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4580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DB3703T 032-2005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B 备案号:山东省淄博市地方标准DB3703DB 3703/T0322005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5-11-16 发布 2005-11-16 实施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03/T 0322005 1 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香菇的棚房与操作间的建设、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淄博市无公害香菇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下列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2、。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DB 37030032005 无公害蔬菜生产 投入品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块料培育法 系当地菇农经多年探索总结出的一套用锯末、麸皮等做成块料栽培香菇的方法,从接种到出菇只需 4 个月,至采收完毕共需 1011 个月,平均每 100kg 锯末块料可生产鲜菇 6065kg。块料栽培是香菇生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3.2 杂菌 在培养某一食用菌时,污染的其它微生物。3.3 转

3、色 菌丝在培养基物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代谢产生色素而变色。3.4 出菇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4 产地环境 DB3703/T0322005 2 无公害香菇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T 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5 棚房和操作间的建设 5.1 棚房 5.1.1 墙体 东西长 30m,南北宽 8m,高 3.2,后墙厚度为 37cm,前墙和两山墙厚度均为 24cm。5.1.2 通风窗 前后墙均设有两排通风窗,下排窗高 40cm、宽 50cm,窗口底沿离地面 30cm;上排窗高 60cm、宽 80cm,窗口下沿离地面 1.9m,每隔 2.8m 上

4、下两个窗对应,前后两面墙共40 个窗。两山墙中部各设上下 2 个规格相同的窗户,均高 60cm、宽 80cm,下窗底沿离地面 1.5m,上窗底沿离地面 2.4m。5.1.3 房脊支架 用直径 12cm,厚 5mm 的钢管,焊成脊顶高 1.5m,前坡长m,后坡长 3m 的 8 架斜梁,梁中间用钢架支撑焊接。5.1.4 房顶 斜梁上放檩条、上红瓦,脊顶扣瓦应顺水。5.1.5 棚架结构 用直径 56cm 的大竹竿 1000 根和直径 22.5cm 小竹竿 1500 根,扎成上下空间 5055cm 的 7 层架,棚架间东西和南北各留出 1.3m 人行道,有利于入料和采菇。5.1.6 地面、烟囱和门 在

5、门口人行道中部下挖 50cm 宽、40cm 深地槽,从棚中路延伸到东西两边山墙,然后顺烟囱管到两边山墙顶部露出,升温备用。地面用三合土夯实,棚中部留一个两扇的门,门高 2m、宽 1.3m。5.2 灭菌室、拌料室、晾晒室、接种室结构 长 18m、宽 3m 的地块建 6 间房,前后墙都用 24 砖砌到 2.5m 高。其中灭菌和接种各1 间,其余为 2 间连脊,共设 4 套门和窗,门高 2.2m、宽 1.2m。两边山墙高 3.8m,顶部用 4 架 1.3m 高的三角梁,上檩条扣红瓦。灭菌锅需直径 1m 以上。5.3 物料室、操作间及蓄水池 长 16m、宽 3.5m 的地块建 4 间房,2 个连间,2

6、 套门窗,与棚室留 2m 空间,砖墙与门窗的要求同灭菌室。所不同的是用 3 架 1.3m 高的三角梁,达到 3.8m 高,房前 10m宽用水泥硬化 5cm 厚。蓄水池直径 2m,深 2.5m,砖砌,水泥浇灌。6 生产管理措施 DB3703/T 0322005 3 本条款未规定的栽培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6.1 菌种 6.1.1 菌种质量 选用的菌种要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6.1.2 菌种选择 本地主要栽培的耐高温品种有申香 2 号、五香 1 号,耐低温品种为 1310。6.1.3 拒绝使用转基因菌种。6.2 栽培时间 香菇属低温菇类,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在 2025,转色温度为 1822

7、,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 15左右。栽培中应根据当地气候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确保香菇菌丝的正常生长、转色和出菇。一般情况下是 5 月前备料,6 月中旬装袋、灭菌、接种,9 月末脱袋、压块培养出菇,翌年 5 月第 3 茬菇采收结束。6.3 原料的准备 6.3.1 培养料 锯末、麸皮或米糠、石膏粉、白糖等,也可选用棉籽壳、玉米芯等与锯末搭配。6.3.2 塑料袋及其它用品 购买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筒径扁宽 1517cm,厚 0.05mm,长 5060cm。6.3.3 消毒药品 常用的有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烟雾消毒剂等。6.3.4 塑料薄膜 选用聚乙烯普通膜,幅宽 3m,厚 0.06mm,每万袋用 50

8、kg 覆盖。6.4 培养料的配制 6.4.1 培养料配方 配方 1:锯末 80%、麸皮 18%、白糖和石膏各 1%,料水比 1:1.2。配方 2:锯末 79%、麸皮 15%、玉米粉 5%、石膏 1%,料水比 1:1.21.3。配方 3:锯末 20%、玉米芯 60%、麸皮 15%、玉米粉 4%、石膏 1%,料水比 1:1.251.35。6.4.2 配制方法 先把锯末、麸皮等主要原料和辅料分别用 2025 目铁筛过筛,剔除木块等硬物,防止装袋时刺破袋。按配方要求称过筛后的料和水,在水泥地上把锯末堆成小堆,再把麸皮、石膏等辅料由堆尖分次均匀撒下,反复翻动拌匀。然后将事先溶化好的白糖水和定DB3703

9、/T0322005 4 量水,分次洒入料中拌匀。操作速度要快,整个过程不要超过 2 小时即装袋,防止料酸变。气温高时,料中可添加 0.1%多菌灵防杂菌。6.5 装袋 用石灰水把配好的料调到 PH 值 66.5,吸足水后,立即装袋、压实,用力要均匀适度。为提高工效,可使用装袋机,事先根据灭菌锅容量,定量配料装袋。6.6 灭菌 装袋后要立即成批量进锅灭菌,用 23 小时大火使其达到 100,持续 45 小时,再逐步降温。灭菌时,料袋要放整齐,最好用周转筐,进出袋方便,工效高。6.7 接种 灭菌后的料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在架上成“井”字形交叉堆放降温,当降到 28以下时,方可接种。接种前,接种室内一切

10、用具都需用烟雾消毒剂消毒,密封 12 小时后通风 12 小时,排除残留气味。菌种瓶、袋表面和操作人员的衣服、手要用 75%的酒精消毒,达到无菌操作。种块尽量保持完整,有利菌丝萌发和成活,一般每瓶栽培种可接 80穴左右。接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接种过程要速度快,防杂菌侵入。接足菌种量,减少杂菌侵入机会。菌种经过酒精灯要快,以免烧伤。接种室避免人员走动、说话,影响接种质量。接种时间最好在气温低,杂菌少的早、晚进行。6.8 发菌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搬至棚架上,此前棚内需用药水或熏蒸消毒,地面和架上撒石灰粉,菌袋单排或“井”字排放,以利通风发菌。室内温度控制在 1420、湿度 65%左右。气温高时早、晚

11、通风,低时中午通风。脱袋前暗光培养,脱袋时适当增加散射光,有利于转色。接种后,每 10 天倒换一次,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做到上、中、下均匀调换,尽量使其发菌整齐,并做到轻拿轻放。翻堆过程中要逐个认真检查有无杂菌,如发现杂菌在 50cm 以内,可用 95%酒精或 20%甲醛液注射,并用手按摩使药渗入,用胶布封口。对污染严重的菌袋用湿纸包好,带出棚外埋掉。随着菌丝生长,需人为地在菌丝生长部位扎眼增氧,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6.9 脱袋 6.9.1 脱袋最佳时期 菌丝长满袋后 1015 天,一般从接种时算起,早熟品种 6065 天,中晚熟品种 8090 天,菌丝呈淡黄色。6.9.2 脱袋要求 DB370

12、3/T 0322005 5 刮风下雨天不脱袋,不良环境会影响转色;气温高于 25或低于 12不脱袋;杂菌污染部分保留薄膜袋内不脱掉;边脱袋,边摆放,边覆盖薄膜,避免菌筒失水,也可边脱袋边压块。6.10 压块、转色 一般在 9 月末、10 月初把脱袋菌棒砸碎,装在长 40cm、宽 32cm、高 78cm 的模子里,压成为长方形菌块,平均每 10 袋压成一块,然后把菌块平放在棚架上,上面覆盖塑料膜。让其转成棕红色或深褐色促进其出菇。约 3545 天,待菌块上下都长出小菇时,把两块南北人字形斜立,块间距 3540cm。保持 1822,相对湿度 8590%,棚内保持新鲜空气和散射光,以利于保证产量和质

13、量。6.11 催蕾出菇期管理 香菇属于低温变温性真菌,如转色后菇蕾生长缓慢,可采用升温到 1518或降温至 23各 34 小时的温差或采用干干湿湿、明明暗暗的条件环境,促使菌块尽快进入生殖生长。菇蕾出现后,温度要调整到 1525,减少覆盖,加强通风,保持 8090%的空气湿度,掌握早晚喷水,菇小少喷、菇大多喷、成熟不喷。早、午、晚都要通风换气,并创造有 30%的散射光的条件。头茬菇采完后,继续用温差法使二茬、三茬菇尽快生长,大都在翌年 5 月结束。6.12 采收 6.12.1 采收时间 出现菇蕾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 710 天便可采收。香菇一般有七、八成熟,即在菌盖边缘向内卷成“铜

14、锣边”,菌膜刚破裂时,采摘最适宜。6.12.2 采摘技术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菌柄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注意不要碰伤周围小菇。6.13 病虫害防治 6.13.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香菇生产目的。6.13.2 投入的农药必须符合 DB 37030032005无公害蔬菜生产 投入品使用准则。6.13.3 生理病害 6.13.3.1 蜡烛菇 特征:菌柄长,不长盖;病因,脱袋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菌筒浸水早,光线暗;防治,适时脱袋,补水,注意通风透光。6.13.3.2 菇盖伸展不开 特征:

15、盖缘内卷;病因,通风不良的角落多;防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产生死角。DB3703/T0322005 6 6.13.3.3 连菇 特征:两个菌盖、菌柄相连;病因,菇体密集,湿度大,通风透光差;防治,保持 90%空气湿度的同时,加强通风透光。6.13.4 真菌病害 6.13.4.1 大纽扣菇 特征:被污染的菌袋长出白色小点,后变褐,有难闻气味;传播途径,培养料传播;防治,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拌料防治,摘除污染料内的纽扣菇,喷多菌灵控制。6.13.4.2 粘菌病 特征:子实体死亡,长出粘状菌囊;传播途径,菌囊成熟散出孢子,通过浇水和工具扩散;防治措施,注意菇棚卫生,每茬结束后喷洒 5%的石灰水消毒,喷水后加强通风,协调好温度、光照、湿度条件,有利于下茬出菇。6.13.5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斑点病 特征:菇盖表面变色,分泌出粘液,粘液干后,盖干裂,菌肉变色较浅;传播途径,通过空气、菇蝇、人和用具传播;防治措施,喷水后通风,喷洒 1:600倍的漂白粉,地面表层撒一薄层石灰粉。6.13.6 害虫 菌蝇 特征:蒲螨体小,粉螨体大,繁殖快,为害菌丝和菇体;防治措施,菇房周围不要堆放农家肥,用 34ml/m3甲醛消毒,培养料高温发酵后再用甲醛喷雾消毒。6.14 贮存 6.14.1 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进行。6.14.2 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