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64739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DB14T 628-2019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7.080.20 B 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6282019 代替 DB14/T 628-2011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 2019-06-25 发布 2019-08-2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628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场所.1 5 生产原料.2 6 生产技术.2 7 病虫害防治.5 8 生产管理档案.7 DB14/T 62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14/T 628-2011无公害

2、食品 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与DB 14/T 628-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生产场所;修改了熟料播种内容;修改了采收及采后管理内容;修改了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太谷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蔺、王小军、黄超、郭烨、傅文静、李秀慧、许云琪、吴俊华、江山、郭君。DB14/T 6282019 1 无公害鸡腿菇袋式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鸡腿菇袋式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

3、和生产管理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鸡腿菇的袋式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4、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覆土 将覆土材料覆盖在已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表面。4 生产场所 4.1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光照较好、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有利于空气流通、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2 菇房 4.2.1 种类 菇房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拱棚、经过改造的山洞和空闲房屋等。DB14/T 6282019 2 4.2.2 条件 为了满足菌丝生长与出菇需要,菇房要有较好的保温、保湿性能,不易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具有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的功能,墙壁、地面要便于清洗,有利于防治杂菌及

5、害虫等。4.2.3 建造要点 日光温室坐北朝南,塑料拱棚南北走向,山洞和防空洞要增设通风和光照设施。5 生产原料 5.1 主料 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有害杂质的棉籽壳、牛马粪、玉米芯、木屑、稻草、麦秸、玉米秸、豆秸、花生秸、花生壳、酒糟、醋糟、废棉等。5.2 辅料 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有害杂质的麸皮、玉米粉、米糠、豆饼等,在栽培基质中还可以加入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6 生产技术 6.1 生产季节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为20 28,出菇温度15 25 较为适宜。中部地区春季生产应在34月播种,秋季应在910月播种;南部地区春播可以适当提前,秋播推后;北部地区春播适当推后,秋播则提前。若

6、菇房控温条件好,各地可行鸡腿菇的周年生产。6.2 菌种选择 来源选择正规渠道,菌丝要求洁白、粗壮、浓密、交织成块的优质菌种。6.3 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 97%,石 灰 2%,石膏 粉 l%;棉籽壳 24%,废菌 糠 60%,麸皮 10%,过磷酸钙 1%,石 膏 粉 2%,石灰 3%;玉米芯 85%,麸皮 6%,尿素 0.3%,棉籽饼 3.7%,磷肥 2%,石灰3%;稻草 40%,玉米秸 40%,牛马粪 14.5%,尿素 0.5%,磷肥 2%,石灰 3%;秸秆 45%,废棉 45%,麸皮 10%,以上配方料水比 11.3 1.5,以上配方料水比按照11.3 1.5。6.4 栽培料处理 6.4.1

7、 发酵料 将栽培主料充分预湿,加入牛马粪、麸皮,建堆发酵。堆成宽1.5 m、高1.0 m1.2 m、长不限的料堆,稍压实,然后在堆的周围用木棍每隔40打两行直径5 cm、深至堆底的洞,进行有氧发酵。培养料升温至65 左右,保持15 h即可翻堆,并将过磷酸钙、石膏粉和石灰均匀撒入,需要翻堆4次,每次翻堆时间间隔分别为4 d、3 d、3 d、3 d。发酵后调整培养料含水量到65%左右、pH 7.5。6.4.2 熟料 DB14/T 6282019 3 按配方配料,拌料后调整含水量到65%左右、pH 7.0后装袋。常压蒸汽灭菌采用(17 cm20 cm)(36 cm40 cm)(0.04 cm0.05

8、 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高压蒸汽灭菌采用(17 cm33 cm)(0.04 cm0.06 cm)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将培养料分装到塑料袋内,装料要紧实适中。封口后进行灭菌处理。常压蒸气灭菌,锅仓内温度升至100 以上时,保持16 h18 h,再停火焖10 h12 h;高压蒸气灭菌温度在121 126 下保持2 h3 h。灭菌后取出料袋,冷至30 以下,即可进行播种。塑料袋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6.5 播种 6.5.1 发酵料 发酵结束后,将料摊开降温,温度降到28 左右时,即可装袋播种。播种采用层播的方式,把菌种掰成蚕豆大小,先在袋的一端放一层菌种,上面放一层8 cm左右的培养料

9、,再放一层菌种(中间层菌种放在袋的周围),共4层菌种3层料,最后袋口放一层菌种扎口,两端的菌种略多一些。用种量为干料重的15%20%。6.5.2 熟料 播种前一周将接种室内外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或波尔多液。使用前34 d将接种室密闭,用消毒盒熏蒸消毒12 h24 h。料袋入室前,用消毒液喷洒室内外地面和空间;用消毒液清洗菌种瓶外壁并立即移入接种室,在无菌条件下,敲破瓶壁,取出菌种,将菌种掰成胡豆粒大小的块,不宜太大也不宜太碎;在料袋温度降至 28 30 时,解开料袋一端的绳子,拉直料袋,并把菌种均匀撒在料袋口,一定要将料袋口的培养料完全覆盖,然后收拢料袋,套上塑料圈,盖上纸,用软胶圈把纸和料袋一

10、齐扎在塑料圈上。6.6 发菌管理 6.6.1 温度 保持温度、注意堆温变化。堆垛发菌后,要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温,注意堆温变化。发菌温度以25 30 为好,高于30 应及时散堆,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烧坏菌丝。温度低于20 应设法增温保温。6.6.2 通风 菇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 min,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6.6.3 湿度 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6.6.4 光照 弱光有利于菌丝生长。6.6.5 翻垛 堆垛后每隔57 d翻垛一次,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的下垛,里面的往外垛,外面的往里垛。6.6.6 扎孔补气 DB14/T 6282019 4 当袋两头菌丝

11、各长进料内2 cm3 cm时,可在菌丝生长带上端1 cm2 cm处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周身刺孔810个孔,或用削尖的竹筷由袋口往里扎34个孔,或将袋两头扎紧的绳子稍加松开,利用松绳后袋口薄膜的自然张力,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以通气补氧,促进菌丝健壮生长。6.6.7 发菌时间 大约经过2025 d,菌丝长满菌袋后,发菌结束。6.7 覆土 6.7.1 土壤的选择及处理 覆土的土质应有一定粘性(约40%的粘粒)和团粒结构,将土打碎、过筛去杂质,选用的土加入1%2%的石灰,拌匀后调pH 7.58.0,堆成高 50 cm,长 66 cm的长垄堆。覆盖薄膜闷堆20 h30 h备用,使用前翻堆散,覆土含水量2

12、0%25%,覆土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即可。覆土前闷棚高温暴晒。6.7.2 覆土方法 过筛将土分为粗土、细土备用。菌丝生长快接近料底时开时覆土,覆土分两次,第一次覆粗土,土粒大小直径为1 cm1.5 cm,土层厚为2 cm。数天后,当菌丝快长透土层时掀开地膜再覆一层细土,厚度为1 cm。6.8 出菇管理 6.8.1 幼蕾期 覆土715 d后,菌丝穿过覆土,此时菇棚温度控制在16 22,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线强度500 lux左右,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40 min60 min,约经57 d管理,幼蕾形成。6.8.2 成菇期 菇棚温度保持12 18,空气相对湿度85%90%,不需要光照,

13、每天通风2次,保持空气新鲜,经57 d的培养,即可采收。6.9 采收及采后管理 6.9.1 采收 当子实体呈圆柱形或钟形,高5 cm12 cm,菌盖直径15 cm3 cm,用手指轻捏菌盖,中部有变松空的感觉,即可采收。注意一定不要采收过晚,七成熟时就要采收。采收时动作要轻,一手按住覆土层,一手捏住子实体基部左右转动轻轻摘下,或用刀从子实体基部切下,采摘后用小刀削去基部泥土和杂质,立即销售或加工。6.9.2 采后管理 采收后应及时清理菇根、死菇、菌索等,整平床面,及时补土,适当补充2%石灰水溶液,以湿透土层为宜,其他管理同第一潮菇,约712 d后,第二潮菇蕾可出现,可采45潮菇,产量主要集中在前

14、三潮。6.9.3 清除废料 DB14/T 6282019 5 在每次栽培结束后,应及时把废料运出去,对菇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清料前先把菇床上的菇采干净,然后开窗通风,清出废料,特别注意边角、墙缝、菇床连接处等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要清扫干净,不留死角。6.9.4 菇房消毒 清理干净后用5%石灰水清洗两次,地面打扫干净后撒一层石灰,保持菇房干燥,等待下一茬菇栽培。在每次栽培前,接种箱、培养室、菇房均应清洗,熏蒸灭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的空间5 g气雾消毒剂,熏蒸前用水喷施,增强消毒效果。做好培养室、菇房及周围的清洁卫生工作,清除周边垃圾、杂草,窗户需加窗纱防止害虫侵入。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预

15、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提倡使用生物防治。7.2 主要病虫害 主要有黑头病、黑腐病、红粉病、总状炭角菌、螨虫、线虫、菇蚊、菇蝇等。7.3 防治措施 表1 防治措施 名称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总状炭角菌 又称鸡爪菌,在鸡腿菇菌床上长出暗褐色、尖细、基部相连似鹿角状或鸡爪状的子实体。在春、秋季节发生严重,温度高于20 时,极易发生,在第二潮菇以后更为严重。鸡爪菌初浸染源为土壤带菌。在老菇房内应间隔1 a2 a栽培,防止连种造成再侵染。覆土材料宜选用干净的深层土,经消毒后使用。推广熟料于栽培,适当推迟秋季栽培时间。黑头病 鸡腿菇菌盖上出现黑色斑块,其病原菌为轮枝霉菌 在

16、温 度 为 15 25之间,湿度大时,易发生。主要通过土、空气传播而感染。感病后,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摘除病菇,并用石灰粉覆盖病菇的料面。黑腐病 初期子实体上出现褐色斑块,后期变为黑色。严重时菌盖腐烂,只留下菌柄,最后菌柄也菱缩死亡。出菇时土壤含水量偏高,空气相对湿度在99%以上时,极易发生,特别是在夏季隧道内栽培时易出现该病。覆土消毒,在土表撒一层干石灰粉,降低土表水分。局部发生时应减少在菇床喷水的次数,加强菇房通风,降低湿度。在患病部位喷2%5%的甲醛溶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撒生石灰粉进行防治。红粉病 初期床面上产生白色纤细的絮状或蛛丝状菌丝,扩展主要靠气流传播,或通过培养料及覆土传带,形成初侵染。高温、在菌种生产中,重视消毒灭菌,杜绝病菌污染。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菇房熏DB14/T 6282019 6 迅速,后期产生由白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较稀疏霉层。高湿时容易发生。适宜温度25 30,相对湿度85%以上。病菌较耐高温。蒸消毒,对覆土进行消毒。感病后通风降湿,摘除病菇残体。螨虫 能把菌丝咬断,菌丝萎缩不长,也能咬噬菇蕾及成熟子实体,并传播病菌。当螨虫的数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