列猪舍要求宽度不小于1.0 m,高度1.82.0 m,双列猪舍宽度不小于1.3 m,高度2.0 m左右。猪舍门应向外开。6.3.5 窗 猪
8、舍均设窗户,保证舍内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窗户距离地面高1.11.3 m,窗顶距屋檐4050 cm,两窗间隔为窗宽的2倍左右。6.4 内部设施 6.4.1 围栏设备 6.4.1.1 公猪栏:采用单栏饲养,规格 2.4m3m1.2m,多使用金属栏。6.4.1.2 配种栏:采用封闭结构,规格 2.4m3m1.2m,一般采用砖墙结构,内设母猪配种架。6.4.1.3 母猪栏:一般采用单体母猪限位栏,以金属栏制造,规格为 2.1m0.6mlm。6.4.1.4 生产哺乳栏:产仔哺乳栏为高床全漏缝栏,产仔哺乳栏的中间为母猪限位栏,两侧则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和活动的地方。其长度一般为 2.22.3 m,宽度为
9、 1.72.0 m,离地高度 1530 cm,母猪限位栏 065 m 宽,高度 l m。6.4.1.5 保育栏:采用高床全漏缝地面,全金属栏,铸铁或塑胶地板,带自动食槽和饮水器,规格 21.70.6 m,侧栏间隙 6cm,离地高 2530 cm,可养 1025kg 的仔猪 1012 头。6.4.1.6 育肥栏:采用金属围栏和金属栏门,再装上自动饮水器和食槽,常用规格为 4.45m 3.6m 0.9m,一般每头猪占地 091 m2。6.4.2 饲槽 6.4.2.1 饲槽一般分为固定式和自动式,要求结构简单严密,便于饲喂、采食、洗刷,坚固耐用,容量为每次饲喂量的 12 倍。6.4.2.2 固定饲槽
10、:饲槽固定在舍内,形式一般为一形,底部应有放水孔,坚固耐用。6.4.2.3 自动饲槽:自动饲槽形式分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可单面或双面设采食。6.4.3 饮水设备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四种中的其中一种:猪的自动饮水器设置 鸭嘴式 乳头式 吸吮式 杯式 DB61/T 507.12011 4 6.4.4 猪舍的饲养密度用每头猪占栏面积表示,各类猪群饲养密度均不应该超出表 1 的规定。表1 猪群饲养密度 猪群类别 每头猪占栏 面积()每栏猪只数 猪群类别 每头猪 占栏面积()每栏猪只数 空怀、妊娠母猪 限喂栏 1.2-1.4 1 种公猪 5.57.5 1 1.82.5 34 培育仔猪 0.30.4 1
11、015 哺乳母猪 3.74.2 l(含一窝仔猪)育成猪 0.50.7 1015 后备母猪 1O1.5 8-10 育肥猪(21-90kg)0.81.2 1015 7 环境质量要求 7.1 养猪场应符合 GB/T 17824.3 和 NY/T388 的要求。7.2 养猪场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 2 要求。表2 养猪场环境空气质量 项 目 浓度限值 mg/m3(标准状态)日平均 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0.30 二氧化硫(SO2)0.15 0.50 氮氧化物(NOX)0.12 0.24 氟化物 7(ug/m3)1.8ug/(dm2.d)(挂片法)20(ug/m3)铅(Pb)季平均1.50(ug
12、/m3)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l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中和晚各一次。7.3 猪舍场内空气质量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DB61/T 507.12011 5 表3 猪舍场内空气质量 猪群类型 氨 Mg/m3 硫化氢 Mg/m3 二氧化碳%细菌总数 万个/m3 粉尘 Mg/m3 公猪 26 10 0.2 6 1.5 成年母猪 26 10 0.2 10 1.5 哺乳母猪 15 10 0.2 5 1.5 哺乳仔猪 15 10 0.2 5 1.5 培育仔猪 26 10 0.2 5 1.5 肥育猪 26 10 0.2 5 1.5 7.4 猪舍内温度、湿度、风速、照度生态环境质量应符合表 4 之规定。表4 猪舍内环境质量 项目 仔猪 成年 温度 27-32 11-17 湿度(相对)%80 80 风速m/s O.4 1.0 照度1x 50 30 7.5 防寒保温 7.5.1 作好猪舍的保温隔热设计。7.5.2 冬季防寒管理。入冬前作好封窗、门外包防寒毡、猪舍覆盖塑料大棚、通风换气,降低气流速度、防潮、适当加大饲养密度。7.5.3 防寒保温措施达不到要求舍温时,采取供暖措施。7.6 防暑降温 加强猪舍通风,自然风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8 水质要求 8.1 养猪场水质应符合 GB5027 的要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